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零三章 造不如買,大明1805,王子虛,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靖垣聽著汪來的說明微微點頭,對汪來的判斷基本認可。

不過心中同時也隱約感覺到,汪來為首的大明戰艦設計師,對泰西人的航母設計摸索過程的預測,仍然是比較樂觀的。

大概是自己直接給出了成熟的航母設計,讓汪來等設計師們對從無到有的摸索航母設計的難度沒有足夠準確的認識。

自己直接給出的大量特化設計,都是上輩子多個國家幾十年不斷摸索積累出來的。

現在自己和大明不給泰西人偷師的話,他們要搞出真正成熟的設計,很可能也要幾十年。

不過,如果僅僅是搞出能用的航母,倒是應該不需要太長時間。

傳統航母最關鍵的設計是全直通甲板,只要在半甲板的巡洋艦改裝航母上訓練的時候,多摔死幾個飛行員之後,他們就應該會想到了。

要有全直通甲板,要麼不要艦橋,要麼把艦橋放在側面,這裡還能再錯一次。

他們無法迅速確定的事情,是艦橋的更合理結構、甲板的形狀和外飄幅度、升降機的佈置和規格、機庫的合理規格等難以量化的設計。

朱靖垣心中考慮了一會兒,轉而問了汪來另外一個問題:

“現在六萬噸戰列艦已經動工了,咱們的六萬噸航母設計遲遲不能定稿,目前最大的難點在什麼地方?”

這種問題就是汪來自己日思夜想的本職工作了,所以現在不假思索的直接回答:

“一個是結構和航行穩定性。

“更高的飛行甲板,更大幅度的外飄結構,而且是高度不對稱的外飄結構。

“這些設計,在各種航行姿態下的穩定性到底如何。

“是否能夠真正滿足實戰尋求。

“一個是彈射器的規格。

“目前實驗的蒸汽彈射器,能將十二噸的飛機,推動到兩百二十公里每小時。

“距離您要求的三十噸三百公里,仍然有很大的距離。

“雖然蒸汽彈射器的研發組,保證能在一年內將推力提升到十六噸以上。

“我們也相信他們肯定能夠做到十六噸。

“但是,十六噸相比三十噸,仍然可以算是截然不同的資料級別。

“從十二噸到十六噸,應該不用改變底層設計,就能達到。

“但是從十六噸到三十噸,就未必可行了。

“一旦需要在將來改變底層設計,那現在就算是做出預留空間,也未必能夠保證合理。

“最後是對於使用壽命的憂慮。

“按照您的設想,這種規模和設計的航空母艦,會是未來海軍長期使用的主力。

“他們應該能用五十年。

“五十年這個年限,給了設計人員極大的壓力,在很多地方都猶豫不決。

“因為五十年後的事情,實在是難以預料啊。”

朱靖垣聽到這些說明,先是點頭然後又搖頭。

這些問題當然的確是問題,但卻是自己沒辦法直接解決的問題。

自己只能給出指導思想,給出技術指標和方向,卻沒辦法具體的實現。

自己最多是在精神層面,幫工匠們儘可能的解放思想。

大明的工匠是個非常寬泛的統稱。

包括科學研究人員,包括工藝開發人員,包括工程設計人員。

還包括現場施工人員,幹活的技術工程人員,還有後續的測試人員。

最後是汪來、李銳這種工匠出身官吏們。

他能都習慣互相稱呼為“某工”。

某個部門或者某個專案的負責人,通常可以尊稱“大工”、“總工”。

朱靖垣稍微整理了思維和邏輯,努力向汪來這個工匠首腦傳達自己的想法:

“六萬噸的航母,和六萬噸的戰列艦不同,不是純粹的規模放大。

“六萬噸的航母,仍然可以算是一型全新的戰艦,所以第一艘仍然可以作為實驗艦對待。

“設計人員只需要保證理論合理就行了,不需要向施工部門保證建成後肯定好用。

“但是他們要給出一個可行性機率,諸如在什麼程度的側傾下可能會傾覆。

“至於彈射器的預料空間,同樣也不需要太過死板。

“預留了空間,不是隻能使用這些空間,有餘量可以挪作他用,不夠用可以再改造。

“實驗艦建成後多次改造測試都是完全正常的。

“我提的三十噸的重量,三百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也只是一個空泛的目標。

“不需要死卡著這個目標來,現在研發團隊不是說能做到十六噸嗎?

“那第一型彈射器的設計定型標準就按照十六噸來好了。

“實現了十六噸的指標,就能直接上艦了。

“還有最後那個五十年,那更是我個人的一種評估,不是給設計團隊下的指標。

“如果一定要作為指標的話,那也是給工程和工藝部門的。

“他們要保證艦體建成後,在保養得當的情況下,不會在五十年內損毀的無法使用。

“只要不是戰爭損壞,五十年內至少要還能修。

“至於艦體上的東西,五十年內估計都可以換上三輪了。

“現在的技術發展非常迅速,大型戰艦建造週期漫長,建成就落伍的事情一點也不新鮮。

“讓工匠們不要畏首畏尾,把自己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技術拿出來就行了。”

朱靖垣斷斷續續的說了一大堆,目的只是讓汪來相信自己的接受能力很強,讓他們確定自己不會拿隨口說的話當驗收標準。

汪來對朱靖垣也很熟悉,知道朱靖垣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是客氣。

朱靖垣如果提出了某些硬性指標,那肯定是耳提面命的要求必須做到。

就像當初的三十節的航速,後來的一千三百六十公斤炮彈,搞不出來就不定稿。

現在既然嘴裡面這麼說了,那肯定就是這麼要求的。

汪來心中也是真的放鬆了下來。

然後現場幾人就這這個話題,繼續討論了各個方面的情況。

在時間接近中午的時候,汪來好像是忽然想到了什麼,再次提到了泰西人的造艦計劃。

“對了,陛下,殿下,泰西各國的造艦活動,似乎已經進入了某種競爭狀態。

“英國人要確保他們的新戰艦數量,比泰西大陸的任何一個國家要多。

“而普魯士人則是對準了英國人,準備把主力艦數量提升到英國相同的水平。

“露西亞人則試圖確保大口徑火炮數量不低於任何一個國家。

“法國人要在大秦海與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對陣,在大西洋與葡萄牙人對陣,對英吉利海峽與英國人對陣,似乎是壓力最大的一個。

“法國人的造艦計劃,也不得不跟著英國人走,也要保證主力艦數量不少於英國。

“義大利人似乎正在與普魯士人溝通,可能會用他們的三聯裝的炮塔設計,交換普魯士的更大口徑的火炮技術,同時並共同防禦法國人和奧地利人。

“奧地利人在海軍上似乎相對輕鬆一些,要應對的是義大利人和奧斯曼人,但是他的海上環境非常的惡劣,奧斯曼和義大利能堵住它的出海口。

“而且奧地利的陸地環境同樣惡劣,被普魯士、露西亞、奧斯曼夾在中間。

“奧地利其實寧願露西亞和普魯士把更多力量放在海上,因為奧地利與他們在海上的矛盾反而不如在陸地上那麼的明顯。

“所以奧地利的目標,似乎是要求主力艦數量上不少於他們,但是單艦的噸位和火力上可以放寬要求,以儘可能的節省造艦成本。

“奧斯曼人的工業技術最弱,但是卻非常坦誠的直接向我們購買。

“所以能夠拿到的戰艦水平,實際上並不低於泰西各國……”

汪來說到這裡稍微喘了口氣,朱仲梁見狀插嘴說:

“就泰西各國的局勢和財政狀態,能讓他們在海軍上這麼折騰嗎?

“泰西各國在世界大戰中損失嚴重,戰後還要支付賠款,恢復建設,財政本來就不寬裕。

“那些新銳高速戰艦,泰西各國全都要自己獨立研發,自己獨立建設建造工廠和船塢。

“他們的研發和建設總成本應該比我們大明更高一大截的。”

汪來馬上回應說:

“陛下聖明啊,臣在各方面得到的訊息都說明,現在泰西各國在海軍建設上非常吃力。

“就像奧地利,他想要節省造艦成本,但是這種規模的戰艦,再節省能低多少?

“研發成本是一定的,越是計劃建造的戰艦數量的少,單艦的成本越是難以壓下去。

“我們大明對應整個泰西造艦,技術成熟自後單艦成本反而一路下降。

“所以就算是拿出相同的資金,最終大明造出來的戰艦也是數量更多,質量更好。”

朱靖垣聽著汪來和朱仲梁的對話,總覺得哪兒有點不對味。

泰西人在造艦競賽上可能要摔跤了,大明的工匠們似乎不怎麼放在心上?

既沒有擔心泰西海軍對大明造成威脅,也沒有為他們的吃力而有很明顯的驚喜。

反而透露著一股嫌棄和鄙夷的感覺。

這種感覺似乎有點像是上輩子的歐洲人面對南美各國海軍競賽的心。

可能比那稍微重視一點,但也遠遠達不到上輩子歐美各國,面對自己的海軍競賽的程度。

至於普魯士人和義大利的合作傾向,這其實非常容易理解。

這不是什麼歷史慣性,而是兩國的環境格局決定的。

兩國雖然陸地接壤,但是中間隔著泰西最大的山脈阿爾卑斯山。

兩國在陸地上基本上是互不影響的狀態。

兩國的海軍,更是一個在北海和波羅的海,一個大秦海活動,根本湊不到一塊去。

普魯士是泰西大陸的四戰之地,但是相對而言南方是最安全的。

義大利是與普魯士天然矛盾最少的泰西國家,也是普魯士最適合拉攏的盟友。

但是義大利的環境卻同時決定了,他不會是普魯士的忠實盟友。

義大利在阿爾卑斯山環繞之下,陸地上的環境高度獨立。

但是作為一個半島,本身沒有任何戰略縱深。

海上又被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奧斯曼四面環繞。

反而是天各一方的普魯士海軍基本沒有可能直接去幹涉義大利。

對於善於望風使舵的義大利商人而言,在局勢不明亮的情況下先當普魯士的盟友,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改變策略,似乎是最理所當然的選擇。

反正普魯士人也沒辦法把義大利人怎麼樣。

朱靖垣本人,相對所有的大明人而言,都對泰西人更加的重視。

聽到這方面的情況,就忍不住提醒說:

“既然得到了義大利人和普魯士人合作的傾向,那我們就應該出手制止吧?

“比如說,向義大利人提供三百六十毫米火炮的製造技術。

“只要他們出錢,我們可以向他們出售成品火炮,甚至是指定標準的炮塔。

“當然是不包括電渣重熔技術的。

“同時向普魯士……以及露西亞等泰西各國,出售三聯裝炮塔的設計方案。

“可以跟他們講清楚,反正他們總共造不了幾艘船,總共用不了幾十門火炮而已。

“這種情況下,他們自己研發的成本太高了,反而是直接買成品更划算。

“我們不只是賣產品,我們還賣服務,可以提供完善的保養、更換、升級服務。

“不會賣完就不管了,要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讓他們明白,對於他們這種國家而言,是有造不如買的真理的。

“當然,如果他們願意出足夠多的錢,我們就可以提供技術甚至幫他們建設生產線。

“當然也是不包括最新的電渣重熔技術的。

“讓泰西各國都單獨與大明交易,反正大明可以算是無所不有的。

“避免他們內部交流多了,最終出現聯合傾向。”

朱仲梁有世祖皇帝的小本本,所以對泰西人的重視程度雖然低於朱靖垣這個親歷者,但是也同時高於其他的大明人。

聽到“聯合傾向”這幾個詞,就馬上跟著點頭表示贊同,然後撫著鬍鬚笑著說:

“有一說一,對現在的泰西各國而言,確實是造不如買。

“直接買我們的成品火炮,能夠降低他們的財政壓力,能夠降低造艦競爭壓力。

“關鍵是,以後的技術越來越複雜,研發成本在裝備中佔得比例越來越大。

“他們如果不能聯合研發以攤平這部分成本,後續會始終被我們大明壓在下面的。

“避免他們出現聯合傾向的預判,當然也是正確的。

“但是你跟汪工、李工說這些沒啥用啊,人家是大工匠,不搞這些勾心鬥角的事兒。

“你得給你爹和沉先生寫奏章提上去。”

朱靖垣聽到爺爺的話,馬上就想到了二戰之後,泰西各國與美國的關係。

到了冷戰時代,泰西各國已經不得不聯合起來,才能在軍事技術上仍然佔有一席之地了。

這是國家體量決定的。

單個的泰西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之後,就很難維持完整的工業體系了。

這不只是工人和技術人員的數量問題。

另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是產量不夠導致成本攤不下來。

如果世界上沒有更大的國家,他們就算是自行研發的成本很高,但能繼續勉強維持。

關鍵是,當是的世界上,有能夠攤平成本的美國,作為他們的直接競爭對手。

泰西各國在美國面前就完全失去了競爭優勢。

在技術層面就完全被美國完全壓制,淪為美國工業鏈條的一部分了。

現在的大明,似乎可以取代美國的地位……應該是美國與紅色露西亞的多重地位。

既要讓他們離不開大明,也要對他們保持威脅和壓制。

還不能讓他們聯合起來組成歐盟或者新羅馬。

這的確是一件頗為重要的事情。

於是朱靖垣頗為認真的點頭答應著:

“我明白了,回去我就專門寫個奏章,然後去找父皇和沉先生現場討論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饑荒,我嬌養整個女兒國

天性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