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熊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章 歐皇開道,兵臨城下!,從抽卡開始做皇帝,奮鬥的熊崽,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兀坤這般,其餘頭人也紛紛跟上效仿。
營帳裡,頓時嘩啦啦跪倒一片。
“只要陛下信守承諾,我等願世世代代替大楚鎮守南疆!”
看到這一幕,趙鈺心中頗有些驚訝,他似乎有些小覷了楚國對於這些少數民族的吸引力了。
雖然這些少數民族處於緬國和楚國之間,但是論及文化吸引力,緬國的底蘊遠比楚國要弱上許多。
這些山蠻人只是因為楚國朝野排斥他們,這才被逼無奈,和緬國勾連到一起,如今趙鈺這個楚國天子展示出接納他們的態度來,他們便二話不說拋棄緬國,投向楚國。
但這些山蠻人向來毫無信用可言,趙鈺也只是聽一半信一半。
鎮守南疆這四個字,他也不過是聽聽而已,如果當真,那才叫傻了。
他只希望這些山蠻人能夠被朝廷的相關政策吸引下山,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融入華族社會中,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諸位首領這份心意,朕心領了。不過,大軍即將開拔,與緬軍決戰,為了諸位的安全,還是繼續呆在軍營中吧。不過,有些事情做錯了,就要受到懲罰。朕會從你們麾下士卒中精選出部分勇士,充作先鋒,若能英勇殺敵,朕可以既往不咎。”
趙鈺說罷,又輕描淡寫的補充了一句。
“若不是看在你們並沒有對這旬林城中數千百姓行太過不義之事的份上,否則朕這一次絕對不會這般好說話,一定要用你們中的幾個人頭,來祭奠告慰那些被伱們殘害的百姓在天之靈!”
話語雖輕,但其中蘊含的淡淡殺意,卻讓兀坤這些山蠻頭人心頭一驚。
幸虧他們聽了兀坤的勸阻,否則一不小心,就是人頭不保啊……
該說的也都說了,該警告的也警告了,趙鈺讓親衛進帳,將這些山蠻頭人帶下去。
“陛下,就這般放過他們?”
武松看著被領下去的山蠻頭人,疑惑問道。
“放過他們,哪有這般容易?”趙鈺臉帶冷笑,“等到日後政令頒佈,他們這些頭人就是再不願意,也攔不住族人偷偷下山。”
山上野蠻落後的部落制生活方式,和山下更加富足安康的封建社會相比,吸引力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無論華夷,人們都走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道路上。
以往楚國雖然在西南、東南邊疆都是設立州縣,委派太守進行管理,但由於這些地方多以蠻夷為主,太守若不熟悉地方情況,就會出現被蠻夷首領暗中架空的情況。
而楚國由於崇文抑武、蠻族不穩、武脈不振等因素,對於這些邊疆地區鞭長莫及,再加上齊國和晉國的壓力,無法將大量兵力移到西南和沿海地區,壓服這些蠻夷,因此只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一定程度上預設了這些蠻夷在邊疆的地位。
但如今不一樣了,隨著趙鈺登基,隨著一位位能臣名臣被趙鈺召喚而來,楚國朝廷將會有充足的人手來解決這個問題。
伴隨著這些蠻夷部落的融入,楚國可以徵召的人丁、收繳的賦稅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長,等於提高了楚國的國力。
對於封建國家而言,人口和土地就意味著一切。
武松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他是武將,對於這些政治上的東西,屬於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賈詡和李儒坐在一旁含笑不語。
他們兩人已經聽趙鈺提起過那位王樸王樞密,那篇讓陛下讚不絕口,倚之為國策的《平邊策》也拜讀一二,對於其中的見解策論極為讚賞和認同。
其中,就包括吸收蠻夷的人丁為楚國之用。
陛下如今所作所為,顯然是按照王樸《平邊策》的步驟進行的。
將改土歸流一事暫且按下,趙鈺望向諸將,叮囑道:
“眾卿,如今叛亂和山蠻已盡數解決,我等再無後顧之憂,是時候和緬國進行決戰了。”
現在杜預在北邊已經取勝,他在南疆也不能耽擱太久,需要把這邊的戰爭儘快結束,然後回神京主持大局。
晉國的使節十有八九已經在路上了。
“謹遵陛下之命!”
諸將齊齊拱手領命。
“文優,這邀戰書就由你負責。”
“臣謹遵聖意。”
將事情交代完畢,趙鈺方示意眾人離開。
“又是一個月過去了,是時候抽一波卡了。”
看著系統揹包中自己積攢下來的兩張卡牌,趙鈺心中想到。
只是,當輪盤虛影消失,呆呆望著手中剛剛抽出的兩張卡牌的趙鈺,第一次開始懷疑起人生來。
有沒有搞錯,他竟然出了雙黃蛋!
沒錯,這一次趙鈺直接抽出了兩張金色卡牌!
而上一次獲得金卡,應該還是自己登基時系統贈送的那張【天命至現】吧……
只是由於繫結一次君主天命需要消耗的1W點皇威值他一直沒有攢夠,因此這張卡目前來說暫時派不上用場。
不過,他這一次抽出的兩張金色卡牌,在之後就能立刻發揮作用。
兩張卡牌,一張是金色策卡【科舉取士】,另一張則是金色器卡【教武堂】。
【(金)策卡:科舉取士】
【卡牌說明:有司考試,只在至公。唯秉至公,以為取捨。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天下學子盡為天子門生!】
【卡牌效果:可在全國推行科舉制度,每年舉行一次開科取士,招天下賢才為己用。“門閥”出身的大臣影響力降低100,忠誠度降低30,親密度降低100,以“門閥”為主的派系影響力降低300。每次開科取士,皇威+100,科舉考生殿試人數為20人,考生全能力下限+4,入朝為官後,忠誠+10,親密度+100。若是首次舉行科舉,必定獲得1位名臣。若擁有君卡“唐高祖——李淵”並裝備,則負面效果減弱50%,正面效果增強50%。】
【(金)器卡:教武堂】
【卡牌說明:秦王苻堅於公元208年設立教武堂,專門教授太學生陰陽學和兵法知識,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官方軍校雛形。】
【卡牌效果:使用後,獲得“教武堂”建設圖紙。教武堂建設完成後,將獲得國家修正“武風彪悍”;太學生在教武堂學習期間,每年武力、軍略、統御各提升2點(某項屬性值超過80點後,提升效果失效);武舉考生武力/軍略/統御下限+5,入朝為官後,忠誠+15;武力/軍略/統御大於95點以上的官員在教武堂擔任講師年滿兩年,便可撰寫出一部兵書。】
【科舉取士】的效果自不必多說,可謂是強悍到爆。
而【教武堂】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只要建出來,不僅能夠為國家和朝廷穩定輸送軍事人才,還能夠消除楚國原有的“崇文抑武”國策以及國家修正“武脈不振”,獲得國家修正“武風彪悍”。
國家修正【武風彪悍】:國民身體素質提升,武人地位上升,境界更容易突破,武道九境宗師誕生率微微提高,江湖宗門對朝廷認同度提升,朝堂外交更加強硬。
除此之外,只要有足夠強悍的講師,教武堂還能夠穩定出產兵書。
不過到目前為止,趙鈺手中武力/軍略/統御大於95點以上的人才,也只有王樸一人。
但王樸身為樞密院樞密使,位高權重,偶爾去教武堂講學還可以,讓他在那裡任教滿兩年,顯然是浪費人才。
或許他需要讓人找一下兵家的蹤跡了……
趙鈺這般想到。
論起軍事理論教育,還有比兵家弟子更適合的嗎?
況且,他們想來也不願失去這個傳播自家學說的大好機會吧?
恩,除了兵家,他或許還要派人和諸子百家中的其他學派聯絡一番,看看他們有沒有在楚國傳播學說的想法,如果有,他就要考慮在各地創辦書院了。
反正自己已經答應了天陰閣所在的聖門在楚國傳教,又準備引入兵家培養軍事人才。
這一隻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放,他這個楚國天子完全把諸子百家引入進來,相互競爭嘛。
偉人說的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任何學術,都要經歷過思想的碰撞,才能更進一步。
總體來看,【科舉取士】和【教武堂】這兩張卡牌的效果都極為強悍,再加上需要以【科舉取士】為前置的紫色策卡【三舍法】,一旦趙鈺決心推行科舉制度,無論是文舉還是武舉,都能發揮出極強的效果來。
…………
距離旬林城百里開外的緬軍大營。
在接見了楚軍使者,看罷書信後,緬軍主將吳建寧哈哈一笑,望向使者,道:
“你家陛下既然這般迫不及待,那本將也只能客隨主便,遂他的意了。你回去告知你家小皇帝,七日之後,本將領四萬緬國精兵,在旬林城外與他一決高低!”
見對方出言不遜,一副絲毫沒把聖上放在眼中的模樣,使者強壓著心頭怒意,拱手道:
“本使這就回去稟報聖上,希望大帥能說到做到,更希望你們這些所謂的緬軍精銳能夠在我軍面前多堅持一陣,否則就太沒有意思了。”
懟了一句後,使者看也不看那吳建寧一眼,拂袖轉身,向著帥帳外走去。
“大帥?”
見到楚國使者這般作態,幾名緬軍將領按捺不住心中火氣,望著主將吳建寧。
只要他一聲令下,就把對方碎屍萬段!
吳建寧搖了搖頭,淡淡道:“和一個只會耍嘴皮子的使者動什麼氣?真有火氣的話,過幾天,把它給我撒到戰場上去!”
他語氣雖輕,但幾名緬將聞言,各自縮了縮脖子,不敢再多言語一句。
“那小皇帝不找本將,本將還準備去找他呢。”
吳建寧環視帳中諸將。
“正好陛下讓人將三十頭戰象運了過來,這楚國小皇帝就迫不及待的準備和我們決戰。你們說,這楚人從上到下,是不是取死有道?”
諸將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紛紛大笑起來。
“大帥所言甚是!”
“等到戰場之上,那楚軍看到我緬國之利器,想來心中會驚懼萬分!”
看他們的神情,似乎有戰象在,這場戰爭他們就十拿九穩的拿下了一般。
“莫要走漏了風聲。明日清晨,諸軍拔營起寨,兵發旬林城!”
吳建寧沉聲說道。
“謹遵大帥將令!”
眾將齊齊拱手領命。
隨著軍令下達,四萬緬國士卒拔營起寨,在各級將校的指揮下,向著旬林城進發。
從高空望去,這些行進中計程車卒帶起陣陣煙塵,如同一條望不到頭的巨龍,蜿蜒數十里。
在第五日中午,緬軍已經來到了旬林城外二十里處,開始安營紮寨。
第六日清晨,緬軍大營已經修建完畢,四周築起木牆,立上拒馬,一隊隊緬軍弓手手持強弓,在木牆後嚴陣以待。
從轅門向內望去,被一頂頂營帳護衛在最中心的,是一頂龐大的青黑色軍帳。
帳外,一名名持戈甲士面色肅穆,警惕的目光不住巡視著來往兵士。
在帳門右側,一杆高高豎起的大旗上,繡著“虎衛將軍吳”的字樣。
這裡,便是吳建寧的中軍大帳。
身披一身獅頭連環鎧,外罩白色大氅的吳建寧站在大帳內的几案之後,望著眼前的一眾將校。
几案上,放著一柄連鞘長劍。
吳建寧沉聲問道:“諸將可曾到齊?”
“回大帥,各部將校,皆已到齊。”
軍法官郎偉抱拳回道。
“戰象是否安置妥當?”
“已經按照大帥要求,佈置完畢!”
“好!”
吳建寧露出滿意的表情,抓起几案上的長劍,提步向前。
見帳內這些頂盔摜甲的諸將望向自己,吳建寧拔出鞘中寶劍,朗聲說道:
“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楚軍先破叛軍,又攻旬林,其勢已衰,不過強弩之末。反觀我軍,養精蓄銳一月有餘,又有戰象相助。如今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軍,此番決戰,諸將按照日前議定方案,奮勇作戰,定可大破楚軍,生擒楚國天子,縛回國內,讓他為陛下牽馬墜蹬!”
“出陣!”
“諾!”
帳中緬軍諸將應聲而出,緬軍大營頓時一陣人聲鼎沸,而後營門大開,玄青色的大纛旗跟隨著吳建寧的車架從營門駛出,身後是驚天動地的歡呼之聲。
清晨時分,緬軍出陣!
伴隨著極具節奏的號鼓聲,一名名士卒從營寨中湧出,原野之上,大軍浩浩蕩蕩,漫無邊際。
成千上萬名藍衣黑甲的緬軍甲士從各處的營帳湧出,匯成了一道道藍黑色的溪流,在各級將校的指揮下,井然有序走出營門。
在昂揚的戰鼓聲中,緬軍鋪開了軍陣,旬林城外的原野之上,站滿了身著藍衣黑甲的緬軍甲士,一個個整齊的方陣在各級將校的帶領下步入戰場,各級軍旗高高豎起豎起。
前鋒騎兵從軍陣的之前呼嘯而過,前鋒騎兵乃是緬將時馳統領的四千緬軍騎士。
吳建寧將大軍分為四陣,除卻最精銳的中軍由他親自統領之外,左右兩陣分別由部將紀廣白和卓夷統率,各領九千步卒,一千騎軍策應中軍。
負責突前破陣的前軍,由諸將中最為勇猛敢戰的李邈統領。
四陣之中又分數營,每營又分數部,層層相疊,密不通風。
左右前中四軍形成一個“凸”字形,向著旬林城方向緩緩移動。
與此同時,一輛輛製造好的巢車從大營中推出,緊隨其後。
西南多山,而旬林城周圍是西南少數幾個地勢平坦的地方。
這平原上,只有站在巢車上,才能清楚看到整個戰場的局面,方便及時觀察敵方的陣型和舉動。
之後,伴隨著一聲聲象鳴,三十餘頭高約兩丈的巨象在象奴的指揮下,從營寨兩旁出現。
這些巨大戰象,是吳建寧的秘密武器。
伴隨著陣陣戰鼓和號角聲,緬軍龐大的軍陣逐漸鋪開,四軍從“凸”字形變成“一”字形,猶如青黑色的岩石,矗立在旬林城外的荒野之上,左右綿延數里有餘。
密集的刀劍槍戟在清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大片大片的光芒。
中軍的戰車上,吳建寧按劍而立,放眼望去,四周是如林般的甲士。
接近午時,緬軍列陣完畢,四座巨大的軍陣如同張開的鶴翼一般,橫亙在旬林城前。
“時辰到了。”
伴隨著吳建寧的話語聲,只見緬軍中軍高臺之上,青黑色的大旗被力士不住舞動,隨即,其餘無數方陣紛紛舞旗相應。
在戰旗舞動的同時,龐大的青黑色浪潮也漸漸沸騰起來。
只見陣中,無數緬軍甲士以劍敲盾,用槍擊地,大聲呼喊道。
“戰!”
“戰!”
“戰!”
旬林城城樓之上,看著遠方連綿不絕的浪潮,聽著那一聲聲的邀戰聲,趙鈺不僅沒有為之變色,反而哈哈大笑了起來。
“真沒想到,緬人竟然這般急著求死。”
說著,他環視身後的諸將。
“告訴朕,諸位可願送他們一程,以免他們黃泉路上孤單?”
“他們要戰,我們便戰!”
“陛下,讓臣等送他們歸西!”
諸將神情振奮,紛紛高聲回道。
“說得好!”趙鈺拔出赤龍神刀,大聲喝道,“開城門,出陣,迎敵!”
先來一章5000字,出去辦個事,晚上10點左右第二章5000字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