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八五章 當皇帝要先幹什麼,大明1805,王子虛,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朱靖垣前世的記憶中,絕大部分新皇帝繼位之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迅速控制朝廷上下內外的局勢。
控制局勢的方向一般有兩個。一是將自己最為信任的人,安排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去。
二是與朝廷內外的主要勢力達成妥協,讓儘可能多的人願意接受自己的命令。
所以古代新皇帝登基,往往要大赦天下,同時加封百官,又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
正常繼位的皇帝,控制局勢的難度要小一些。因為絕大部分沒有太大野心的中立派,都會理所當然的接受正統繼承人成為新皇帝。
反正要有一個皇帝,正統繼承人繼位,對局勢的影響最小。有了絕大部分中立派的不反對,新皇帝就能比較順利的完成自己的佈局。
就算是部分掌握著某些重要位置的人,同時還有野心要提升自己的地位,皇帝也只要給予適當的安撫和賞賜,通常就能穩住他們了。
面對正統的繼承人,造反和搞事的難度太大,他們通常會見好就收的。
非正常繼位的皇帝,要控制局勢的難度就大一些了。他首先要安撫中立派,讓他們相信或者接受自己是最合適的人選。
然後還要與不安分的分子做交易。最重要的,還要鎮壓自己的競爭者,迅速完成實質性的政變。
不過無論是不是正常繼位,多少都要出讓一些權力或者利益,都要安撫各方面的群體。
讓保守的人相信自己不會改變局勢,讓激進的人能夠接受自己的方向。
朱靖垣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其實也還是這些。不同的是,自己不需要像自己前世那些皇帝那樣急迫的去完成。
自己不需要不管不顧的馬上寫聖旨,立刻招某些特殊的屬下進京擁護,也不需要立刻讓某些人馬上去接管某些職務。
在正常情況下,自己也不需要與什麼朝廷內外的勢力妥協。因為自己不是在父皇去世後登基的。
自己的父皇現在還在,甚至自己的皇爺爺都還在。現在朝堂上下內外的勢力,都還在自己父皇的掌控之下。
而父皇會逐步將這些勢力轉交給自己。自己可以儘可能穩妥的操作,按部就班的把需要的人召喚進京,逐步接管父皇的人留下的重要職務就行了。
自己父皇的身體仍然頗為健康,和爺爺一樣活到八十多歲也未必不可能。
在這種局勢下,自己就不需要專門出讓權力和利益。不過,金錢和名譽上的賞賜還是要給的,朱靖垣在這方面向來康慨。
自己當皇帝之後,要馬上要下達的命令,只有非常有限的幾條不得不馬上做的任命。
朱靖垣對今天馬上繼位稍微有點意外,但是對繼位本身是早有準備。心中已經打好了腹稿,看著下面的文武百官都坐下之後,朱靖垣就直接開口了。
首先招大食國審理正兼任東墨洲布政使潘世恩進京,接任自己留下的吏部尚書官職。
然後冊封林則徐和牛鑑這兩個王府幕僚首領為內閣大學士,去接管文華殿和內閣這個事實上的大明皇帝辦公室的日常事務,以及負責資訊和命令上傳下達的通道。
同時要求兩人擬定一份自己所有幕僚的正式任職方案。吏部尚書是必須馬上補上的最重要的額,還必須得用自己真正的嫡系接任。
不只是因為這個職務重要,必須要讓絕對的信任人掌握。反過來看,自己作為首領
“晉升”了,也應該帶自己的嫡系
“共同進步”。否則目前大部分都可以算是旁觀者的普通臣子,就可能會在心中認為自己刻薄寡恩。
雖然自己向來有康慨之名,但對不想幹的人而言,耳聽為虛,眼見才能為實。
朱靖垣最早的絕對嫡系,就是林則徐、牛鑑、關天培這三個人。林則徐、牛鑑兩人是幕僚,所以直接進入內閣當大學士。
關天培則是武官,現在是大食國的海軍都督,後續朱靖垣準備把他調到中軍都督府,當分管海軍的副都督。
排在他們三個之後的,就是大食國第一任長史劉志新,第一任審理正徐明輝,以及在安康元年調任過去的潘世恩三人。
和潘世恩一起過去的還有個王引之,不過王引之實際上是克里特知府,當時就是朝廷的官,只是兼任了大食國的右長史。
潘世恩是專職的大食國的官員。嚴格論資排輩的話,劉志新和徐明輝比潘世恩略早一點,不過也相差不大。
因為潘世恩雖然是後來從大明本土調任過去的。但是劉志新和徐明輝也不是從政後就直接跟著朱靖垣的,兩人都是波斯海灣原有藩國的官員,那幾個郡王藩國撤藩合併後,留任轉到大食國的。
再加上劉徐兩人都是
“老實人”,性格比較固執死板,很難幹好吏部尚書的活兒。所以朱靖垣把吏部尚書給了潘世恩,然後過幾天朝堂上騰出位置了,就把劉徐兩人安排到刑部和大理寺去。
理論上講,自己擔任吏部尚書期間,當自己副手的兩個吏部侍郎,也算是自己的人。
只不過,他們兩個在自己的系統中的身份太邊沿了,算是最後加入的。
如果自己讓他們兩個其中一個當吏部尚書,不讓潘世恩、劉志新這種真正的元老來,他們兩個會感覺不安,甚至可能會嚇得辭官。
就算是自己人裡面,也肯定是要分先來後到的,差距太大了就不能搶位置,否則可能會惹整個系統內的同類的眾怒。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大明的官場規矩。與此同時,吏部尚書上面還有個大冢宰汪廷珍。
汪廷珍已經六十三歲了,現在隨時都可以安排退休。但自己不會讓他馬上退休,他得繼續指導潘世恩兩到三年。
潘世恩當一任吏部尚書,跟上司汪廷珍和屬下熟悉了吏部的事情。到時候再安排汪廷珍退休,潘世恩順勢晉升為冢宰。
這時候原來的吏部左侍郎,就能正常的晉升到吏部尚書去了。這樣讓潘世恩插隊緩衝一下,就非常符合官場的傳統了。
潘世恩今年已經五十歲了,晉升到尚書可以算是比較快的,但也還在較為合理的範圍內。
而且潘世恩人還在東墨洲,現在是沒辦法直接出來謝恩的。不過林則徐和牛鑑都在現場。
兩人今年都才剛滿三十五歲,如今就直接位極人臣了。大學士就是幕僚系統的頂點,後續不會再有實質性的晉升了,不過會繼續提升品級。
大學士預設是正二品,皇帝如果覺得某個大學士過於年輕,可能會特別壓一下品級。
讓對方以正三品甚至正四品的品秩進那個。但朱靖垣不會這麼幹,林則徐和牛鑑既然都有能力,那就直接給正二品。
兩人以後就算沒有任何明顯建樹,就算是要熬三任九年才能升一級,五十三歲的時候時候也應該晉升到正一品了。
退休的時候肯定還要加銜,至少一個子爵的爵位少不了的,甚至有可能拿伯爵。
除非兩人直接準備從幕僚跳到外朝去重新開始,否則仕途已經走到頂點了。
兩人也對此已經期待了很久。在大食國的時候,就認真考慮過,是否要走這條路。
兩人擔心自己這麼選的話,會讓朱靖垣覺得他們胸無大志……還是得到了朱靖垣的直接邀請才決定留下來的。
如今朱靖垣的這份命令說出來,兩人都是滿懷著感慨和激動的出來躬身謝恩。
其他的幕僚也同時一片喜慶洋洋。朱靖垣沒有直接給他們任命,但是也專門提了一嘴。
讓林則徐和牛鑑商量著拿出一個方案。就是給一批翰林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等翰林院的官職。
雖然現在的翰林院官職近似於榮譽頭銜,實際上都是皇帝的幕僚和秘書。
早就不是崇禎朝以前最清貴文官頭銜了。但是這些傳承數百年的榮譽,當沒有哪個幕僚不喜歡翰林的稱呼。
除了大學士之外,這就是幕僚的頂點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皇帝應該會直接照準的。
朱靖垣微笑看了看自己的幕僚們,微微頷首示意後就宣佈放假了:“遷都之事,千頭萬緒,眾卿務必儘快適應新環境,恢復原有的工作效率。
“從明日起,三天之後不上早朝,眾卿專心處理手上的活兒。
“若是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可單獨去文華殿請見。
“好了,今日的朝會就到這裡吧。”現場的官員們也立刻起身,一起躬身向朱靖垣行禮送行:“恭送陛下。”朱靖垣起身離開大殿後,現場的官員開始陸續起身離場。
盧蔭溥看著身邊的汪廷珍,陰陽怪氣說了一句:“大冢宰,趕緊回去寫請辭的奏疏吧,你早該退休了……”汪廷珍今年六十三了歲了,確實已經過了理論上的退休年齡。
不過前任皇帝朱簡炎挽留了,因為當時朱靖垣正在熟悉吏部尚書的活兒。
現在新皇帝繼位,還專門宣佈早朝停三天,這三天並不完全是為了讓官員們適應環境。
也是給老臣們時間,主動寫請辭的奏疏。按照現在大明朝廷的慣例,所有正三品以上官員的年齡超過六十歲,按照規定應該退休的時候,要專門向皇帝請辭,得到皇帝許可才能退休。
三品以下的官員則不需要,到了年齡正常辦手續就行了。特別是在新皇帝即將繼位的前兩年,老皇帝通常不會准許這些老臣請辭。
每代新皇帝繼位的時候,都是朝堂上該退休的老臣最多的時候。等到新皇帝繼位之後,這些老臣向新皇帝上疏請辭。
新皇帝要安排自己得心應手的人,過去接任某些重要的職位。就會批准對應職位的老臣的請辭奏疏,不過基本都會給老臣再升一級榮退。
汪廷珍的大冢宰是朝廷上最重要的職位,所以盧蔭溥才會出來嘲諷。現在汪廷珍完全不生氣,反而撫須微笑著回敬說:“老朽當然會寫請辭奏疏,不過老朽估計還得再辛苦幾年。”
“老朽得給陛下再帶一任吏部尚書。”盧蔭溥也是人精,聽到汪廷珍這麼一說,立刻就明白了現在的情況。
潘世恩一直在東墨洲任職,直接過來當吏部尚書,上面沒有人帶著真的比較麻煩。
已經當了皇帝的朱靖垣,估計沒有多少時間親自給潘世恩辦交接。理所當然的選擇,就是讓汪廷珍這個老東西再幹幾年。
盧蔭溥頓時就忍不住皺眉,然後也很快就有了新的思路:“連你都能留用的話,那本官多半也得再辛苦幾年了……”汪廷珍吹了吹鬍子,心情不是很愉快。
確實,六十歲的大司徒盧蔭溥,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朱靖垣的人。朱靖垣總督北墨洲和大秦海地區的時候,盧蔭溥正好被派過去當北墨布政使。
與此同時,盧蔭溥還是汪廷珍公認的朝敵,兩人在朝堂上吵架吵了好幾年了。
新皇帝為了不顯得苛待自己人,在留下汪廷珍的同時就得留下盧蔭溥。
反正盧蔭溥是皇帝的自己人,這些年主管財政工作也幹得不錯。關鍵是他今年剛滿六十歲,確實沒必要讓他馬上退休。
倆人在這邊吹鬍子瞪眼,旁邊的大宗伯沉復重旁邊經過,微笑著朝兩人拱了拱手。
兩人也下意識的拱手回禮,再加上吵架吵不下去了,於是就跟著沉復一起往外走了。
要論朝堂上的九卿和尚書重臣們,誰的位置最為安穩,那多半就是沉復了。
他是九卿尚書重臣中最奇特的兩代皇帝嫡系。沉復是鴻臚寺出身,在世界大戰結束之前,鴻臚寺的職務不是很重要。
沉復四十歲的時候就當上了品級相當於侍郎的鴻臚寺少卿。當時的鴻臚寺卿就是前任皇帝朱簡炎。
而在世界大戰停戰談判的時候,朱簡炎被調到了宗人院。朱靖垣出來代理鴻臚寺卿,就成了沉復的上司。
當時沉復陪同朱靖垣主持停戰協議談判。主要的談判策略是朱靖垣做的,而整個使團的管理以及實際的協議完成,這些所有的日常工作都是沉復乾的。
談判結束之後,朱簡炎繼位為皇帝,沉復理所當然的晉升為鴻臚寺卿。
當時沉復年僅四十二歲,已經成了尚書級的官員。後來朝廷各部改革並設立九卿,原禮部尚書黃鉞當了一截宗伯後退休,沉復論資排輩就跟著當上了宗伯。
從不太重要的外交官員變成了主管所有文化教育的九卿重臣。最後按照資歷晉升為正一品的大宗伯。
關鍵是今年才五十七歲,根本就還不到退休年齡,仕途順暢到了極點。
當然,盧蔭溥和汪廷珍這種,也絕對算不上坎坷。實際上,所有的九卿重臣的履歷,都可以用光鮮亮麗來形容。
畢竟,六十歲退休的限制卡在上面。如果前面的仕途不順利,如果出現過大的阻礙和失誤,應該晉升的時候錯過了機會。
那可能就直接沒機會在退休達到這個級別了。朝廷上的高階官僚們各自返回部門,帶著各種各樣的心情處理公務或者寫辭呈。
林則徐和牛鑑為首的新皇帝幕僚們一起去文華殿熟悉新辦公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