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五一勞動獎章
愛吃香辣素牛肉的黃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五一勞動獎章,四合院之美好人生,愛吃香辣素牛肉的黃筌,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從結婚之後,張志飛徹底融入了這個火紅的時代,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就窩在軋鋼廠車間指導工藝流程。
他也習慣了這樣的日子,也沒有想著升官發財。
覺得就這樣每天回家摟著老婆,日子也挺美的。
弟弟妹妹們也開始慢慢的長大成才,妹妹再有一年就能從中專畢業,弟弟也馬上就要中考,他也算對得起前身的父母了。
他倒是很悠閒,卻不想因為他最初的衝動,讓自己的大名到了農業部部長的耳朵裡。
……
農業部部長辦公室
“昌民,雜交水稻一事調查的怎麼樣了?”農業部部長廖部長問道。
廖部長對此很重視,這三年多來,他收到了多處糧食增產的訊息,高產作物也不知凡幾,但都是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偽作。
這三年“大前進”,很多地方官員為了升官,刻意誇大糧食產量,導致他對這類技術報告已經失去了信心。
就在去年,他親自見證了這麼一則荒唐事,卻是自己家鄉所在縣區的一個大隊書記,為了撈政績,竟然虛報了40%的產量。
按照國家規定,多收多交,這村書記因為糧食產量大增,成為了一名幹部。
(這是真實案例,本人家鄉一名大隊書記,就為此成了幹部,後來升到副縣長。)
他倒好,可就苦了農民,糧食上交,導致沒有吃的。
只能逮住什麼吃什麼,樹皮、榆錢、苦黴、沙大王等都成了他們的肚中之物。
這件事也就恰好被回鄉的廖部長髮現,要是在遲一段時間,那麼這些村民估計要有不少人被餓死。
類似這種情況他估計也是比比皆是,“大前進”害人不淺。
這次也是安江農校校長周為民親自帶著技術,向農業部彙報的,不然他是不會相信的,就是現在他也是將信將疑。
“部長,經過調查,可以確認該項技術是真實的,專家驗證,暫時能夠提升40%左右的產量。
不過據說這項技術也有缺陷,就是種子要專門培養,留種之後產量不高。
而且有教授懷疑這些糧食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只是暫時不得而知。”高昌民彙報道。
“這會沒功夫管有沒有缺陷,我只要提高糧食產量,命都沒了,還管其他危害,這是之後考慮的問題。”
廖部長才不管這有沒有危害,現在最為迫切的是解決吃飽飯的問題,而不是健康的問題。
“研究出這項技術的都是什麼人?他們怎麼說?”
“其他人都是學習農學的,只有一個是學習機械的,還是中專肄業,工作一年後才取得中專學歷。”高昌民道。
“怎麼回事?”廖部長也來了興趣。
卻是袁聖認為這項技術最初是張志飛提出來的,同時他也提了不少意見和觀點,啟發了自己。
雖說技術成果最終是在自己等人手中形成的,但張志飛也是有功的,便在農業部調查時,將情況告知了農業部。
農業部一聽最初是一個軋鋼廠的工人提出的,非常好奇,便對他進行了調查。
“部長,這人叫張志飛,1940年生人,1958年他父親因公犧牲,他母親犯病去世,他便從中專退學參加工作,照顧家庭。”
“等等,因公犧牲有撫卹金,烈士子女也有優撫,他為何退學,是什麼人貪了他的撫卹金?”廖部長打斷高昌民的彙報。
“不是,沒有人貪汙他家的撫卹金,經過調查,猜測應該是因為他的鄰居。”
“鄰居?”廖部長疑惑的問道。
“嗯,他的鄰居不懂法,把什麼事情都捂在院子裡解決,還想奪取張志飛家的工位,最終在紅星軋鋼廠保衛科的介入下,才解決此事。
我們猜測他應該是怕自己家的弟弟妹妹們被鄰居欺負,才選擇退學的。”高昌民解釋道。
“嗯,你去打個招呼,把涉事的相關領導幹部調查一遍,都是怎麼工作的。好了,你繼續說。”廖部長很生氣,國家首都都能發生這樣的事,那其他地方呢?
“張志飛參加工作後,很快便上交了軋鋼廠安全生產技術規範,可惜沒能引起重視。
之後他便一門心思自學農學,專門請教過王彥昌教授和袁專家等人,這項技術也就是在他們通訊中聊出來的。”
“好啊,他們都是我們的功臣,我要親自見他們。”廖部長開心的說道。
之後,農業部通知安江農校專家團隊赴京,打電話通知張志飛,已經是袁聖團隊到京三天之後的事情了。
……
“廠長,您找我?”張志飛恭敬的問道,難不成自己這段時間摸魚被他發覺了。
“你究竟幹什麼了,農業部辦公室打電話,指名道姓的專門找你。”李懷德疑惑的問道,按理說他們軋鋼廠和農業部應該扯不上關係才是,又不是生產農業機械的工廠。
張志飛一聽農業部,大概猜到是因為什麼。
該來的總歸會來,躲是躲不開的。
當下解釋道:“廠長,應該是涉及的一項技術,我在裡面起了一點作用,不過該項技術是否需要保密,我也不清楚,您見諒。”
李懷德岳父就是高官,自己本身的職位也不低,哪能不明白保密的重要性。
既然張志飛不確定,自己也不打問,要是真出事了,自己也逃不了干係。
反正張志飛要是有功勞,自己多少也能蹭點。
“行,我安排司機送你去。”李懷德點點頭道。
“謝謝廠長。”
離開李懷德辦公室,司機把張志飛送到農業部的大門外,才駕車離開。
“同志,請問有什麼事?”保衛戰士看他從車上下來,也沒敢為難他,只是出於職責,才擋住他的去路。
張志飛客氣的對門口的保衛戰士道:“您好,我是紅星軋鋼廠的張志飛,農業部辦公室找我。”
“行,你等一下,我問問。”
大約過了三分鐘,戰士返回,然後客氣的說道:“把你的證件讓我看看。”
確認張志飛的身份後,他帶著張志飛去了農業部的一個會議室,張志飛到的時候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年輕的袁聖。
互相打過招呼後,張志飛小聲問旁邊的袁聖是怎麼回事。
從他口中得知的訊息以及張志飛自己的猜測,把事情還原的八九不離十。
原來張志飛將系統簽到的10株稻苗,放到了安江農校附近。
袁聖及其團隊利用這些稻苗,讓雜交水稻技術得到突破,經過他們的努力,最終試驗成功,已經可以開始小規模種植了。
最初學校把這項技術彙報給了當地政府,當地政府在考察之後,向更高一級政府彙報。
只是三年“大前進”有太多類似的情況,吹噓高產糧食作物的情況不知凡幾,根本不相信有此技術。
為此上面還專門批評了安江政府的行為,認為這是浮誇風作風,要嚴厲批評。
最後安江農校的校長不忍技術埋沒,便帶著資料直接去了燕京農業部,把技術資料交給農業部辦公室。
農業部辦公室經過驗證,最終確定這項技術的真實性,這才見他們。
“袁老師,我那水平,叫我就不必了吧!”張志飛苦笑的說道。
“這哪能行,要是沒有你的啟發,這項技術指不定什麼時間才能被發現呢,你的功勞是不容抹殺的。”
“袁專家說的是,你們都是有功的,你雖然技術不如他們,但這個靈感是從你這裡來的,卻是不容置疑的。”廖部長和高昌民等人進了會議室,聽到兩人的對話,開口說道。
廖部長很親切,對所有人員進行了表揚,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為國家的糧食增產多做貢獻。
之後,他詢問張志飛有沒有在農業發展的打算,張志飛以自己技術不紮實,婉拒了邀請。
廖部長也知道他的情況,也沒有強求,但對他的表現還是要予以嘉獎的,最終決定授予他五一勞動獎章。
張志飛非常滿意,技術得到推廣應用,自己也功成身退,還拿到了護身符,對於安穩度過特殊十年增添了重要的砝碼。
至於雜交技術,今後就和自己無關了。
或許在新時代來臨之後,袁老他們在採訪時,可能被當做趣事說出來也不一定。
張志飛開心的離開了農業部,好像放下了重擔,渾身輕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