醬油拌歷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七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糜漢,醬油拌歷史,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初鄧艾平定黃元之亂後,曾從黃元的身上搜出了一封信上交給諸葛亮。
從那封信中,諸葛亮得知了黃元之所以會毅然決然發起叛亂,與江東在背後的支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當時諸葛亮就憑藉著對孫權的瞭解猜測出,孫權在這次南中之亂中,很可能不會只甘心於給予口頭支援。
後來交州士徽帶兵入南中的事,讓諸葛亮更加佐證了這點推斷。
所以在聽到有江東忠臣求見的訊息之前,諸葛亮是一直認為士徽帶兵入南中,乃是孫權的授意的。
可現在看來,這件事好似內中另有隱情。
懷抱著這點疑慮,諸葛亮讓人將營外自稱為江東忠臣的二人帶了進來。
這二人不是虞翻與孫桓,還能是誰。
當虞翻與孫桓來到大帳見到坐在上首的諸葛亮後,虞翻心中浮現了劫後餘生的感覺。
他是認識諸葛亮的。
虞翻與諸葛亮的相見源於當年赤壁之戰時,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入江東遊說孫權一同組建抗曹聯盟。
在那場遊說中,諸葛亮舌戰群儒,將江東一眾俊傑辯駁的啞口無言,從而給當時的江東諸俊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虞翻亦是當年圍攻諸葛亮的群儒之一,甚至因為虞翻在江東士族中的地位,他當年可是江東的主力辯手。
正因為此,諸葛亮本來也是認識虞翻的。
可在初見虞翻時,諸葛亮一時之間還認不出他。
倒不是諸葛亮善忘,只是今日的虞翻顯得過於狼狽了。
遙想當年,虞翻奉孫權之命,引領十數辨士舌戰於他,那一日的虞翻是何等口吐蓮花,意氣風發,可今日的虞翻呢?
披頭散髮,衣衫破爛,哪還有半分名士風範,活脫脫就像一位路邊的乞者。
所以在虞翻自報姓名時,諸葛亮是十分詫異的。
後來在細細觀察之下,諸葛亮方才勉強接受了眼前這人是虞翻的事實。
虞翻哪怕再落魄也是當世有名的名士,諸葛亮在確認過虞翻的身份之後,便盛情邀請虞翻落座。
並且諸葛亮還讓人準備了吃食送進來。
至於一旁的孫桓,諸葛亮倒是沒有太多關注。
吊樓將軍,實沒必要與他太過熟絡。
在虞翻入座之後,他的眼中已然浮現熱淚。
之前數日的提心吊膽,與今日諸葛亮的盛情款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怎麼能不讓虞翻感到感動呢?
果然名士還是要跟名士相處才能得到足夠的尊重,似士徽之流,實在無法共事。
當身前食案上被擺滿了散發著香氣的美食之後,虞翻與孫桓再也按捺不住身體中的渴望,開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他們已經數日沒有好好吃過飯了。
至於狼吞虎嚥的舉動會不會影響名士風範,虞翻這時候可顧不上關注這個。
再超然的名士,本質也只是凡夫俗子而已。
諸葛亮並未打擾虞翻與孫桓的進食,他在虞翻二人進食的時候,自顧自地繼續處理起軍務。
諸葛亮知道虞翻與孫桓帶著士徽頭顱突然到訪,肯定有著不為人知的企圖或者說請求,但諸葛亮並沒有急著探尋這一點。
鎮之以靜既是諸葛亮的執政理念,也是他個人的一種處事風範。
在不知道過了多久,當食案上的美食都被虞翻一掃而空後,五臟廟得到滿足的他方才想起這次前來的正事。
想起這個後,虞翻趕忙伸腿踢了一旁的孫桓一腳。
被虞翻突然踢了一腳,讓孫桓沒辦法再繼續進食,而後他對上虞翻的目光,明白了虞翻的示意。
於是孫桓只能依依不捨地將手中的筷子放下,然後從腰間取下一個被破布包裹的圓球狀物體。
孫桓拿著這個物體起身對著諸葛亮一拜,並迅速將這個物體表面的破布給拉扯下。
當失去了破布的遮擋之後,這個物體也終於露出了本來面貌——正是那士徽的頭顱。
與此同時孫桓的響起在大帳內:“士徽反叛大漢,罪不可赦,臣今特取來士徽首級獻於丞相。”
孫桓的話語將諸葛亮的思緒從繁雜的事務中抽離出來。
隨後諸葛亮就將目光注視在孫桓手中的那個首級之上。
士徽,諸葛亮是認識的。
數月前士徽曾耀武揚威地騎馬到漢軍大營外,親自辱罵過他。
只是沒想到短短數月的時間,當初那個不可一世計程車徽就落得了這番屍首分離的下場。
諸葛亮在用目光驗明正身後,用著探尋的目光看向一旁的虞翻。
在這二人中,虞翻才是那主事者。
“數日前我軍奇襲斧山,士徽於亂軍中逃脫,孤一直在派人追尋士徽的下落。
不料他竟然為仲翔所捕殺。
這本是一件可喜之事,但孤不解,仲翔為何不在江東,卻會突然出現在南中從而捕殺了士徽呢?”
諸葛亮不急不緩地問出了他心中的疑問。
而這個疑問也是今日虞翻一定要給出一個合理解釋的地方,否則.
諸葛亮用溫和的目光注視著虞翻,好似他是跟一位老友尋常對話一般。
但虞翻卻知道,諸葛亮溫和的外表下卻隱藏著幾縷殺機。
虞翻是善辨之士,他既然敢來尋諸葛亮,心中肯定想好了各種說辭。
見諸葛亮不出他預料的問起這個關鍵所在,虞翻讓自己儘量保持冷靜,而後站起身來拱手對諸葛亮答道:
“年初之時,翻奉太尉之命為使者,前去交州撫慰士燮。
豈不料在翻到達交州後,方才得知士燮與南中叛軍一直有所勾連,當時翻本想快速返回江東稟報太尉。
可士燮為以防訊息洩漏,派兵將翻與孫公子軟禁起來。
後來士燮令士徽領兵進入南中之時,士燮為想禍水東引,便命士徽將翻與孫公子一同帶在軍中。
數日前交州兵大營發生營嘯,翻與孫公子遂得以趁機逃出生天。
後來翻與孫公子在一處密林中發現落單計程車徽,便斬殺了他前來尋丞相。”
在說完這番說辭後,虞翻大氣都不敢出。
他認為他的這番說辭,是合情合理的,畢竟諸葛亮哪怕派人去江東問詢孫權此事,孫權也會以類似的理由為自己開脫。
但哪怕對自己的這番說辭有著自信,虞翻卻還是覺得頗為忐忑。
諸葛亮是天下間有名的智士,對於這樣的人,虞翻心中實在無十分把握能欺瞞於他。
而諸葛亮在聽完虞翻的話語後,也並沒有及時對虞翻做出回應。
一時之間,整個大帳內只剩下虞翻與孫桓沉重的呼吸聲,及諸葛亮手指輕敲奏案的清脆噠噠聲。
就在虞翻心中的忐忑與不安越來越濃厚的時候,良久之後諸葛亮終於開口說了話。
“如此說來,仲翔可謂是忍辱負重,一片丹心呀!”
諸葛亮的語氣依舊溫和,常人聽來只會覺得這是諸葛亮對他的誇讚。
但諸葛亮的這句話落在虞翻的耳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心中有鬼,虞翻的心中總覺得諸葛亮的這句話意有所指。
只是虞翻也不敢將他心中的猜測表露出來,他只能順著諸葛亮的話語回道:“翻為漢臣,這是翻的本分。”
聽到虞翻的這句回話,饒是一向沉穩的諸葛亮,也差點直接笑了出來。
多年未見,江東臣子的臉皮依舊是那麼厚。
由於心中的考量,諸葛亮並未出言拆穿虞翻,他讓帳內的漢軍將虞翻二人先帶下去好生休息。
而諸葛亮的這番態度,給虞翻造成了一種錯覺。
他以為諸葛亮應該是相信了他的說辭了。
畢竟君子可欺之以方。
所以虞翻馬上藉機向諸葛亮請求道:“翻與孫公子被奸賊扣押將近一年,一年以來,思鄉之情常常在心中盪漾。
還望丞相體恤我二人思鄉之情,派兵護送我二人早日返回江東。”
虞翻的得寸進尺,讓諸葛亮的心中生出了些許不快。
他暫時不對虞翻做出處置,不代表他完全相信虞翻的話,只是為大局考慮,當下還不是發作的時候而已。
沒想到虞翻竟以為,他真能誆騙自己不成?
不快之下,諸葛亮當下對虞翻言道:
“何急也!當下南中叛軍大多雖已經殲滅,然還有餘黨藏匿於山林之中作祟,為仲翔二人安危計,這事萬萬急不得。
待孤穩定南中局勢之後,就會領兵北上襄助梁州牧,到那時仲翔二人與我一同北上更為妥當。”
當說完這番話後,諸葛亮嘴角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況且梁州牧曾向孤提及,當年在公安時,他與仲翔二人有著令人難以忘懷的過往。
這番仲翔二人與孤一同北上,也正好可以拜見梁州牧,以慰他思念之情。”
諸葛亮的前半段話還未有什麼,但諸葛亮的最後一句話,卻直接令虞翻與孫桓二人變了臉色。
拜見糜暘?
當這個想法浮現在心中之中,孫桓差點嚇得拿不穩手中計程車徽頭顱,而虞翻也沒好到哪裡去,幾乎是一瞬間,他臉上就浮現了驚慌之色。
因為公安往事,虞翻與孫桓這輩子最不想見的人就是糜暘。
況且最重要的是,虞翻知道諸葛亮是君子,更是大漢的丞相,就算諸葛亮察覺他的話有不實之處,為了大局著想也可能會不詳加追究。
但糜暘呢?
君子二字,可謂與他八竿子打不著。
況且以糜暘的詭譎,他肯定是能一眼看出他話語中的漏洞的,到那時候該怎麼辦?
下意識地虞翻就想抗拒諸葛亮的這個提議,但諸葛亮可不會再給他機會。
諸葛亮大手一揮,就有漢軍上前將虞翻與孫桓半拉半拽的帶出了大帳之外。
待虞翻與孫桓二人被帶出之後,諸葛亮想起江東孫權在這次南征大戰中扮演的角色,他心中就十分不喜。
可隨後一想到糜暘的存在,諸葛亮心中的不喜便漸漸驅散了。
大漢近年來一直有一個共識,那便是若江東不乖了怎麼辦?
很簡單,讓漢白鹿鳴叫幾聲就好。
諸葛亮作為大漢的丞相,他可是知道劉備接下來對糜暘的任命是什麼。
當年大將軍關羽薨逝後,糜暘可一度是呼聲最高的荊州牧人選呀!
漢章武三年十一月,漢丞相諸葛亮以“誘敵合圍,先攻一路”的戰術成功連續擊敗士徽、朱褒兩路叛軍。
就在當月,諸葛亮在剿滅士徽、朱褒兩路叛軍後,命門下督馬忠領兵五千追擊逃竄的雍闓叛軍。
馬忠率五千漢軍星夜兼程,終於在益州郡的味縣郡內追上雍闓叛軍。
隨即五千漢軍與三千叛軍在味縣境內展開大戰,叛軍軍心渙散不敵漢軍大敗,叛軍首領雍闓為部下所殺。
至此歷時一年左右的南中叛亂,終於被諸葛亮徹底平定。
漢章武三年十二月,諸葛亮領軍到達牂牁郡治所且蘭縣。
在到達且蘭縣的數日之後,諸葛亮得知了雍闓敗亡的訊息。
於是諸葛亮便立即大刀闊斧對南中四郡進行政治改革。
諸葛亮的第一條改革措施便是:分南中四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嶲為六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嶲、雲南、興古。
對於這六郡太守,諸葛亮力排眾議,皆以任用當地人為主。
甚至諸葛亮為讓南中百姓心安,他還採取了“不留兵,不運糧”的政策,以李恢為庲降都督,主理南中軍政要務。
諸葛亮的第二條改革措施便是:為進一步削弱南中當地的地方武裝力量,他代天子劉備頒佈詔命,收降爨習、孟獲、孟琰等地方武裝首領,賜予他們官職爵位。
除此之外諸葛亮移南中萬餘家勁卒、青羌到益州北部諸郡,分成為五部,號為“無當飛軍”。
諸葛亮選用南中五大族焦、爨、孟、毛、李中的人,設定五部都尉,專門用來統率這支精銳的無當飛軍。
諸葛亮的第三條改革措施是:號召蜀中各地大族主動聘請南中夷人為部曲,這一點是讓益州的漢人與夷人之間儘量消除隔閡,從而在根本上做到夷、漢一體的政治構想。
當諸葛亮頒佈這三條重要的改革措施之後,南中六郡的政治局勢以及風土人情,正在一股不可阻擋的大勢之下,發生著巨大變革。
諸葛亮堅信,只要他這三條改革措施能有力的施行下去,那麼南中以後就不會再發生大的叛亂。
而當南中大戰漸漸進入尾聲之後,身處南中的臥龍舒展了下身軀,將目光望向了北方。
吾之佳徒,近來可好?
今日一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