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章 朱元璋的妥協,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鍵盤戰鬥家,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是誰?”

“他是解縉。”

有人認出瞭解縉。

這位鼎鼎大名的江西解元,罷官歸鄉的名士。

雖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仍然傳說。

“傳統之道已經走到盡頭,新大道在北平呀。”解縉感嘆,毫不在意別人的怒視。

“住口。”

“亂道。”

有人大聲斥責。

“多少人種地都不嫌多,你這個迂腐,如何見利而忘義,不懂重農之道。”

解縉沒有解釋。

道不同不相為謀。

立場都不一樣,豈是道理可以講通的。

正如朝鮮認為他們最偉大,你去講道理,說他們並不偉大,這個道理豈能是說通的。

正如有人認為國外一切都是美好的,你跟他說並不是,也有不少的缺點,並且一一指出,對方不但無法接受只會大怒。

正如他可以講自由,但是你沒有反駁他的自由。

古人很早就明白。

道理只有屬於一個立場下,雙方才能講通的,立場不同,沒必要廢話。

一定要說服不同立場的人,只有靠拳頭一途,打的他順服,然後來跟他講道理。

正如美國的道理,不是靠講出來的,而是連年的對外戰爭打出來的,打出來的實力,讓許多人無法反對。

解縉就是聰明人,看到應天府風氣不對,急忙的溜走了。

人家的地盤,又跟人家不同的立場,還當眾反駁了出來,不走等著捱打不成。

聰明人很多。

姚廣孝看了眼這位去北平的人,露出高深的笑容,默默的交了飯錢離開酒樓。

在他身後,老遠的跟著幾名漢子。

“你們跟了貧僧一路,辛苦了。”

在人煙稀少處,姚廣孝主動回頭笑道。

放在以往,他早就開始想辦法開溜,可今非昔比,如今他有了金身。

聖人有易儲的心思。

錦衣衛誰敢動他?

“在下紀綱,初入錦衣衛,我們大擋想見你。”

其中一名漢子客氣的開口。

姚廣孝平靜的跟著他們離開。

他是帶著燕世子的條件來的,不能走官道,只有錦衣衛一途,原來的敵手成為了助力。

很快。

朱高熾的條件,由李道信送到了朱元璋處。

“好大的胃口。”

朱元璋不可思議。

朱棣內心暗喜。

“回聖人,那和尚。”李道信瞅了眼朱棣,小聲道:“那和尚來自北平,是燕王的親信,因此我們與他留下了聯絡方式。”

朱元璋不置可否。

他在乎的不是這個,而是朱高熾的條件,也看出了對方的擔憂。

其實朱元璋又如何不知呢。

調走郭英,更換禁軍將領,都是為了幫朱棣鋪路,但是皇太孫一系的文武官員繫結太深了。

這個遺留自太子一系的勢力,朱元璋知道有多根深蒂固,因為就是他當年為太子打造的。

等著自己死後,大明波瀾不驚的渡過皇權接替。

“原本是想著殺一批人,給你一個清白的朝廷,看來大孫子另有想法呀。”

朱元璋不但沒有生氣,內心反而有些欣慰。

殺人。

是下策。

已經沒人可以殺了,再殺下去,殺的就是中青階梯的官員,朝廷的元氣就真的大傷特傷。

後來朱棣登基,同樣沒有大開殺戒。

保留了中青階梯官員力量,靠著這批成長起來的朝廷中堅,為永樂盛世提供了助力。

反倒是如今的朱元璋如果大開殺戒。

那麼未來朱棣面對的就是初入官場的初哥們。

一個軍隊沒有老兵老將,是很危險的,朝廷同樣是如此,天下道理大同。

“父皇,兒臣處理奏疏這段時間,深感朝廷離不開官員,更離不開好的官員,但是兒臣沒有信心。”

朱棣直言相告。

無論什麼時代,都需要官員,或者換個稱呼,公員。

良好的公員階層,帶來的就是國家向上。

敗壞的公員階層,帶來的就是任何好意的法令,都會變成壞的法令。

朱元璋想了想,竟然真的接受了朱高熾的條件。

他也不想再大開殺戒。

“原本咱的想法是封你成為太子,封他為皇太孫,咱再殺一批人,乾乾淨淨。”

說到這裡,朱元璋突然有些失神。

他想到了那時候。

自己狠狠的用手去除樹枝,滿手鮮血的告訴他,什麼叫給他一個乾乾淨淨的朝廷。

“算了。”

朱元璋神色落寞,“咱為大明天下操心了一輩子,到頭來,次次計劃不如變化,每次的計劃都被上蒼跟咱開一個大玩笑。”

“咱老啦,服輸啦,他想做的事情,咱就不阻撓他了。”

朱元璋嘆道。

當燕世子掌握了半個北方的軍權,靠著大勢入京城,就再也沒有人能阻擋他。

有老四,有孫子兩代人。

朝堂會很快平靜的。

以朱元璋的眼光,他何嘗看不出北平新軍之威。

其實自己被打敗了。

不過敗給的是自己的孫子,朱元璋心中雖然不好受,到底還是接受於此。

如果換做旁人,朱元璋可不會輕易服輸,哪怕是死也會拼盡全力去對抗,戰鬥到死的那一刻。

殺。

無論影響如何,是最快效率的手段。

朱元璋放棄了開殺戒。

應天府的官員們,許多人自然也就不會消停,聰明的人不會出餿主意,在人心上面,很多人是人心大師。

這天。

朱允炆進宮,親自打水為朱元璋洗腳。

朱允炆很乖。

他小心擦拭著皇爺爺的腳,什麼話也沒有說,彷彿並沒有受到外界謠言的影響。

“最近皇爺爺說話比以往中氣足,孫兒很高興。”朱允炆孝心十足的說道。

朱元璋“嗯”了一聲,儘量不去看眼前的孫子。

“皇爺爺早點歇息。”

“嗯。”

“孫兒告退。”

朱允炆輕輕的離開。

朱元璋這才看向朱允炆的背影,想起這些年的祖孫情分,朱元璋又不是無情之人,心中可謂是刀割。

“孫兒啊,不是你做的不好。”朱元璋輕聲道。

朱元璋知道自己這些年嚴苛。

無論是國家還是朝堂,都需要鬆一口氣。

在他的佈局裡也是如此。

小到行業發展,例如造船業,大到未來的繼承人,朱元璋都是有規劃的。

下一任皇帝以寬仁為主,就是朱元璋的謀劃。

朱允炆這些年的表現並不算差。

“可惜,你皇爺爺被打敗了呀,為了大明,只能委屈你了。”

第二日。

朱元璋下了一則旨意。

以塞北捷報為由,命令山東,河南,陝西,山西改軍制,由燕世子主導。

朱元璋是開國皇帝。

他的旨意沒有任何問題。

不像明中後期,皇帝的旨意,必須經過內閣,才算是明旨,否則屬於“不合法”。

皇帝對內閣不滿,無法改變內閣的決定,只能懲罰內閣閣員,讓內閣閣員透過皇帝的旨意。

但無論是輿論,還是為了自身名望,都不會有人在這方面讓步。

說西方資本家的爭鬥,讓皇權的退讓,才有了工業革命的土壤。

明朝同樣如此。

江淮地區資本家代表的官員,同樣站在朝堂上。

反倒是清朝。

有哪個官員敢反抗皇帝旨意。

總之。

明初朱元璋的旨意,具備了法律效率。

聖人有易儲之心的言論,越來越多的人深信不疑。

當場。

許多官員出面反對,但是朱元璋態度堅定,反對無效,旨意發出。

“聖人有易儲之心嗎?”有官員直接問道。

“荒唐。”

朱元璋大怒。

“如此荒唐的話,你是何居心?難道盼著皇太孫的不好?”

“臣不敢。”

未來的萬曆皇帝,同樣不承認自己有易儲之心。

但是他和朱元璋不同。

他的旨意,經過內閣才“合法”,那麼官員可不管萬曆皇帝嘴上怎麼說。

反正對太子不利的政法,是發不出去的。

大家心照不宣。

明初不行。

朱元璋的旨意是合法的。

官員對抗不了皇權。

而朱元璋又不承認他有易儲之心,導致官員們更加無力應對。

雖然越來越多的官員,深信朱元璋有易儲之心,但是朱元璋信誓旦旦說自己沒有。

面對這種局面,很多人心裡慪的要吐血,他們不能為皇太孫據理力爭。

總不能皇太孫如今好好的,他們卻堅持說皇太孫要被換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官員上疏。

“儲君安,則朝堂安,朝堂安,則天下安。”

“皇太孫出閣以來,以仁孝名滿天下,為天下萬民表率,不可輕動。”

……

這些奏疏對於朱元璋一點殺傷力也沒有。

不久後。

朱棣開始在京城拋頭露面,身邊有錦衣衛護衛,主要在禁軍中接見各個將領。

這下子。

就算是瞎子,都知道了聖人有易儲之心。

無論京城的局勢如何。

對於地方上來說,特別是北境。

山西還是陝西,又或者河南,山東,反正各個地方的官員躺平了。

總之。

北平新軍一點壓力也沒有。

各地的縣城一切照舊,最大程度緩解了北平軍事壓力。

朱高熾收到了旨意,這回確認無疑,也明白了未來的方向,立刻派軍入河南,陝西,山東。

二十五營。

三營入河南,三營入山東,五營入陝西,在陝西行都司與陝西交界出。

“宋老將軍何時去北平。”

“老夫這就動身。”

驃騎將軍宋晟,沒有絲毫的抵抗,新軍接管了陝西行都司,整個北境沒有了其餘的軍事力量。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殺手重生異世

小玖月

第一權臣

皇家大芒果

北境秦王

老帥哥

花瓶通古代,我囤貨嬌養了女帝

陳喵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