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很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7章 二張,開局截胡五虎上將,孔明很愁,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啟稟秦王,老朽曾經不止一次告訴周瑜,王師不可阻擋,不要做無謂的犧牲。”
“只是,周瑜剛愎自用,不聽良言,才有了今日之禍。”
張昭搖頭苦嘆,滿是唏噓。
“就因為勸說周瑜,這才遭到他的記恨。”
“或許是周瑜還有些良心吧,沒有加害我這個老邁之人。。。”
一想到之前的遭遇,張昭仍有後怕。
周瑜正一力說服眾人對抗劉璋的時候,張昭不顧其他,跳出來言辭反對。
更說出了對抗劉璋就是自取滅亡的話語。
周瑜勃然大怒,當即就派遣士兵將張昭給抓了起來,準備斬首示眾。
用張昭的人頭,來警告有二心之人,也宣誓周瑜對抗秦軍的決心。
若不是各文武紛紛以死相求,張昭早就被拿來祭旗了。
因此,張昭巴不得周瑜快去死。
劉璋有些動容的點了點頭。
龐統早就將一切都告訴他了,對張昭的遭遇也有些瞭解。
不過,也佩服張昭的心態。
在秦軍進城前,張昭還被關在大牢內。
但是他精神抖擻,身體健壯,最重要的是心態非常樂觀。
僅僅是洗漱了一番,就能來這大殿之上。
若不是知情,根本看不出這是個被關了許久的人。
“淮南久經戰亂,殘破不堪,百姓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如今,正需要大才幫助孤安定百姓。”
“不知子布先生可願意幫助孤?”
劉璋親自招攬,讓張昭精神一振。
儘管是花甲之年,但他的雄心壯志並沒有磨滅。
只是,小小的淮南之地,怎麼能滿足張昭的抱負?
縱然是一州之地,也有些不足。
張昭的眼光,那是致力於秦國朝堂。
不過,初來乍到,也不可能委以重任。
像這種一郡之事,已然十分難得了。
張昭想了想,還是拱手答應了下來。
“多謝秦王看重,老朽定當竭盡全力!”
劉璋站起身,走到張昭面前親手扶起。
“子布先生,淮南之地先交給先生了。等處理好這裡的事情,孤還有重任!”
“多謝秦王!”
有劉璋這話,張昭再沒有任何意見。
他很清楚,這是劉璋對他的考驗,同時,也是劉璋日後提拔他的依據。
“啟稟秦王,老臣還有一個大才要引薦給秦王!”
張昭融入角色的速度非常快,不僅以老臣自居,還立刻引薦大才。
劉璋笑著點點頭。
他知道張昭要引薦誰,也非常想得到這個人才。
既然張昭開口了,那這個人情給他也並無不可。
“子布先生要引薦何人?請吧。”
張昭將身後之人拉了出來。
同樣是一名老者。
不過不同於張昭的鬚髮皆白,此人黑白相間,但是精神上比起張昭卻多有不如。
“秦王,這位便是張紘張子綱。子綱的才能不在老臣之下,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果不出劉璋所料,正是張紘。
張昭與張紘並稱為江東二張,是孫策,孫權麾下最為得力的重臣!
連曹操都驚歎張紘的才華,想要招攬。
可惜張紘重義,面對高官厚祿不為所動,毅然決然返回了江東。
這種才華出眾,卻仁義之人,當世少有。
只可惜,張紘沒有張昭那麼高壽。
如果劉璋沒有記錯,張紘的壽命也就在這一年半載了。
“原來是子綱先生,失敬。”
張紘連忙拱手行禮。
“老朽不敢當!”
“子綱先生是大才,誰人不知?當得當得!”
“不敢不敢!”
。。。
二人謙虛了一陣,最後在張昭爽朗的笑聲中,結束了寒暄。
劉璋沒有直接招攬,而是說起了過往。
“聽聞昔日大將軍何進曾經招攬過子綱先生。如果當時先生去了,沒準與孤早就相識了。”
張紘愣了片刻,似乎想起了青年時期的往事,臉上多了些感慨。
“年少輕狂,眼高於頂,這才致使荒廢一生,一事無成!”
“不像秦王,少年時期便威震天下,是當之無愧的亂世雄主!”
“老夫敬佩不已!”
“誒,先生言重了。”
劉璋謙虛的擺了擺手。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子綱先生切不可妄自菲薄啊!”
此話一出,殿內一片驚呼聲。
看向劉璋的眼神滿是敬佩之色。
劉璋愣了,比他們還疑惑。
這不是曹操做的【龜雖壽】嗎?
按照曹操的尿性,不應該早就公開天下,讓人們感嘆他的才華了嗎?
怎麼好像都不知道的樣子?
“老夫聽聞秦王幼年時期便能出口成章,被稱作神童。今日方知所言非虛。”
張紘拱手一拜,一句誇讚引發了眾人對劉璋的吹捧。
“秦王才學驚人,敬佩!”
“這出口成章,讓人拜服啊!”
“何止出口成章,出口便是千古名句!”
“與秦王相比,我等這些才華,簡直無法入耳。。。”
。。。
聽著不絕於耳的吹捧,劉璋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雖說以前也沒少幹過這事,可如今聽得卻不禁臉色一紅。
尤其是不排除曹操已經作出了這首詩,難免有抄襲的嫌疑。
“咳咳咳,好了好了,各位就別誇讚了,孤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劉璋自發的勸阻下,眾人才止住了稱讚。
但是雙眼中仍有敬佩之色。
劉璋連忙將話題轉移。
“子綱先生是否願意為孤效力?”
張紘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而是疑問道,
“不知秦王如何安排老朽?”
對此,劉璋早有計劃。
“曹操全線退回河北,目前徐州之地,在臧霸一人之手。”
“臧霸手握重兵,是盤踞多年的軍閥,孤有意收編此人,以和平手段拿下徐州。”
“目前,淮南之地繁亂,孤想請子綱先生於子布先生一起治理淮南。”
“子布先生以治理為主,子綱先生以徐州為主,不知先生可否願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