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二一章 海軍主力艦噸位限制,大明1805,王子虛,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簽訂海軍條約的基礎前提,是各國互相公開造艦計劃。

這個造艦計劃一公開,直接就把原本似乎還算順利的談判給炸裂了。

其他各國都沒想到露西亞人的造艦計劃這麼的“激進”。

即便是收到法國的提醒,讓他們主動避免被貼上窮兵黷武的標籤,也只是把四十萬噸的目標降低到了三十二萬噸而已。

由此引發了其他國家一系列的策略變化。

普魯士和露西亞直接針鋒相對了,也把目標提升到了三十二萬噸。

然後,不是說露西亞和普魯士都要三十二萬噸高速主力艦噸位,條約就能直接這麼籤。

英國、法國、西班牙三個傳統海軍強國,他們的目標是保持不弱於後發新興國家。

要麼自己對應露西亞和普魯士的目標,同樣制定三十二萬噸的目標噸位,要麼要求露西亞和普魯士降低目標噸位。

他們本來是傾向於後者的。

第一次要求露西亞降低噸位,也姑且算是有了一定的效果的。

但是現在,普魯士針鋒相對的提出了同樣三十二萬噸目標之後,露西亞就不可能繼續降低目標噸位了。

甚至有回覆原有目標的傾向。

因為有了另外的國家跟自己對位了,那自己就不是孤立的出頭椽子了。

普魯士要三十二萬噸,自己要四十萬噸,也算不上窮兵黷武吧?

在這樣的詭異氛圍之下,第二次的會議沒有達成任何共識,就草草結束了。

會議結束之後,塔列朗馬上去找了夏爾,說明了會議上的情況,然後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殿下,屬下現在非常的擔心,這次的海軍條約,未必能起到您最初規劃的效果了。

“露西亞公佈造艦計劃,普魯士針鋒相對,可能會讓造艦競賽公開化、白熱化啊!”

夏爾的表情也是有點難看,但是思維方式卻和塔列朗不太相同:

“不,效果肯定還是有的,只是不會太過理想化而已。

“泰西各國全部同意將高速戰列艦噸位限制在十六萬噸以內,本來就是理想化的目標。

“出現意外,無法實現,才是完全正常的情況。

“我們至少能夠透過條約,把露西亞的目標從四十萬噸降到三十萬噸左右。

“與此同時,也能讓露西亞把競爭目標,從我們身上轉移到普魯士身上。

“對普魯士而言也是這樣。

“如果沒有這次的海軍條約談判,露西亞憋著勁直接造出四十萬噸高速主力艦,對我們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我們如果為了讓自己的海軍不弱於露西亞,也必須跟著建設四十萬噸規模的主力艦。

“我們不是做不到,而是會嚴重影響我們其他方面的計劃。

“在海軍艦艇上投入這麼大的成本,對於法蘭西而言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在三十二萬噸的基礎上,進一步縮減上限。”

塔列朗轉念一想,發現夏爾的思路的確沒錯。

雖然不夠理想,但確實是有好處的,終究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還能轉移露西亞和普魯士這種新興海軍國家的注意力。

但問題是,法國海軍在泰西的地位,也會隨著注意力一起轉移的……

躊躇了幾秒鐘,塔列朗再次詢問:

“殿下,那我們的目標要不要調整呢?仍然保持對露西亞、普魯士均勢,還是允許露西亞和普魯士的條約噸位超過我們?”

夏爾聽到這個問題之後有點發愁,但是也沒有任何的猶豫:

“總體方向不變,設定和限定單個國家的最大噸位,我們要達到這個噸位。

“十六萬噸估計是不可能了,放寬到二十四萬噸吧……”

塔列朗聽了之後也是愁眉苦臉的。

二十四萬噸,相比十六萬噸,已經提高了一大截,但是相比三十二萬噸,仍然有很大差距。

塔列朗他已經想象到露西亞人會有什麼反應了。

“你們造不了那麼多可以不造嗎,為什麼非要我們跟你們一樣多呢?”

法國當然能夠造的起三十二萬噸的高速主力艦,只是所承受的壓力相比露西亞要大很多。

按照大明的俗語說,這就是有點打腫臉充胖子的狀態了。

塔列朗愁容滿面的準備告辭的時候,夏爾最後提醒了說:

“現在的關鍵目標是露西亞,而普魯士和奧地利、義大利等國應該是可以爭取的。

“我們可以與英國、西班牙、奧地利、普魯士、義大利等國聯合,共同向露西亞施壓。

“露西亞應該不會將自己擺在整個歐羅巴的對立面的。

“在當前的局勢下,包括露西亞在內,泰西各國對海軍的需求其實也並沒有很高。

“露西亞和普魯士的本質的目的,應該是透過海軍條約獲得足夠的地位。

“他們的實際底線,應該就是與我們保持均衡。

“所以透過聯合施壓,共同要求露西亞降低標準,應該也是可以實現的。”

塔列朗本身就是外交人員,聽到夏爾這麼一提醒,立刻就反應過來了:

“就是說,可以透過外交手段,營造出露西亞不得不妥協的局勢……

“消除超越實際需求的造艦計劃,避免不必要的海軍競賽。

“這就是殿下提出簽訂海軍條約的目標……”

夏爾表情認真的輕輕頷首:

“不錯,不過我只是提了個方向,具體如何實現,還要看塔列朗閣下的外交手藝了。”

塔列朗拱手答應著說:

“屬下一定竭盡所能……”

夏爾目送塔列朗離開辦公室,然後給朱靖垣寫了封電報。

“大明不參與歐羅巴的海軍條約簽約事宜,現在看來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啊……

“這些破事,我這個當事人都不想幹了,更何況本來就不相干的大明啊……”

從這天開始,海軍條約的相關談判,直接進入了深入階段。

關於各國海軍高速主力艦的噸位上限,在二十萬噸到四十萬噸之間來回拉扯。

這個世界的泰西各國之間的海軍條約,看上去與朱靖垣上輩子的海軍條約截然不同。

原本的海軍條約,是美國要取得與英國的對應地位,日本要獲得相對的地位。

英國要保住地位,法國和義大利雖然參與了,但是基本就是吃瓜了。

至於沒有參與的露西亞人,德意志人,那就更加是純粹的吃瓜了。

關鍵就在於英美日三國之間的協商。

現在這個世界的海軍條約,泰西大陸的主要國家全部都是關鍵參與者,只有荷蘭這種真正的邊沿小國才是來吃瓜看戲的。

露西亞想要獲得領先地位,普魯士想要獲得不弱任何其他國家的地位,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傳統國家都想要保持均衡。

但是深入的分析之後就能發現,其實本質上與另一個世界的海軍條約是趨同的。

都是新興工業國家都傳統海軍強國的挑戰。

都是在大戰中遭受重大損失的海軍國家試圖維持自己的地位不落後。

雖然法國為首的傳統國家,有聯合施壓的外交手段。

但是在實際的談判上,本身造艦壓力更低的露西亞,卻顯然是更加具有優勢的。

你可以向我施壓,但我可以不理會啊。

特別是排除了明化分子,大露西亞分子提純後的露西亞,外交上非常的強硬。

最終,在經過了長達半個月的折磨式的談判後,泰西主要國家終於取得了一個各方都能勉強接受的妥協方案。

泰西各國海軍主力艦總噸位均不得超過三十二萬噸。

這個數字仍然是露西亞的底線數字,但其中的內涵發生了變化。

露西亞原本的目標,是這三十二萬噸的噸位,全部都是留給新銳的高速戰列艦的。

最終修改成了包括所有型別的主力艦,包括傳統的主力艦和裝甲巡洋艦。

並且可以將其中的這個噸位份額用於建設巡洋艦。

泰西各國害怕都還有一定數量的傳統主力艦和裝甲巡洋艦。

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傳統海軍國有大量的自建的老式軍艦。

露西亞、普魯士等國則有一批戰後從大明進口的淘汰軍艦。

這些戰艦,在目前的海軍將領和設計人員看來,都已經完全落伍的。

但是可以將其改裝成無畏式的新主力艦的模式,當做次級主力艦繼續使用。

相比露西亞、普魯士等進口戰艦的國家,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傳統海軍國家的傳統主力艦的數量更加的龐大。

也就是說,這個修改後的三十二萬噸,允許露西亞將進口的舊式主力艦全部淘汰,全部用來建設新銳高速戰列艦。

也可以讓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繼續保留一批傳統主力艦來填充噸位。

可以在對外表述和在宣傳上,可以號稱都有三十二萬噸的主力艦。

能夠用主力艦噸位建設巡洋艦是英國人提出的方案。

英國人的實際目標是建設航空母艦,法國人聽到提議之後也有了類似的想法。

這就是讓航空母艦和高速戰列艦共享噸位。

與此同時,所有艦艇的滿載排水量都不得超過四萬公噸。

這就是露西亞方面的主要讓步了。

露西亞收到牛鑑的警告之後,不太敢搞六萬噸戰列艦,也暫時沒有能力去搞。

但是繼續放大到五萬噸還是想要挑戰的。

現在受到泰西其他國家的聯合施壓之後最終選擇了放棄。

噸位限制是從一開始所有人國家就有心裡準備的。

限制的方法也沒有出什麼么蛾子。

直接用海軍習慣用的滿載排水量,而沒有去討論制定“條約標準排水量”。

朱靖垣上輩子的海軍條約,簽訂條約的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五國海軍,他們主力艦的航程相差極大。

義大利人的戰列艦基本只在地中海活動,只要有六七千公里的航程就完全夠用了。

英國人需要全球部署,美國人需要兩洋調動,恨不得把航程堆到兩萬公里。

美國人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最大儲油量將近一萬噸。

義大利的維內託級戰列艦,最大儲油量只有區區四千五百噸。

雙方單純的燃油噸位就差四五千噸。

四五千噸的重量,足夠將艦炮的口徑從381毫米提升到406毫米了。

這在戰列艦設計上是直接差了一個大級別了。

如果按照最大排水量來限制條約艦艇噸位,那相同噸位的義大利的戰列艦的武裝力量,就會比美國人的高出一個大級別。

所以歷史上的海軍條約,專門制定了不包括燃油量的“條約標準排水量”,作為簽訂條約的各國海軍艦艇的噸位標準。

由於海軍條約和五國海軍對後世的影響巨大,這個原本為了條約專門制定的標準排水量,逐步取代了原本習慣使用的滿載排水量,成了後世對比艦艇噸位的主要標準。

但是在這個世界,現在的泰西主要國家,他們的海軍艦艇的活動範圍是高度一致的。

全都在北大西洋到墨洲西海岸。

泰西國家在墨洲西海岸全部都有殖民地,包括義大利、奧德利、奧斯曼以及露西亞。

英國人雖然要去天竺,但航線上到處都有補給點,而且天竺都快被放棄了。

各國之間不會因為航程需求不同,而在燃油儲量設計上形成巨大差異。

如果大明參加的話,也許會因為大明方面的大航程需求,而設計出類似的標準,但是目前是沒有這種剛性需求的。

所以,這個世界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標準排水量”這個非常典型的資料了。

最後,所有的噸位資料,也全部都使用公噸,也就是一千公斤。

而不是朱靖垣前世海軍條約的英制長噸,也就是兩千二百四十磅。

前世的海軍條約,最主要的核心參與國家就是英國和美國,兩國當時都採用英制,所以理所當然的用英制來簽約。

這個世界沒有美國,再加上大明大力推廣,這個世界的英國自己都不用英制了。

簽訂條約的國家全部使用公制,自然也就不存在英制長短噸這些資料了。

不過相比朱靖垣前世的海軍條約,這份海軍條約最大的不同點還是份額的劃分策略。

所有簽約國家共同遵守相同的標準,而不是每個國家劃分一定的份額比例。

因為現在的泰西主要國家的勢力相對另一個世界而言要均衡太多了。

英國、法國、西班牙、普魯士、露西亞、奧地利相差不大,義大利和奧斯曼略弱一些。

葡萄牙雖然明顯衰退了,但是名義上仍然是海軍強國,仍然能獲得基本的尊重。

荷蘭、丹麥等明顯的真正弱勢的幾個國家,則不可能完成相應份額的建設,不需要專門限制他們的海軍規模和噸位。

所以簽約各國最終採用了最為“公平”的限制方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奪嫡:從撿了個母老虎老婆開始

老菇愛吃魚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國

填海的精靈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舉)

MM豆

討蕩水滸志

蕭震

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

山有青木

情結大明

步槍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