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34章 你男朋友做什麼的,重回1991,南三石,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靜,你還沒有跟我們介紹呢,你男朋友是做什麼的?”
“在港城那邊怎麼樣,我覺得吧,現在國內發展的很快很快,港城雖然是世界貿易港口,雖然十分的繁華,可是如果一定要說到機會的話,基本還是要看我們內地的發展啊。”
“我認為,未來多少年內,我們內地肯定會出現很多很多的世界五百強,到時候,我們內地,也會成為世界的經濟中心之一。”
“要是在港城那邊發展得不是很好,很是一般的話,還不如直接到我們公司裡面來,大家一起努力,一起開創未來。”
劉吉慶開始各種勸說了起來。
柴進靜靜的在邊上聽著,也一直都在觀察劉吉慶的話。
其實他的目的很強,就是希望能夠王靜能夠重新回到他們公司裡面來上班。
甚至於他的男朋友。他都可以接受一起過來。
雖然目的很強。
可是有目的一般是兩種人,一種是不好目的人,眼裡面只有利益,為了利益,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
可是還有一種人,那就是帶著誠意的。
這個劉吉慶顯然就是後面這種人。
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很是重感情,同樣也十分注重人才的人。
只要是注重人才,他一直都認為,這類人一般都會走得很好,除非是他們自己做事。
雖然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看上去好像是永遠都對立的。
可人心總是肉長的,華夏人的骨子裡面都注重人情,只要是相處時間久了,然後真心對下面的員工。
員工們總能夠感受到的。
只要是重用人才的老闆,他就會得到員工的擁護。
只要是員工們擁護他,那麼他的就會被員工們抬得很高很高,未來在華夏商界,佔據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地位,這是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的。
包亮看他不停地問,一臉的苦澀。
他熱情了,他也不好怎麼回答,於是就說了句:“在港城那邊做了點小生意,是有計劃在內地上展開業務,但是現在還沒有這麼快。”
“劉總,非常感謝你的好意,我們記在心裡面了。”
劉吉慶一聽包亮這麼講,整個人都一陣失落。
自己在外面創業的人,怎麼可能會到自己公司裡面來。
包亮不來,也意味著王靜今天也不可能回來了。
苦澀著搖了搖頭說:“公司裡面,還是少不了王靜,沒有你在,我每天都要累好多好多。”
“公司大了,反而越來越忙,越來越沒有自己的時間了,我還是挺懷戀以前的日子。”
“那時候你在的時候,我還能夠有時間去釣魚什麼的,你看看現在,基本每天上班的時間,都超過了十多個小時。”
其他幾個王靜的同事一聽劉吉慶這麼講。
趕緊在邊上道歉,說是他們能力不夠,才導致的老闆這麼忙。
看得出來,他們之間也沒有那種老闆員工之間的虛偽。
非常的真誠。
劉吉慶也苦笑著對他們說:“這怎麼能夠怪你們呢,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
“不說這了,來喝酒喝酒。”
劉吉慶舉起了杯子,忽然望向了柴進。
柴進從進來這裡了開始,基本上就一直沒有開口說話,靜靜的在邊上聽著他們聊天。
“這位小兄弟,你也是港城人嗎,是做什麼的啊?”
包亮剛準備隆重介紹了下,但是柴進不想這麼招搖,就對著他使了使眼色。
包亮這才沒有開口。
笑著開口說:“也做了點小生意,劉總,很開心能夠認識你,你是我見過很不錯的老闆之一。”
劉吉慶苦笑了下說:“我算什麼好老闆,這些員工們跟著我在一起這麼多年,有些房子都還買不起。”
“我也是外地人,從外地到的這邊打拼,到現在不容易。”
“一路走過來,我很能夠體會到他們的心情,我最希望的是,他們都能夠在我們公司裡賺到錢,買得起房子,然後未來留在這邊。”
“這樣就算是退休後,我們還能夠好好的在一起喝杯茶什麼的。”
現在的房價雖然很低,可同樣的,收入也很低。
能夠買得起房子,不管是在什麼年代,永遠都是那一小部分人。
房子也永遠都是很多人心裡面的一座大山。
當然了,這年代深市打拼的人當中,有很多人都沒有把心思放在房子上。
因為太多機會了,他們大多是想著的是,飛黃騰達,好好的賺錢。
若不然的話,過幾年後,也不會有一個段子,雞湯文廣為流傳了。
說是兩個人同時從農村裡面走了出來,他們一起到了深市打拼。
後來,他們賺了五萬塊錢,這五萬塊錢是足夠在深市打個首付買個房子的。
於是,一個人選擇了把這五萬塊錢買了一套很不錯的房子。
一千多塊錢一個平方買的。
另外一個人嘲笑他,說他的腦子有毛病,用錢去買房子,於是這個人去開了個工廠。
確實,這人很是聰明,踩中了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的風口。
不到兩三年的功夫,他的工廠就成功地給他轉了一百多萬。
每次聚會,這個人都會嘲笑那個買房子的同學,認為買房子肯定是最愚蠢的行為。
但是那個人也不說話,每次都很是鬱悶地喝很多酒回家。
因為他現在就一套房子,然後一份工作,可是當年和自己站在同樣一個起跑線的同鄉。
已經是百萬富翁了。
在後來他們也不聯絡了。
一直到了二十多年後,他們在老家的一個酒席上遇到了。
這個人才發現,原來當年自己的這個同鄉,早就已經回了老家務農。
當年他賺了一百萬後,開始膨脹了,認為自己的工廠規模應該要更大才是。
於是,在訂單不是很多的情況之下,他開始擴充套件經營。
可想而知,最後的結果是揹負了一身的外債,最後東躲西藏,還是藏到了老家務農。
甚至於都不敢去大城市,過得生不如死。
而這時候,這個人賣的這套房子,已經從當年的一千塊,漲價到了八萬多塊錢一個平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