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遊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李密敗亡(1)——虎落平陽,巍巍大唐:開國,燕山遊俠,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隋末唐初那個風雲際會的亂世,李密,無疑是一個傳奇。他曾經是叱吒風雲,一呼百應,被天下群雄公認的反隋盟主,坐擁三十萬瓦崗軍,佔據中原大片領土,是隋末當之無愧的義軍之魁。並且,他也是被眾多人所看好的一位亂世梟雄,認為他最終能夠取代隋朝國祚,成就帝王大業。
然而,造化弄人,世事無常。最終,李密卻由於自己的剛愎自用,驕傲輕敵,親手斷送了盛極一時的瓦崗軍,以及自己的帝王之夢。洛陽北邙山一戰,十萬瓦崗軍幾乎全軍覆沒。自此,曾經威震中原的瓦崗軍集團,退出了隋末唐初的歷史舞臺。而李密本人,則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帶著兩萬殘兵敗將,西入關中,投奔李唐。
按道理,自己已經淪落到了這步田地,大勢已去。如果李密能夠認清形勢,安分守己,或許,還可以保全後半生的榮華富貴。可是,李密偏偏是一個不肯認命的人,他不會輕易向命運妥協。
所以,在投奔唐朝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李密便重新豎起了反旗,叛唐出走,企圖脫離李唐統治。可惜的是,這一次,歷史並沒有眷顧李密。這一走,李密真正踏上了一條不歸路,等待他的,將是死亡與覆敗。
那麼,李密為什麼不肯安於現狀,老實地做唐朝的臣子,為什麼要踏上一條以卵擊石的不歸路呢?在走上了叛唐之路的李密,他的人生結局又將如何?最終,李密又是以何種方式,結束了自己充滿傳奇的一生呢?
上一章節介紹道,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親率唐軍主力,在淺水原一戰中,大破西秦大軍。不久,李世民乘勝追擊,兵臨折墌城,薛仁杲在山窮水盡的絕境下,獻城投降,西秦滅亡。至此,唐王朝徹底消滅了在西北最強悍的一個勁敵——西秦薛氏政權,將隴西之地納入大唐版圖。
消滅西秦之後,李唐王朝決定趁熱打鐵,挾勝利之勢,一舉統一整個西北。第二年,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軍再度出兵,成功蕩平了河西李軌政權。隨著西秦、涼國兩大割據勢力的相繼覆滅,唐王朝真正實現了對西北地區的統一,隴西、河西兩地,從此成為了唐朝的統轄地區。
李唐統一西北後,唐高祖李淵便開始著手準備下一階段的作戰。那就是,全力對付山西劉武周,拔掉在山西的這顆釘子,鞏固太原的軍事環境,徹底消弭周邊割據勢力對關中的軍事威脅。
可是,這個軍事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唐王朝國內卻發生了一件突發狀況。昔日的瓦崗軍領袖、反隋盟主,李唐王朝如今的光祿卿、邢國公李密,突然率部叛逃,脫離唐朝,打算另起爐灶。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李淵審時度勢,不得不暫時放下對付劉武周的軍事計劃,集中精力,應對李密叛唐一事,清除這個肘腋之患。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李密投奔唐朝,這個時候,還不到一年的時間,為什麼會突然決定叛唐自立,而且,是在李淵的眼皮子底下叛逃?關於李密為何叛唐一事,事情的來龍去脈,還得從頭說起。
武德元年(618年)的七月至十一月間,此時的唐王朝,正在西線戰場之上,與薛氏政權進行著你死我活的激戰,為統一西北而浴血奮戰。同時,也在這段時期,中原的形勢卻發生了鉅變。身為反隋盟主、瓦崗軍領袖的李密,在洛陽城下遭遇了人生事業最大的“滑鐵盧”。這一敗,李密從此進入了人生的低谷,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這一年的九月份,由於李密急於攻下洛陽,因此犯了輕敵冒進,孤軍深入的兵家大忌,貿然與王世充主力決戰。結果,洛陽北邙山之戰,李密中了王世充的奸計,十萬瓦崗軍,幾乎全軍覆沒。
可以說,洛陽北邙山之戰,讓李密一敗塗地。多年積攢的家底,因為這一仗,輸得乾乾淨淨。可是,往往禍不單行。軍事上的慘敗,對於李密來說,還不是最致命的打擊。更要命的是,這個時候的李密,真正體會了一把眾叛親離的滋味。不少瓦崗軍的文武大員,及其舊部,紛紛投降王世充。
兵敗北邙山後,李密失敗已成定局,他顯然無能為力。因為王世充採取的是突然襲擊,李密毫無防備,故而被一擊即潰。當時,瓦崗軍主力基本損失殆盡,軍隊大都被衝散了。當時,李密身邊僅剩萬餘殘兵。萬般無奈之下,李密只得收攏殘兵,向洛口倉敗退,打算據守洛口倉,恢復元氣。
李密兵敗如山倒,王世充這下可算揚眉吐氣了一把。在與瓦崗軍對峙於洛陽的一年中,王世充總是勝少敗多,處於下風。如今,好不容易,風水輪流轉,輪到李密倒黴了。王世充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於是,王世充立即集結兵馬,乘勝追擊,佔領了李密在河南地區的大量地盤。
從這個時候開始,李密的眾叛親離,便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來。那些被王世充佔領的瓦崗軍地盤,不是與王世充暗通款曲,就是主動向王世充投降。比如,李密剛剛兵敗之時,王世充一路追擊,兵鋒首先直逼偃師。
那個時候,駐守偃師的瓦崗軍將領,是李密的長史鄭頲。面對王世充的大兵壓境,鄭頲本來想集結城內兵力,抵擋王世充的攻城。可是,瓦崗軍主力都被全殲,人心已經散了,所有人都不想繼續打下去了。因此,沒等鄭頲組織抵抗,他手下的部眾,就主動獻城投降。王世充兵不血刃地佔領了偃師,鄭頲也被迫降於王世充。
緊接著,王世充嚐到了甜頭,整合兵馬,繼續向洛口倉方向推進。應該說,王世充這一路的進展,勢如破竹。在這個過程中,王世充俘獲了不少瓦崗軍將領,以及他們的家眷。並且,王世充還讓這些人給他們的親人寫信,希望他們能夠投降自己。此舉,對於瓦解瓦崗軍軍心,也確實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北邙山一戰,瓦崗軍主力傷亡殆盡,李密只得一路潰退。按照李密原來的打算,退守洛口倉,以此為據點,逐漸恢復元氣。然而,命運偏偏又給李密開了個玩笑。洛口倉是李密最後的希望,現在,連這最後的希望,都保不住了。洛口倉不戰而降,偌大的中原地區,再無李密的立足之地。
洛口倉當時的守將,正是李密的長史——邴元真。然而,就是這個邴元真,在李密走投無路之時,落井下石,不僅與王世充相互勾結。甚至,還要在半路上伏擊李密。其實,邴元真的反水,李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由於李密的猜忌多疑,致使邴元真對他心懷不滿,最終投向了王世充的懷抱:
初,邴元真為縣吏,坐贓亡命,從翟讓於瓦岡;讓以其嘗為吏,使掌書記。及密開幕府,妙選時英,讓薦元真為長史;密不得已用之,行軍謀畫,未嘗參預。(《資治通鑑》)
邴元真原本只是隋朝的一個普通縣吏,因為貪贓枉法,被迫逃亡。後來,跟隨翟讓,一起在瓦崗寨起義。所以,邴元真是瓦崗軍的創業元老,資歷比李密還要老。翟讓對他也是非常信任,經常讓他掌管書記事務。
後來,李密坐上了瓦崗軍的頭把交椅,建號魏公,開元帥府。那時,李密需要廣納賢才,故而,翟讓便向李密推薦邴元真為長史。李密估計拗不過翟讓,只能勉為其難,任命邴元真為長史。
儘管如此,李密卻始終信不過邴元真,認為他是翟讓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所以,邴元真雖有長史之名,卻無長史之權。連瓦崗軍內部的重大軍事決策,李密都不讓他參與,對他一直存有戒備之心。
李密的高度不信任,自然令邴元真心生不滿。後來,李密與王世充決戰之前,命邴元真留守洛口倉。不過,瓦崗軍中的不少人都認為,邴元真貪婪粗鄙,非常不靠譜。比如,李密手下的一個謀士宇文溫,甚至建議李密,殺掉邴元真,另選賢能:“不殺元真,必為公患。”當然,李密並沒有聽從。
雖然李密沒有聽從宇文溫的建議,但是,邴元真知道後,他的不滿愈發強烈,心中便有了背叛李密的念頭。於是,趁著李密與王世充主力決戰之際,邴元真開始密謀反叛,與王世充暗通款曲。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邴元真的陰謀,很快被瓦崗軍的其他將領所察覺。因此,他們秘密向李密彙報此事。只不過,李密當時忙於和王世充決戰,無暇顧及,對此事只能是將信將疑。
不久,李密兵敗北邙山,向洛口倉潰退。這個時候,邴元真已經和王世充勾結在了一起,對於如喪家之犬的李密,肯定不能放過。事實上,李密對於邴元真的變節行徑,瞭如指掌。然而,李密卻過於自負,他覺得自己手上畢竟還有萬餘兵馬,完全具備一戰之力。因此,李密便在洛水岸邊列陣,打算趁王世充半渡洛水之際,突然襲擊,來個“半渡而擊之”。
可惜的是,李密的這一計劃,被邴元真看穿了。邴元真提早告知王世充,為他指了一條隱蔽的捷徑,使得王世充的兵馬,神不知鬼不覺地渡過了洛水。所以,直到敵軍完全渡過洛水,李密的斥候竟然毫無察覺。這樣一來,李密的計劃顯然落空了。沒有辦法,李密只好又率部逃至虎牢。之後,邴元真則舉城投降王世充。
洛口倉不戰而降,象徵著李密最後的一絲希望,也隨之破滅;李密在河南的最後一塊地盤,也不復存在了。邴元真投降不久,瓦崗軍的另一員猛將單雄信,也叛離瓦崗軍,投降了王世充:
初,雄信驍捷,善用馬槊,名冠諸軍,軍中號曰“飛將”。彥藻以雄信輕於去就,勸密除之;密愛其才,不忍也。及密失利,雄信遂以所部降世充。(《資治通鑑》)
單雄信驍勇善戰,為瓦崗軍立下過赫赫戰功,是瓦崗軍中數一數二的猛將。如今,連單雄信這樣的驍將、萬人敵,都向王世充投降。可見,此時的瓦崗軍,已經徹底地分崩離析,瓦解到連架子都不剩。
從客觀的角度來講,這個時候的李密,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此時,瓦崗軍的另一員大將王伯當,也棄守金墉城,退保至河陽。不久,李密帶著少量殘兵,來到河陽,與王伯當匯合。
見到王伯當後,李密百感交集。他不明白,曾經雄踞天下的瓦崗義軍,為什麼會落到這步田地?悲憤交加的李密,不禁有些情緒失控,當著眾將的面,拔出佩劍,一度想要自刎。而且,李密還說了一番十分淒涼的話:
兵敗矣,久苦諸君!我今自刎,請以謝眾。(《舊唐書·李密傳》)
千鈞一髮,王伯當一把抱住了李密,號啕大哭,阻止了李密的自殺未遂。然後,其餘的瓦崗部眾,一起慟哭不止,莫能仰視。其實,李密此舉,亦是為了試探一下王伯當,看看王伯當願不願意追隨自己。
接下來,李密便試探性地對王伯當說道:“將軍室家重大,豈復與孤俱行哉!”對於李密的有意試探,王伯當作何反應?王伯當倒是個忠義之人,聽到此話後,沒有猶豫,立即作出回應:
昔漢高誅項,蕭何率子弟以從,伯當恨不昆季盡從,以此為愧耳。豈以公今日失利,遂輕去就?縱身分原野,亦所甘心。(《舊唐書·李密傳》)
最終,在瓦崗軍眾將的一致勸說下,李密決定率領剩餘的部眾,投奔李唐。當時,天下大亂,各地群雄紛紛稱王稱帝,建立割據政權,有增無減。李唐王朝不過是眾多割據政權中的一個,這個時候,建國還不到一年。況且,此時的唐王朝,正與西秦薛氏政權,鏖戰於西線,勝負尚未可知。那麼,李密為什麼會選擇投李唐?
就李密目前狀況而言,投奔唐朝,是他的唯一選擇。為什麼呢?首先,北邙山一戰後,瓦崗軍主力損失殆盡,李密在河南的地盤,基本上都被王世充佔領了。所以,中原地區,已經沒有李密的立足之地。而且,李密是不可能投降王世充,自己和王世充打了這麼長時間。一旦投降王世充,自己將再無翻身之日。
其次,唐朝雖然建立不久,但勢頭正盛。新生的李唐王朝,在國家的方方面面,都表現出萬物維新的氣象,大有統一天下的希望。所以,李密認為,投奔唐朝,起碼暫時能夠有一塊落腳之地,趁此機會,休養生息。等有朝一日,力量積攢、恢復得差不多了,東山再起,也是很有盼頭的。
更何況,在李淵入主關中的過程中,李密曾經間接幫過李家父子的忙。如果不是李密率領瓦崗軍,在洛陽拖住隋軍主力,李家父子也不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攻克長安,成就李唐帝業。單憑這一點,李密自認為,有功於李唐,現在投奔唐朝,想必唐高祖李淵不會冷眼相待,會對自己委以重任。
於是,武德元年(618年)九月,李密帶領僅剩的兩萬殘兵,西入關中,投奔李唐。當時,跟隨李密一起投奔李唐的瓦崗舊部,總共也就兩萬人左右。不過,有一些瓦崗軍的將領、部眾,李密並沒有帶他們一起投唐,而是滯留於河南地區。所以,當李密走後,這些人大部分都投降王世充。
李密兵敗投唐,標誌著隋末最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瓦崗軍,自此退出了隋末唐初的歷史舞臺。那麼,對於李密的前來歸附,唐朝方面,又會如何對待曾經一呼百應,現在淪為喪家之犬的李密呢?
最初,在李密入關投唐之時,唐高祖李淵還是相當重視的。要知道,今非昔比,現在的李淵和李密,身份天差地別。李密已不再是那個叱吒風雲的瓦崗軍領袖、反隋盟主,而李淵卻已是定鼎王業的大唐皇帝。既然如此,唐高祖李淵為什麼依然如此重視此事?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李密畢竟曾是威震天下的瓦崗軍領袖、天下群雄公推的反隋盟主,影響力尚在。李密兵敗洛陽後,河南的瓦崗軍餘部,一部分投降了王世充,一部分則處於觀望狀態。因此,李淵認為,善待李密及其兩萬部眾,對於招降瓦崗舊部,使其歸附李唐,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第二,李密的政治身份特殊。李淵和李密二人,都是出身於關隴貴族集團。譬如,李淵的祖父李虎、李密的曾祖父李弼,俱為西魏、北周的“八柱國”之一。因此,李密擁有著關隴貴族集團成員的政治身份。安撫好李密,對於新生的唐王朝而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有利於穩定關隴貴族集團內部。
大唐朝廷為了顯示對李密歸附的重視,在李密進關之後,那時,李密尚未到達長安。唐高祖李淵便派出了一撥又一撥的使者,前去慰問、犒勞李密的部隊。唐高祖如此重視,讓李密非常受用。李密非常得意,甚至自比為東漢竇融那樣的人物,失態地對部下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我擁眾百萬,一朝解甲歸唐,山東連城數百,知我在此,遣使招之,亦當盡至;比於竇融,功亦不細,豈不以一臺司見處乎!(《資治通鑑》)
不難看出,李密這個時候,還是頗有自信,抱著很大的希望。他覺得,自己有大功於李唐,況且,山東一帶的瓦崗軍舊部,還沒有歸順唐朝。唐王朝如果想要收編這些山東舊部,就必須要善待李密。所以,李密估計,自己投唐之後,怎麼著也能做到三公的高官。那麼,事實真的如此?
現實往往要比理想殘酷得多。顯然,李密有些自信過頭了,他把一切想的太好了。進入長安後,唐高祖李淵的任命,卻讓李密大跌眼鏡,失望不已。而且,李淵對待李密的態度,與他的封賞、任命,前後充滿矛盾,有些使得李密捉摸不透。
首先,李密進入長安後,唐朝方面,對他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先前,李密還沒有到達長安之前,唐高祖派出了一撥又一撥的使者,前去慰問、犒勞,那是何等的規格與重視。可是,等到李密一入長安,唐王朝的態度,立刻發生了驚人的逆轉。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
己卯,至長安,有司供待稍薄,所部兵累日不得食,眾心頗怨。
根據以上記載,李密進入長安後,唐朝負責接待的有司部門,對於李密的待遇、規格,明顯有所降低。這還不算,要知道,李密不是隻身一人投唐,而是帶了兩萬瓦崗舊部。沒有想到,這兩萬人馬一入關中,竟然連續數日都沒有吃上飯,更不用說封賞了。這樣一來,李密和他的兩萬部眾,逐漸產生了不滿情緒。
不用猜就知道,如果沒有唐高祖李淵在背後的默許與授意,相關的接待部門,怎麼會如此苛待李密。也許有人會有所不解,李淵的態度,前後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反差?之前,李淵那樣熱情殷切;可是,李密一進長安,他的態度卻發生瞭如此奇怪的轉變,對待李密,變得冷淡、忽視。
這是唐高祖李淵故意為之,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要磨一磨李密的傲氣。李淵非常清楚,李密此人很有本事,正因如此,他也十分心高氣傲,一般人都瞧不上。況且,李密自認為有大功於李唐,覺得唐朝理所當然要處處順著他。問題是,唐高祖會這樣想嗎?李淵才不會吃這一套呢!
在唐高祖李淵看來,李密剛剛投唐,如果不把規矩立下,如果過於放低姿態,很容易讓李密輕視大唐。因此,在李密進入長安之後,李淵故意指使有關部門,降低接待規格,以此挫一挫李密的傲氣,讓他不敢小瞧自己,以及唐王朝。
但是,李淵的冷淡,明顯讓李密大為不滿,他覺得,李淵太不把自己當回事兒了。正當李密鬱悶生氣的時候,唐王朝的任命下來了。然而,這道任命,卻再次給李密兜頭潑了一盆冷水。那麼,這是一道怎樣的任命,會再度讓李密陷入失望?那麼,李淵作為大唐皇帝,又是如何安排李密在唐朝的位置?
武德元年(618年)十月,也就是李密投唐一個月後,唐高祖李淵任命李密為光祿卿、上柱國,賜爵邢國公。在唐高祖委任李密的三個官銜裡,其中,邢國公是爵位,上柱國則是榮譽頭銜。
所以,邢國公和上柱國兩個職銜,基本上是沒有實權的。唯獨有實權的,只有光祿卿一職。然而,正是光祿卿這個有一點實權的官職,竟然讓李密感到遭受了奇恥大辱,認為李淵是故意羞辱他。
光祿卿一職,屬於從三品,是光祿寺的最高長官。雖然光祿卿的官階很高,但是它所負責的具體工作,卻令人大跌眼鏡。光祿卿主要負責國家祭祀、朝會、國宴等重要活動,所需要的食物製作,以及皇室成員日常飲食的烹調。說白了,光祿卿就是負責皇帝、皇族飲食的司務長兼一級廚師長。
大家試想,李密原來是那樣一位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擁有三十萬瓦崗軍,是天下群雄公認的反隋盟主。如今,他虎落平陽,投奔李唐,卻只能做一個負責皇家膳食的光祿卿,真是莫大的諷刺。而李密之前幻想的三公高官,無疑也打了水漂。可想而知,李密心裡的憤怒,不言而喻。
不過,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唐高祖對李密本人的態度,卻非常奇怪,不僅沒有橫眉冷對,反而格外熱情、親切。等於是說,唐高祖李淵在政治上刻意打擊李密,然而,在日常生活上,卻非常關照他。根據史書記載:
密既不滿望,朝臣又多輕之,執政者或來求賄,意甚不平;獨上親禮之,常呼為弟,以舅子獨孤氏妻之。(《資治通鑑》)
李密投唐之後,事實上,在各個方面,都受到了嚴重的歧視。唐朝的大小官員們,認為李密就是個“外來戶”,兵敗喪師,走投無路,才歸附大唐。因此,這些李唐官員,打心底瞧不起李密。自從李密投唐以來,唐朝的許多官員、朝臣,對李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甚至有人公開向李密索取賄賂。
本來,李密就對唐高祖的任命,憋了一肚子的氣。自己堂堂的瓦崗軍領袖,曾經呼嘯一方的梟雄,到了長安,結果就只給了兩個虛銜,一個微不足道的光祿卿。如今,又被那些李唐官員這樣羞辱,李密心中的不滿,更是無法描述。
可是,唐高祖李淵對待李密的態度,與眾人截然不同。他沒有故意羞辱李密,相反對李密禮遇有加,十分客氣。乃至,唐高祖李淵曾經親口稱呼李密為賢弟,兩人以兄弟相稱,還將舅舅家的女兒獨孤氏,嫁與李密為妻。
眾所周知,李淵的母親元貞皇后獨孤氏,也是北周名將獨孤信的女兒,與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是親姐妹。所以,唐高祖李淵的身體裡,一部分流著獨孤家的血脈。因此,李密迎娶獨孤氏為妻,等於和大唐皇帝的母系一族,有了姻親關係。應該說,這是莫大的榮耀,聯姻帝室,李密恐怕是獨一份。
這樣,問題來了,為什麼李淵對待李密的態度與做法,會出現兩極分化的表現?一方面,唐高祖在政治上極力壓制李密,不讓他掌握實權;另一方面,李淵卻在日常生活上,格外關照李密,給足了李密面子。李淵這種兩極分化的做法,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其實,這種兩極分化的做法,恰恰能夠體現,唐高祖李淵高深莫測的帝王心術。李淵之所以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做法,總結起來,四個字:恩威並施。所謂“恩威並施”,便是既要讓李密心懷敬畏,又要使其感恩戴德。
從太原起兵到建立大唐,可以看出,李淵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以他的睿智,當然清楚,李密絕不是誠心投奔大唐,而是一時山窮水盡的無奈之舉。從前的李密,是一個掌握三十萬瓦崗軍的英雄盟主,他會從此甘心做唐朝的臣子嗎?肯定不會。一旦時機成熟,李密還是會重新豎起大旗,東山再起。
正因如此,為了避免李密死灰復燃,叛唐自立,李淵才要刻意壓制李密。所以,自從李密歸唐,唐高祖李淵故意冷眼相待,並且,不讓他掌握實權。李淵的意圖,就是要將李密的野心,扼殺在搖籃裡,不給他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這樣一來,即使李密再有本事,也只能無可奈何。
可是,唐高祖的這種做法,一定會引起李密的不滿。因此,除了在政治上打壓李密,李淵還有另一手準備。這種準備,那就是在平時給足李密面子,格外關照。比如,唐高祖李淵授予李密的光祿卿一職,雖然不是要職,但畢竟是從三品的高官,官階很高。李淵用這個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對李密還是不錯的。
給足李密面子,可不是光擺擺姿態、作作秀這麼簡單,李淵有更深一層的戰略考量。李密雖然投奔了唐朝,但是,絕大部分的瓦崗軍舊部,依然遺留在山東一帶。當初,李密兵敗洛陽,不少瓦崗軍將領、部眾,相繼投降王世充。不過,也有一些瓦崗舊部,並沒有投降王世充,而是處於觀望狀態。
同時,此刻唐王朝與西秦之間的戰爭,已經進入了最後決勝階段。李世民完全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西秦滅亡指日可待。統一西北後,唐王朝下一步的進攻目標,自然是山西劉武周。所以,這個時候,李淵開始籌劃唐朝統一天下新的戰略計劃。在解決劉武周後,李唐王朝勢必要大舉東進,與王世充、竇建德爭霸中原。
北邙山一戰後,李唐王朝在中原地區,主要面臨兩大強敵:河南王世充、河北竇建德。李淵明白,唐朝早晚要和王世充、竇建德刀兵相見。因而,唐王朝必須要早做打算,未雨綢繆。
如何未雨綢繆?李唐若要東進中原,必須要穩定崤山以東的局勢。當時,山東一帶,盤踞著不少瓦崗舊部。如果唐王朝能夠和平收編這些瓦崗舊部,不僅可以穩定山東局勢,也能為日後東進鋪平道路。
在這個時候,唐高祖李淵認為,可以讓李密發揮一下作用。李密在瓦崗軍中極有威望,可以利用這位曾經的瓦崗軍領袖,進行政治宣傳。透過這種政治宣傳,對於唐王朝收編瓦崗舊部,順利穩定崤山以東,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不難看出,李淵的這種恩威並施,胡蘿蔔加大棒的策略,的確高明。這種做法,不僅扼制了李密東山再起的希望,同時,又為收編瓦崗舊部,提供了一定的政治優勢。應該說,對於李淵的恩威並施,李密顯然是無計可施,啞巴吃黃連。可是,李密現在寄人籬下,他能怎麼辦呢?
接下來,李淵要開始辦一件大事。這就是前文提到的,收編瓦崗軍舊部,穩定崤山以東的局勢。實際上,在李密投唐不久,唐高祖便在時刻關注此事,並且,緊鑼密鼓地辦理這件要事。
李密是於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兵敗北邙山,投奔唐朝。一個多月後,十月初九,唐高祖李淵開始著手解決山東問題。於是,唐高祖任命淮安王李神通為山東道安撫大使,山東諸軍皆受其節度;同時,以黃門侍郎崔民幹為副。二人共同前往崤山以東,收編那裡的瓦崗舊部。
此次穩定山東,收編瓦崗舊部,唐高祖李淵專門派了一位李唐的宗室親王——淮安王李神通,作為主官,全權負責收服山東的一切事宜。由此可見,李淵對於接管山東一事,高度重視。
果真,李淵的這種政治姿態,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崤山以東的瓦崗軍舊部,認為李唐王朝還是很有誠意的。並且,他們透過打聽也得知,李密投唐以來,大唐皇帝對其禮遇有加,授予從三品的高官。故而,這些瓦崗舊部都覺得,還是歸附李唐有前途;連李密都能在唐朝成為“高官”,想必自己的待遇也不會差。
因此,不少瓦崗舊部,紛紛歸順李唐。譬如,李密原來麾下的總管李育德,舉武陟之地,歸附唐朝,被唐朝拜為陟州刺史。很快,隨著李育德獻地歸唐,立刻形成了連鎖反應,許多瓦崗將領相繼投唐。劉德威、賈閏甫、高季輔等將領,要麼獻上城邑,要麼率領部眾,先後投奔唐王朝。
山東一帶,大量瓦崗軍舊部,相繼歸唐,這對於唐朝穩定崤山以東,開啟了一個很好的局面。不過很快,一位重量級別的人物,也來歸附唐朝。他的歸順,基本奠定了山東歸唐的大致格局。這位重量級別的人物,不是別人,正是瓦崗軍中的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將——徐世勣。
徐世勣此人,前文提到過,他是瓦崗軍的核心成員,也是瓦崗軍元老級別的重要將領。其實,徐世勣並不是李密的嫡系將領,最初是追隨翟讓一起舉兵,長期在翟讓麾下效力,屬於翟讓陣營的重要成員。
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李密建號魏公,設定官署。當時,李密為了鞏固自己在瓦崗軍中的獨尊地位,大封文武,徐世勣便在其中之列。李密自稱魏公後,徐世勣被任命為右武候大將軍,統領本部兵馬。
但是,李密始終非常忌憚徐世勣。他認為,徐世勣是一員名將,又是翟讓陣營的核心成員,且手握兵權,隨時有可能對自己產生威脅。因此,後來李密設計殺死翟讓的時候,徐世勣險些丟了性命。幸虧的是,王伯當等眾將及時阻止,徐世勣才撿回了一條命。但是,自此以後,徐世勣便與李密產生了嫌隙。
再到後來,徐世勣更是一味抗上,與李密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徐世勣因此受到打壓,被打發到黎陽駐守。李密兵敗之時,曾經想過前往黎陽,投奔徐世勣。可是,卻遭到了手下謀士的反對。本來,徐世勣就與李密就面和心不和,翟讓之死,他更是九死一生。在謀士的勸說,李密便打消了投奔徐世勣的想法。
千萬不要小看了徐世勣,此人堪稱隋末唐初的一位傳奇將才。徐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人,隋末時舉家遷居於河南滑州。根據相關史籍的記載,年輕時候的徐世勣,表現得與眾不同,一看就是個英雄豪傑:
家多僮僕,積粟數千鍾,與其父蓋皆好惠施,拯濟貧乏,不問親疏。(《舊唐書·李勣傳》)
這段記載是說,徐世勣他們家是當地有名的富戶,家中蓄養了不少僮僕,囤積了大量糧食。但是,徐世勣卻不是那種鼠目寸光的守財奴。他對天下大勢看得很透,當時,天下大亂,各地烽煙四起。在這樣的一個亂世,留著這麼多的糧食、錢財,並沒有太大的用處。倒不如用這些東西,成就一番大業。
於是,徐世勣與父親徐蓋,經常慷慨解囊,非常樂善好施,救濟貧困百姓。因此,徐世勣在鄉里鄉親中口碑甚好,積攢了很高的人望。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口碑、人望,很快,在遍地狼煙的隋末亂世中,徐世勣便拉起了一支屬於自己的人馬。然而,有一個地方,卻是徐世勣真正施展抱負的搖籃,——瓦崗寨。
大業十二年(616年),翟讓在瓦崗寨舉兵反隋。那一年,徐世勣十七歲。看到翟讓揭竿而起,徐世勣覺得,自己大顯身手的機會到了。隨後,徐世勣帶著自己的那支武裝,參加了翟讓的瓦崗軍。從此,徐世勣就成為了瓦崗軍的一員干將,一代名將崛起於隋末唐初的亂世,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翟讓剛開始舉兵的時候,立足未穩;再加上,翟讓本身就是一介武夫,毫無遠見。所以,起兵之初的瓦崗軍,不知何去何從,陷入了一個彷徨、徘徊的尷尬境地。就在瓦崗軍前途未卜的關鍵時刻,徐世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什麼重要作用呢?徐世勣向翟讓主動獻上一計:
今此土地是公及勣鄉壤,人多相識,不宜自相侵掠。且宋、鄭兩郡,地管御河,商旅往還,船乘不絕,就彼邀截,足以自相資助。(《舊唐書·李勣傳》)
這條計策,為瓦崗軍的發展贏得了“第一桶金”。徐世勣建議翟讓,可以在運河兩側紮根,打劫來往米船,以此擴充力量,逐漸坐大。翟讓本來腦子就不靈光,一向人云亦云,對徐世勣的建議言聽計從。於是,翟讓帶著部眾,埋伏在運河兩岸,專門負責打劫來往商船。果然,翟讓趁機發了一筆“橫財”,獲得了大量的糧食,瓦崗軍的實力逐漸開始壯大。
隨著瓦崗軍的崛起,大有燎原之勢,在中原地區漸成氣候。隋王朝感到如鯁在喉,必須要拔掉這顆釘子。為了消滅瓦崗軍,隋朝派出了一員悍將,前去率兵征剿。這位悍將是誰呢?齊郡通守張須陀。
張須陀率領兩萬隋軍,圍剿瓦崗軍。不得已,翟讓只能組織瓦崗軍,抵擋張須陀的進攻。當時,李密已經成為了瓦崗軍的二號人物。所以,李密全權負責抵擋張須陀,親自指揮了著名的“大海寺之戰”,一舉全殲張須陀所部,斬殺隋軍悍將張須陀。此戰,瓦崗軍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在瓦崗軍進行“大海寺之戰”,全殲張須陀的整個過程中,徐世勣是立下了首功的。根據《舊唐書·李勣傳》的記載,“勣與頻戰,竟斬須陀於陣”。按照《舊唐書》的說法,大海寺之戰,徐世勣率部一舉擊破隋軍主力,並且親自將張須陀斬於陣中。因此,這一仗的首功,徐世勣當之無愧。
透過以上敘述,可以看出,徐世勣是隋末唐初一位傑出的傳奇名將。此人文韜武略,極具遠略,又頗有軍事才能,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那麼,在李密投唐之後,大部分瓦崗舊部歸附李唐之時,徐世勣又在做些什麼呢?身為瓦崗軍碩果僅存的名將,徐世勣又是在怎樣的情形下,率部歸順唐朝?
可以這樣說,此時的徐世勣,仍舊處於觀望狀態,對於唐朝對自己的態度,拿捏得不準。前文說過,徐世勣因為和李密發生矛盾,被派往黎陽鎮守。所以,北邙山決戰,徐世勣並沒有參加。
李密兵敗北邙山,瓦崗軍主力損失殆盡,一路退至虎牢,直到投奔李唐。李密在洛陽慘敗後,瓦崗軍在河南的大部分地盤,基本上都被王世充佔領。唯獨徐世勣的轄區,完好無損。而且,李密退走後,徐世勣順勢接管了李密在河南僅剩不多的領地,總算保住了瓦崗軍在中原最後的種子:
其舊境東至於海,南至於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勣並據之,未有所屬……(《舊唐書·李勣傳》)
客觀來講,徐世勣是瓦崗軍在河南最後的代表,也是唐王朝極力爭取的物件。如果徐世勣歸順唐朝,則崤山以東的局勢,基本能夠底定。大唐東進中原,便多了一籌勝算。可是,如何才能讓徐世勣歸唐呢?
唐朝開始積極做徐世勣的思想工作,關於徐世勣投唐一事,有一個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此人的推動,最終促使徐世勣下定決心,歸附唐朝,這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魏徵。
魏徵在唐朝歷史,乃至中國歷史上,都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輔佐唐太宗,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偉業,與唐太宗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段君臣佳話,堪稱一代諍臣、治世良相。那麼,魏徵是如何勸服徐世勣,促使其歸順唐朝的呢?
首先,有必要介紹一下魏徵其人。
魏徵,字玄成,河北鉅鹿人,其父魏長賢,曾讓北齊屯留令。魏徵從小是個孤兒,家境貧寒,甚至一段時間,還出家當過道士。魏徵可不是一個泛泛之輩,此人是一個極具王佐之才的奇人,胸懷大志,暗藏經國韜略。而且,魏徵尤其喜好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學說,根據史書記載:
徴少孤貧,落拓有大志,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好讀書,多所通涉,見天下漸亂,尤屬意縱橫之說。(《舊唐書·魏徵傳》)
隋末天下大亂,胸懷大志的魏徵,不甘心碌碌無為,便投在瓦崗軍李密的旗下。魏徵初次見到李密,如同李密當初見到楊玄感一樣,為李密獻上了爭霸天下的十條計策。對於魏徵獻上的十條計策,李密覺得非常新奇。可惜的是,李密並沒有真正採納、實施魏徵的十條計策。
雖然李密沒有采納魏徵的十策,但是,李密卻對魏徵的才華,非常欣賞。投奔李密之後,魏徵就在李密身邊擔任元帥府文學參軍,專門掌管文書檔案。在瓦崗軍中,魏徵深謀遠慮,是瓦崗第一謀士。
比如,李密與王世充的洛陽對決,起初,瓦崗軍頻頻告捷。可是,魏徵卻看出了李密的弱點,認為這種勝利不可持久。後來,北邙山決戰之前,瓦崗軍中對於作戰方略,出現了嚴重的分歧,主要有三派意見:
第一派意見,以裴仁基為代表的隋朝降將,建議李密趁王世充主力傾巢而出,洛陽空虛之際;挑選一支精兵,奇襲洛陽,端了王世充的老巢。
第二派意見,以單雄信等主戰派將領為代表,他們認為,王世充陳兵北邙山,主力盡出洛陽。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主動出擊,以絕對優勢兵力,擊潰王世充。然後,挾大獲全勝之勢,一舉攻克洛陽。
第三派意見,則是魏徵所提出的,在他看來,王世充目前已是強弩之末,撐不了多久。所以,當下最明智的決策是,堅壁清野,避戰不出,消耗掉王世充最後的元氣。等到王世充士卒疲憊之際,大舉反擊,可以一戰功成。
必須承認,魏徵堅壁清野的策略,不失為一條穩妥之計。為此,魏徵專門將自己的計劃,向李密的長史鄭頲和盤托出。沒想到,鄭頲對魏徵的計策,不以為然,認為這是老生常談。魏徵聽後,非常生氣,說道:“此乃奇謀深策,何謂常談?”說完,魏徵拂袖而去。果然,北邙山一戰,李密兵敗,魏徵的預言,成為了事實。
後來,魏徵跟隨李密,一起西入關中,投奔李唐。可是,由於魏徵先前在瓦崗軍內部中,地位不夠突出。所以,唐高祖李淵起初並沒有怎麼重用他。這讓魏徵感到非常鬱悶,因此,魏徵急於得到唐朝的認可。
正好,當時就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唐高祖李淵為了打通東進中原的道路,大量招撫山東一帶的瓦崗舊部。在唐朝的積極招撫下,不少瓦崗軍舊部,相繼歸順唐朝。可是,瓦崗軍舊部中,實力最大的一部,當屬潼關以東的徐世勣部。不過,這個時候,徐世勣尚處於觀望狀態,還沒有歸順唐朝。
魏徵敏銳地覺察出,李唐東進,徐世勣是必須要爭取的物件。因此,魏徵主動向唐高祖請纓,說自己可以招撫徐世勣。於是,李淵大喜過望,立即委任魏徵為秘書丞,啟程前往黎陽,招撫徐世勣部。
到了黎陽後,魏徵馬上給徐世勣修書一封。在這封信中,魏徵先是分析了眼下的天下大勢,同時,魏徵也具體分析了徐世勣目前的處境。他希望徐世勣可以認清形勢,作出正確而又明智的決定:
公之英聲,足以振於今古。然誰無善始,終之慮難。去就之機,安危大節。若策名得地,則九族蔭其餘輝;委質非人,則一身不能自保。殷鑑不遠,公所聞見。孟賁猶豫,童子先之,知幾其神,不俟終日。今公處必爭之地,乘宜速之機,更事遲疑,坐觀成敗,恐兇狡之輩,先人生心,則公之事去矣。(《舊唐書·魏徵傳》)
接到魏徵的來信後,徐世勣覺得很有道理,確實,就目前形勢而言,投唐是他的唯一出路。但是,徐世勣為人比較謙遜,做事非常注重分寸、尺度。因此,徐世勣特地對自己的長史郭孝恪,講了這樣一席話:
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獻之,即是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吾所恥也。今宜具錄州縣名數及軍、人、戶口,總啟魏公,聽公自獻,此則魏公之功也。(《舊唐書·李勣傳》)
經過一系列思考後,徐世勣決定歸唐。但是,他歸順唐朝的方式,卻非常別出心裁。徐世勣委託長史郭孝恪,出使長安,帶上自己轄區州縣、軍隊、戶口的花名冊,交給李密,再由李密上交給唐高祖。此時,淮安王李神通奉命在山東招撫瓦崗舊部,徐世勣為了表示誠意,派人向淮安王李神通運送了一批糧食。
那麼,徐世勣為什麼要多此一舉,為什麼不直接將這些東西獻給李淵,反而要讓李密轉交?這正是徐世勣的磊落性格,他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是一個追求虛名富貴,佔盡便宜的市儈之徒。與其自己獻給李淵,倒不如讓李密轉交。反正這些本來就是李密的東西,自己不過是暫時保管,現在正好物歸原主。
本來,徐世勣已經正式歸順李唐,一切應該很順利才是。可是,唐高祖李淵卻怎麼也收不到徐世勣的降表,心中疑惑不已。就在李淵雲裡霧裡的時候,李密將徐世勣帶來的名冊,上呈給唐高祖,並且,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全部告訴給了李淵。李淵聽完以後,十分感慨,這樣評價徐世勣:“徐世勣感德推功,實純臣也。”
徐世勣歸唐,自此,潼關以東的大部分瓦崗舊境,全部劃歸李唐統治範圍。所以,徐世勣功不可沒。所以,唐朝自然要對徐世勣大加封賞。當初,徐世勣派遣長史郭孝恪,出使長安,向唐朝獻地。徐世勣歸唐後,唐高祖李淵任命郭孝恪為宋州刺史,與徐世勣一起經營虎牢以東之地。所得州縣,馬上任命官員,前去管理。
對於徐世勣,唐高祖當然不會忘記。在徐世勣獻地歸唐後,唐高祖李淵下詔,授予徐世勣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等職銜、爵位。不久,徐世勣又被加拜為右武候大將軍,改封曹國公。
不僅如此,李淵還給了徐世勣一項殊榮,賜國姓“李”,良田五十頃,甲第一區。從此,徐世勣便更名為“李世勣”,後來,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他又改名為“李勣”。縱觀整個唐朝歷史,徐世勣是第一位被賜國姓的開國大將。這項殊榮,是誰也比不了的。
唐朝之所以要穩定山東局勢,招撫瓦崗舊部,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打通東進道路,與王世充、竇建德爭霸中原。而徐世勣本人在中原地區,頗有威望,且軍功赫赫。所以,徐世勣歸唐後,唐高祖允許徐世勣統領河南、山東各部兵馬,來阻擋王世充的進攻。等於是說,徐世勣便成為了唐王朝在山東一帶的軍事首腦。
從此,徐世勣正式成為了唐王朝的開國元勳,在唐初統一戰爭,包括後來唐朝與突厥、薛延陀、高句麗等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功勳卓著,為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再到後來,徐世勣更是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歷經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位極人臣,出將入相。
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十二月,李勣(徐世勣)病逝,終年七十六歲。唐高宗李治聞訊後,悲痛不已,輟朝七日,追贈李勣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而且,李勣去世後,陪葬昭陵,之後又配享高宗廟庭。
因為徐世勣獻地歸唐,確切地講,這個時候,潼關以東的大片瓦崗舊境,插滿大唐旌旗,成為李唐王朝的統治區域。亦或者說,唐朝已經基本穩定了山東的軍事形勢,為東進中原鋪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礎。
現在看來,先前對李密進行恩威並施的駕馭之術,利用李密,進行政治宣傳,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淵也是個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嬉笑怒罵。面對這樣的成果,唐高祖李淵不禁志得意滿。在這種想法的推動下,唐高祖很想向李密炫耀一番。另一方面,也想借機敲打一下李密。
作為大唐皇帝,李淵怎麼向身為臣下的李密,進行炫耀呢?唐朝招撫山東瓦崗舊部,剛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時,唐高祖便讓李密出京,前往豳州,去接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秦王李世民。
在唐王朝緊鑼密鼓地穩定山東,招撫瓦崗舊部的同時,李唐的西線戰場,傳來了久違的好訊息。經過將近半年的浴血奮戰,以及唐軍將士的拋頭顱,灑熱血,秦王李世民的英明指揮,李唐王朝終於取得了一場振奮人心的勝利。
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領唐軍精銳,在淺水原擊潰西秦主力,然後乘勝追擊,兵臨折墌城下。最終,在李世民絕對的軍事壓力下,薛仁杲獻城投降。至此,西秦滅亡,隴西之地被納入唐王朝的版圖。建國不到一年的李唐王朝,取得了統一西北的決定性勝利。
消滅西秦的軍事勝利,對於唐高祖李淵來說,簡直就是喜上加喜。在政治、軍事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李淵打算藉著唐朝西線大勝的契機,向李密好好地炫耀一番,讓他見識一下大唐的實力。
正好,李世民統領大軍,消滅西秦,穩定隴西局勢後,率領唐朝西征大軍,班師回朝。此時此刻,李世民正在班師凱旋的路上。於是,唐高祖便委派李密,前往豳州(今陝西省咸陽市彬縣),迎接秦王李世民。
為什麼要讓李密前往迎接李世民,以及西征大軍?唐高祖李淵的目的,主要有兩點非常重要的意圖。
第一,敲山震虎。從頭至尾,唐高祖對李密的戒心,始終沒有放下。儘管他對李密進行恩威並施的策略,但是,李密一直不甘寂寞,蠢蠢欲動。現在的安分、蟄伏,不過是在等待重新叛唐的時機,這才是李淵最擔心的。
面對李密的野心不死,為了防患於未然,李淵決定利用此次西線大捷,唐軍班師凱旋,導演一出好戲。透過這次大軍班師回朝,向李密好好展示一下大唐的軍威。也是警告李密,如果你還能認清形勢,最好安分守己;不然,憑藉大唐如今的實力,滅掉你,還不是舉手之勞。
第二,順便讓李密見一見年輕的秦王李世民。要知道,此次西線大捷,李世民一戰成名,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絕地反擊,一舉蕩平西秦,取得了空前勝利。從此,李世民的名字,成為了各路反王群雄的一個噩夢。
可是,當時的李世民,不過也只是一個二十歲的年輕統帥,真可謂是英雄出少年。李淵委派李密,前去迎接李世民,也是要讓李密明白一個道理:後生可畏。李密一向自視甚高,成天眼高於頂,這次不妨讓他開開眼界,去見識一下自己這個李家二郎的風采,讓他也明白“強中更有強中手”的道理。
本來,李密剛開始並沒有將李世民放在眼裡。他認為,李世民即使再能打仗,再怎麼用兵如神。此時,也只不過是一個二十歲的黃口小兒。可是,李密自己是什麼?他是曾經叱吒風雲的瓦崗軍領袖、反隋盟主,手握三十萬瓦崗雄兵。甚至,一度與帝王大業離得那麼近。年輕的李世民,和他比起來,還是稍微嫩了點兒。
所以,最初的時候,李密對李世民,難免會有凌傲之氣。然而,等到了豳州,親眼見到李世民後,李密立刻改變了原先的看法,頓時感到了一陣潛在的危機感。那麼,李密究竟看到了什麼?據史書記載:
上使李密迎秦王世民於豳州,密自恃智略功名,見上猶有傲色;及見世民,不覺驚服……(《資治通鑑》)
與其說,李密感到危機感;倒不如說,李密被李世民所征服。怎麼回事呢?李密剛到豳州,李世民率領西征大軍,隨即趕到。結果,李密一見李世民,心裡不禁歎為觀止。作為一代梟雄的李密,目睹李世民龍鳳之姿的風采,再加上李世民本身的氣質與魅力。他沒有想到,大唐西線大捷的統帥,竟是這樣一個英姿勃勃,卓爾不群的少年英雄。
李密越看李世民越喜歡,頗有一種“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覺,他覺得,李淵有這樣的兒子,唐朝有這樣一位戰神,何愁不能統一天下!李密非常感慨,為什麼眼前這個年輕人,不是自己的兒子呢?想到這裡,李密不由有些情緒激動,然後,忘情地對唐將殷開山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評價李世民:
真英主也。不如此,何以定禍亂乎?(《舊唐書·太宗本紀》)
雖然這段評價只有寥寥數語,但卻是非常高的評價。在李密看來,李世民將來必是一代英主。平定四海,終結亂世的重任,將會由這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去完成。本來,李密之前還有些看不上這個二十歲的娃娃。沒想到,見到本尊之後,反而被李世民的氣質、魅力所深深征服。
這樣一來,唐高祖李淵的意圖,也就達到了。此次豳州迎接秦王,不僅讓李密見識了大唐的軍威,以及強大的軍事實力;同時,也讓李密目睹了秦王李世民的勃勃英姿、蓋世豪情。可以看出,李淵這是一箭雙鵰,略施手段,使得李密對於能否東山再起,產生了懷疑,暫時壓住了李密躁動的內心。
從武德元年(618年)九月,李密兵敗北邙山,被迫投奔李唐;到十一月份,唐高祖李淵利用李密在瓦崗軍中的影響力,逐漸穩定山東局勢,招撫瓦崗舊部。那麼,如何總結這段時期,李密投奔唐朝後的處境?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虎落平陽,寄人籬下。自從進入長安,李密等於就進入了李淵為他設計好的“金絲籠”裡。
一方面,唐高祖給了李密很高的待遇,可是卻時時刻刻提防著他,不讓李密掌握實權,不給他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另一方面,李淵則利用李密的影響力,積極進行政治宣傳,使得大量的瓦崗舊部,歸順唐朝,為唐王朝東進中原奠定了軍事基礎。等於是說,李密在為唐朝下一步的軍事行動,進行了一次投石問路的試水。
或者,通俗易懂地來說,李淵之所以目前還留著李密,是因為他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他就是一枚棋子。有朝一日,李密失去了他的利用價值,唐高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丟棄他。李淵不是沒有起過殺心,不過是礙於形勢,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一旦時機成熟,李淵會毫不猶豫地除掉李密。
同樣,於李密而言,也是如此。他曾經是一呼百應的瓦崗軍領袖,如今卻虎落平陽,寄人籬下,落得如此田地。這樣巨大的反差,李密的心裡真的平衡嗎?他真的會甘心嗎?當然不會。
以李密的秉性,他一向自詡英雄,以定鼎帝業為終極目標,絕不甘心做他人的陪襯。況且,寄人籬下的日子,也讓李密鬱悶不已,他早就受夠,不想繼續留在唐朝了。應該說,這個時候,李密叛唐之心的萌芽,早已悄然產生。現在,李密一直在尋找一個由頭,離開長安,重新拉起大旗。
那麼,李密會怎樣離開長安呢?為什麼李密一世英雄,這次卻沒能東山再起?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一代梟雄,最終又是如何一步步踏上了不歸路,落了個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的悲慘下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