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熊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章 平原決戰,武松斬將!,從抽卡開始做皇帝,奮鬥的熊崽,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軍令下達,旬林城中人頭攢動,巨大的城門在數名士卒的合力下被緩緩開啟。

數十隊楚軍騎卒在一員員將校的帶領下從城外營寨中奔出,在旬林城外的荒野上,和緬國騎卒互相纏鬥廝殺,為後續大軍出城清理出一片場地來。

緬國多山,騎卒所乘的戰馬也大多是身材較為矮小的緬國馬,因此在與楚國騎卒的對抗中逐漸落入下風,不斷有人慘叫著跌下馬背,然後被疾馳而過的戰馬踩踏致死。

眼見戰局不利,吳建寧下令讓這些負責遊離騷擾的騎卒撤回本陣。

見到局勢穩定下來,除了留守的兩萬楚軍外,其餘四萬楚軍在曲振的指揮下緩緩走出城池和營寨,在平原上列好陣勢。

雖然曲振有著戰敗失土的罪責在身,但論起趙鈺身邊諸將,沒有其他人比這位在南疆駐守十餘年的宿將更合適了。

王雄誕、張繡和陰壽雖然自身更優秀,潛力也更大,不過在這種關鍵戰役上,在軍中沒有足夠履歷,沒有大軍團指揮經驗的他們,還不足以勝任一軍統帥。

為穩妥起見,最終趙鈺還是啟用了曲振。

數隊緬軍騎卒以為有機可乘,繞過楚軍騎兵,想要趁機衝擊尚未完全列好陣勢的楚軍,以此造成混亂。

只是,得知陛下親臨戰場的楚軍士氣大振,短短几個呼吸間,便將這些騎卒給擊退了。

隨著雄渾的戰鼓聲在城中響起,屬於楚國天子的赤鳳纛旗出現在士卒們的眼前。

旗幟之下,騎著一匹紅色戰馬的趙鈺身穿一身赤色重甲,外罩白色戰袍,在曲振和一眾將領的簇擁下出現在眾人面前。

四萬楚軍同樣被曲振分為四軍,前軍由武松統領,左右兩軍分別由王雄誕和陰壽統領,曲振和趙鈺安坐中軍,張繡統領三千飛熊軍作為後手。

楚軍在城外列陣,依靠後方的營寨和城池,與緬軍對峙。

趙鈺在眾將的簇擁下,策馬來到軍陣前方,身旁王雄誕手持赤鳳大旗。

天子旗幟所到之處,無數楚軍士卒神情激動如狂,高舉武器口中大喊“大楚萬勝”,向趙鈺做出瘋狂的回應。

只是短短瞬間,整個楚軍的氣勢便已攀升到最高峰。

緬軍中軍帥臺上。

吳建寧聽著對面傳來一重接一重,一浪高過一浪的“大楚萬勝”之聲,臉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他完全沒有料到,那楚國小皇帝只是在陣前樓面,便讓整個楚軍計程車氣陡然上升一大截。

俗話說,此消彼長。

楚軍士氣暴漲,他們緬軍計程車氣相應的就落入了下風。

只是如君大軍列陣完畢,若是不戰而退,不僅士氣會一落千丈,更會被楚軍找到破綻,銜尾追擊,到那個時候,原本的撤退就是變成一場實足的大潰敗。

情知不能再拖延下去,任由楚軍士氣上升的吳建寧重重吐出一口濁氣,揮動手中帥旗。

“傳令前軍,讓李將軍出陣!”

得到吳建寧將令,身旁旗手將手中令旗不斷揮舞,高臺之上的戰鼓也被力士所敲響,雄厚的鼓聲敲擊在緬軍士卒的胸腔之上,讓他們為之熱血沸騰。

看到帥臺上令旗舞動,在前軍早已等候多時的李邈嘴角勾起嗜血笑意,一扯手中韁繩。

胯下戰馬吃痛,馱著李邈一馬當先衝出。

“兒郎們,隨本將殺敵!”

在李邈的率領下,身後無數緬軍甲士齊聲高呼,邁步向前。

前陣近萬大軍,在鼓聲的引領下,緩緩出動。

與此同時,在兩翼策應的紀廣白和卓夷也領兵慢慢壓上。

整個緬軍大陣,漸漸由“一”字陣變為錐形陣,而錐尖,正是李邈統領的一萬前軍。

回到帥臺上的趙鈺和曲振眺望大陣前方,只見兩裡開外塵土飛揚,其間夾雜著點點藍色,便知是緬軍動了。

“曲將軍,這四萬大軍,朕就盡數交到你手中了。哪怕是朕,此時此刻,也是將軍手下的一員將佐,可以隨意派遣。”

趙鈺收回目光,看向曲振,將自己的想法再次強調一遍。

“陛下厚恩,臣萬不敢辜負!”

曲振說罷,向四周旗手發出一條條軍令,伴隨著令旗的不時飛舞,楚軍也開始有所行動起來。

不過兩裡的距離,緬軍片刻便至,悍將李邈更是率領親衛衝在最前面。

到了兩百步的距離,緬軍突然加快了速度,向著嚴陣以待的楚軍軍陣猛衝而來。

“放!”

伴隨著軍中小校的喊聲,操縱床弩的楚軍士卒將手中的木槌重重砸下。

一道道床弩弓弦的崩動聲中,破空聲呼嘯不絕,數十支三尺長短的鐵製弩箭飛射而出。

只是一波箭雨,便收割了五十餘名緬軍的性命,一名倒黴的緬軍曲長更是被弩箭連同身後三名甲士穿成了葫蘆。

但這些,對於近萬兵力的緬軍前軍而言,根本無關痛癢,一名名士卒在各級將校的命令聲中繼續向楚軍大陣前進。

為首的李邈更是一斧將射向自己的弩箭斬為兩段。

“弓弩手,準備!”

“放!”

咻咻咻!

無盡的箭雨浩浩蕩蕩,鋪天蓋地,向著緬軍射去。

“舉盾!”

面對著楚軍的箭雨,緬軍軍陣中,無數將校同時大吼出聲。

一名名緬軍甲士舉起手中鑲皮木盾,將身體儘量貼在一起,然後繼續向前。

噗噗噗!

伴隨著一聲聲悶響,從天而降的箭矢或是穿透木盾,或是射入盾牆的縫隙,刺入木盾下方士卒的身體之內。

慘叫聲和哀嚎聲中,一名名緬軍士卒被射倒在地。

身後的緬軍面無表情,快步上前,將剛剛暴露的縫隙再度填充。

就這樣,幾輪箭雨之後,緬軍倒下三百餘人,但距離楚軍大陣也只剩下了五十步左右。

進入自己射程的緬軍弓手,頓時射出數波箭雨還擊。

哪怕楚軍的披甲率比緬軍高上一些,面對這烏泱泱的箭雨,依然不時有人倒下。

幾個呼吸後,兩軍相隔只剩下三十來步。

此時,只見楚軍帥臺上令旗揮舞,激昂的戰鼓聲再度響起。

原本密實的軍陣瞬間裂開一道口子,一名名手持重兵器的披甲戰士出陣迎擊,在他們身後,是無數普通士卒。

以重甲士卒鑿開對方防線,再用普通士卒擴大戰果,這是楚軍一貫的戰術。

只晚了幾個呼吸,漢軍陣中的鼓聲也緊隨著響起。

“戰!”

“戰!”

一名名緬軍士卒高喊著口號,向楚軍發動了衝鋒。

轉瞬之間,兩方便撞在了一起。

在一陣陣好似山呼海嘯的喊殺聲中,兩軍短兵相接的瞬間,便有近百名士卒慘叫著倒在地上。

不到五百米的戰線上,到處都是鮮血迸射的場面。

慘烈的肉搏戰中,兩軍陣型被衝的大亂,各級將校嘶吼著,率領部下維持著幾近崩潰的陣型。

一名楚國重甲戰士用手中的鐵鐧連砸數人,轉眼間就被一名瀕死的緬國步卒用匕首割了喉嚨。

旬林城下的曠野上,緬軍前仆後繼,一波又一波的向楚軍發動攻勢,但楚軍在曲振有條不紊的指揮下,猶如一隻縮排龜殼的老龜,守的毫無破綻,讓對面的吳建寧一時間無計可施,只能用人命去換人命。

而楚軍偶爾的犀利反擊,更是讓他極為難受。

雖然楚軍甲堅利刃,但處於守勢,面對的又是悍不畏死的緬軍,一時間,局面竟然僵持了下來。

緬軍中軍的進軍鼓再度響起。

李邈望著糾纏在一處的戰線,眼中閃過一道狠色。

“重甲銳士們,隨本將上前!”

伴隨著沉重的腳步聲,渾身披掛重甲手持刀盾的五百名銳士在李邈的帶領下衝入戰場。

這是李邈手中最精銳的力量。

最前方的兩軍士卒已經交戰許久,此時正是人困力竭的時候。

李邈帶領緬軍銳士此時出現,給了楚軍沉重一擊。

抵敵不住的楚軍步步後撤,只是眨眼間,便後退了五十餘步。

短短片刻功夫,更是有五部士卒被李邈領軍擊破。

“是李邈那廝,傳令,讓武松領兵擋住他的攻勢!”

帥臺上,看著被逼得接連不斷後撤的楚軍前陣,曲振皺了皺眉頭,出聲吩咐道。

戰陣之中,看到帥臺上令旗揮舞,武松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

“終於可以動手了。兒郎們,隨我殺!”

武松虎吼一聲,擎著青龍白虎雙刀,帶領麾下親衛,向李邈所在方向殺奔而去。

李邈一斧將一名楚軍小校斬為兩段,望著周圍楚軍驚恐的眼神,心中得意萬分。

就在這時,他的心頭忽然閃過一絲警兆來,下意識側身一閃。

一道凜冽刀光幾乎貼著他的鼻尖劃過。

“你就是李邈?”

看著眼前的持斧大漢,武松沉聲問道。

“正是你李爺爺!”

差點在奈何橋上走一遭,李邈心中驚懼的同時,大吼一聲,一斧朝武松劈下。

武松只是側身一閃,就輕鬆閃過。

“既是伱,那就莫要走了!”

話音未落,武松身形一閃,瞬間拉近兩人距離,青龍白虎雙刀朝著李邈額頭劈下。

哪裡冒出來的怪物?

李邈被武松驚人的速度嚇出一後背冷汗,但憑藉著自身經驗,在間不容髮之際使出一招舉火燒天式,堪堪用斧柄擋住武松下劈雙刀。

然而,還沒等他鬆口氣,只覺得胸口一痛,整個人不由自主向後重重跌去。

卻是武松鴛鴦腳建功!

“將軍!”

眼見李邈陷入危局,身旁親衛頓時大驚,急忙前來支援,卻被身邊楚軍拼命攔下。

跌得七葷八素的李邈剛剛起身,便感到眼前一道刀光閃過,下一瞬,意識便沉入無邊黑暗之中。

看到武松猶如砍瓜切菜一般將對方一員大將斬殺,周圍楚軍頓時士氣大振。

左手一刀將李邈梟首,武松讓剛剛趕到的親衛將那首級提起,大聲喊道:

“李邈已死!”

周圍楚軍也紛紛應和。

一時間,“李邈已死”的聲音響徹天際。

緬軍前軍聽到後,不由得各個失色,士氣狂降,眨眼間就被楚軍反推了回去。

“李邈……該死的楚人!”

聽聞自己的先鋒大將被對方陣斬,吳建寧的面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然而,還不等他想出對策,又一條壞訊息出現在他的面前。

“大帥,前軍來報,說是就要抵擋不住了。”

一名偵騎來到吳建寧面前,翻身下馬,高聲說道。

一群沒用的東西!

吳建寧心中大恨,但又不得不為前軍擦屁股。

“告訴前軍將士,讓他們從兩翼撤退。”

“通知兩翼紀卓兩位將軍,若是前軍潰卒衝擊陣勢,直接射殺!”

被潰卒衝擊陣勢,才是最可怕的,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雪球效應,引發全線的大潰敗。

因此,哪怕那些潰卒是自己人,也不能讓他們被楚人趕著衝擊自家陣勢。

只是眨眼間,局勢便崩壞到這一步,吳建寧不得不提前拿出自己的殺手鐧來。

“讓郎將軍在戰象發動衝鋒擊潰楚軍陣型後一盞茶時間,率領騎軍再次發動衝鋒,勿要給楚人一絲半毫重整旗鼓的時間。”

緬國地處溼熱氣候,盛產大象,他們更是以象為國之祥瑞。

在漫長的時間裡,緬人將大象馴化,使其成為戰爭利器,並且逐漸改良,培育出了身高兩丈的巨象。

吳建寧之所以對巨象這種戰爭兵器充滿了信心,就是因為歷次與鄰國的戰爭中,只要出動巨象,他們緬國就會最終取得勝利。

這一次,在他看來,也不例外。

秘密派來的三十頭巨象被他佈置在軍陣的中央偏後方,這樣可以便於發動衝鋒,沖垮敵人的陣型,踐踏敵方計程車卒。

與騎兵不同,由於自身巨大的力量,戰象發動衝鋒後,並不能被被裝備長矛的步兵方陣簡單化解。

即便敵方部隊一時間沒有被沖垮,但面對著這樣的龐然大物,也會被驅趕到一旁,或者在壓迫下不得不後退。

哪怕是成建制的騎兵,在戰象面前也處於下風,因為尋常戰馬並不熟悉大象的氣味,極其容易在大象面前受驚。

這,是緬國曆次戰爭後總結出的寶貴經驗。

大象的皮糙肉厚,更讓它不容易受傷,而它在高度和重量上的巨大優勢,對於象背上的騎手而言,起到了極好的保護作用。

大象如此,更不用說渾身披掛鐵甲,高達兩丈的巨象了。

在如今這個時代,簡直就是重型坦克級別的存在。

先4000吧,剩下1000明天補上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篡蒙:我在黃金家族當國師

清閒自在時光

絕世七皇子

水墨洞天畫流蘇

李承宗之貞元盛世

清芳誰是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