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卷,廟堂江湖 第六十一章,兩軍對壘,亂臣遺子,劍道藏鋒,石拱橋,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烏鷺聖殿完全消失的瞬間,各國十餘位大宗師齊齊朝虛空抓攬,可惜一無所獲,唯有經歷過烏鷺聖殿的契丹大國師耶律嘯雙手插袖筒淡然說了句:“烏鷺聖殿消失前已然隱入虛空,兩人早被傳送未知區域。”
慶國廟堂儒佛道三位大宗師雖有預料,依舊心存些許擔憂,反觀大理崇恩寺大方丈覺語,慈眉仍然,善目照舊。
卻無人透過他枯井般表象觀察到提心吊膽的內心。
大宗師們抓攬成空更加肯定了烏鷺聖殿的玄妙,進入其中的兩個人也徹底消失,具體去了何處無人知曉!
。
青州、大名府兩地邊軍圍困陳莊鎮後沒任何進一步動作,僅僅派了兩支鐵騎探明虛實,由青州白袍白馬的少帥賀少州,大名府的黑甲老將司徒墨,兩位領軍人與廟堂三聖溝通銜接,並將此地訊息傳回京城。
彼時的慶國北方邊境已然集結近二十萬兵卒,由全國二十五路中“鎮北六獅”之稱的永興,秦鳳,河東,三路九軍為主力,其中最驍勇當屬秦鳳路的鎮戎、通遠、武德三軍,統帥叫徐琛,是個不算高大,卻很威猛的書生漢子。
徐琛是個奇人。
傳聞他以前乃一介落榜秀才,在十國動.亂期間被迫棄文從武,讀書人腦瓜子靈活,外加上徐琛兇狠拼命,硬是一刀刀砍掉他的書生氣,練就一身武將獨有的戾氣,從集結人馬對付山賊流寇的弱勢,到雄聚一方抗衡野兵野將的正義之師,最後被十國之一的後漢劉之遠招募麾下,後漢覆滅他才效命慶國,至於當初慶帝試探,徐琛很直接乾脆說了句“世道混亂,誰顧惜天下百姓,我便為誰賣命。”
老皇帝聽到這般回答,當即封他正三品“鎮戎將軍”,放心大膽交付數萬大軍,後續徐琛屢建奇功,老皇帝直接提幹他秦鳳路三軍統帥,位居正一品,當初大慶剛立國,老皇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誇耀他,“提刀平天下,揮筆寫太平,唯吾徐大將軍。”
能得如此評價當今有幾人?
另外永興路跟河東路的兩位統帥履歷雖沒徐大將軍曲折璀璨,不過也是從屍山血海爬出來的,永興路的統帥司馬微山,背後靠山可是軍機樞密使王石,河東路的葛洪亮,又是中書門下左丞相和靖老鄉。
表面上看三路九軍齊聚二十萬,實則代表當朝三股勢力,秦鳳路徐琛是老皇帝親信,永興路司馬微山是樞密院扶持,間接屬於誠王那邊的人,河東路葛洪亮是中書門,不用猜也曉得背後是太子撐腰。
三位統帥皆擅長排兵佈陣,單是近幾年與契丹邊境小打小鬧都滅了三五位宗師境的高手,其中一位更是初品大宗師。
外人眼中“鎮北六獅”所向披靡,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實則早已捲入明爭暗鬥。
即便鎮北六獅猛如虎,兇似龍,依舊免不掉被老皇帝套韁繩,戴嘴嚼子的下場,如今還得被一批文官管制監督。
三黨勢力互相監督,武將很憋屈,但也僅僅只剩憋屈,政權分割,抑武揚文嚴謹,單是地方節度使,都不得不收爪收牙低眉順眼笑嘻嘻應對朝廷下派的知軍事;邊防走馬觀花的經略使,等一眾朝廷文臣命官,誰讓人家離老皇帝近呢?升降職位僅需這些使吏文官在皇帝耳旁吹吹風的功夫,沒殺父奪妻之仇誰吃飽了得罪?
如此也助漲了知軍事使、經略使、刺史等朝廷“使臣”囂張氣焰,朝廷“使臣”不像地方官吏定崗定位,“使臣”三五六年調換一次,只要在職期間無劣跡無大事,一般都能“順利透過”,而後一步一步重回廟堂。
廟堂好似一張巨網,數百上千的蛛絲無外乎圍繞那三五六八根主線結絲,各國各邊境的“使吏”就如那幾根上連朝廷,下通州縣的蛛絲,只要巴結的好不愁升職加官加爵。
對於“文臣使吏”的官僚們時而不懂裝懂瞎指揮,在地方民政或許有所作用,但在邊防要塞的軍事問題上卻顯得七零八落,屢不奏效,文臣監督武將本就憋屈,慪火。
如今聽聞有仗打,武將們好似卸了韁繩,取了嘴嚼子的脫韁猛獸,只要上頭一張旨意;準定將心中憋屈全數發洩在敵人身上,痛痛快快乾一仗,給那些“使吏老爺”好好生動形象上一課,僥倖活著能建功,死了反倒不再受氣,還留個英勇美名,給家人豐厚遺產。
可謂一舉四得。
如此這般兩國摩拳擦掌,士氣愈演愈烈。
同時慶國東方盡頭十餘道長虹破空駛來,兩國將士隔空仰望,目露崇拜,都知那是與陸地神仙一步之遙的大宗師強者,十餘人風姿卓越超凡,那股無與倫比的氣質讓尋常人望而生畏到骨子裡,這也是殺伐將卒能強撐站立,換做尋常點的已經俯首貼地叩拜了。
十餘人懸停虛空,俯視兩國四十餘萬劍拔弩張的兵馬,上下之間形成鮮明對比,宛若仙凡兩隔。
然而此仙非彼仙,此凡非真凡,兩者若拼起命來頂多五五開,不過十幾人抗衡四十萬已經是個駭人對比了,這就是修士的力量!
當然雙方不可能真幹起來,僅僅假設而已。
懸停虛空的十餘人中踏空走出一位銀鬚鶴髮的山羊鬍老頭,高大身軀與那不顯老態的容貌很具辨識度,他渾厚嗓音響徹虛空:“契丹統將完顏石何在?”
“屬下在!”
二十餘萬契丹軍中走出一位身披盔甲的漢子,單膝跪地抱拳。
完顏石是契丹附屬國的女真族遺子,幼年時被契丹大國師收養,此人玲瓏巧心,又肯吃苦,經過三十年磨練終成大器,在契丹威名赫赫,領兵之能僅次大國師耶律嘯,本身實力僅次於三大統帥的大統領耶律德蒙。
契丹有傳言,說完顏石實力遠超耶律德蒙,只是看著耶律德蒙是可汗胞弟的面子上故意當陪襯綠葉,這也符合完顏石的玲瓏心,對此謠言兩人都未公開解釋。
耶律嘯朗朗開口:“傳本國師律令,契丹後退五十里待令。”隨後單手一揮,一封密信直接飄落盔甲漢子近前:“將此信送達可汗陛下。”
完顏石得令拾起信件退下,那封信是契丹大國師耶律嘯寫的不易舉兵南伐的理由。
慶國這邊三路九軍統帥徐琛,司馬微山,葛洪亮也受到廟堂三聖會面,商議戰緩。
兩國動兵的理由都是為烏鷺聖殿氣運,如今烏鷺聖殿消失,契丹未得逞,慶國自然樂意皆大歡喜,然而契丹西夏吐蕃等國撲了空多少有些心存芥蒂,各國大宗師都知道慶國有一人進了烏鷺聖殿,至於另一人還未確定身份,因為沒能引動氣運龍脈,大宗師無從察覺具體是哪國。
兩軍對壘三日,終是雷聲大,雨點小,兩國廟堂各個下達撤軍訊息,這場平定十國後的大戰就此戲劇收場,蟄伏數十年的契丹也再度收芒。
契丹本就不想提前發生戰變,大軍壓境只為接回大國師耶律嘯等人,他們在等一個合適契機,如今契機越來越近。
慶國老皇帝有心大戰一場,可天不遂人願,他龍體欠安,愈發老態,既然契丹未在烏鷺聖殿得逞也就順勢收兵了,如今老皇帝在想續命之法,因為他便是契丹要等的那個契機。
慶國立國不足十年,滿打滿算七年,根基不穩,全國二十五路雖看似和諧平靜,實則各路諸侯這些年被架空,被削權,定是怨聲載道,若老皇帝駕崩定會引發一連串變局。
包括契丹吐蕃西夏也在等這一刻到來。
所以老皇帝很清楚,換做早幾年,他定會親兵北伐與契丹一較高下,收回燕雲十六之地。
老了,終究是老了,即便是平定十國的帝王也不得不在歲月面前折腰。
。
楊柳三月,綠意盎然,大地回春。
兩國撤軍已過半月,坊間謠言四起,揣測千奇百怪。
大理國崇恩寺大方丈覺語在慶國逗留至今,對這位從不生事的鄰國廟堂第一人,慶國鴻臚寺給出最高禮節,連廟堂圓一國師都親自陪同,兩位佛教造詣高僧洽談甚歡。
到了如今,慶國已然猜到另一位進入烏鷺聖殿的身份,八層大理無疑,且身份不低,不然這位崇恩寺大方丈何必親自等待,覺語大方丈也沒遮掩,更沒反駁。
到了三月底,大理國崇恩寺的大方丈實在久等未果,便離去,以兩國目前交好形勢,公主現身慶國,想必也不會構成危險,這是大方丈覺語停留半月有餘得出的結論。
同月老皇帝急召三聖,商議延年益壽之法,三聖給出不同提議,有自古流傳的丹藥,有傳說中的靈草仙藥等物。
老皇帝斟酌數日,決定讓三聖去尋找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島,求的一株靈草仙藥回來續命。
至於老皇帝為何捨棄丹藥,其一死在丹藥的帝王太多,其二他支開三聖另有決斷。
四月初,廟堂三聖秘密遠行,為老皇帝去東海尋覓延年益壽的靈草仙藥。
三日後,老皇帝一改萎靡,眼眸寒如深潭,當即擬旨“追殺亂臣遺子趙正立”!同一日罷免他所有官銜。
一時間慶國廟堂、江湖舉國震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