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8章廉頗歸朝信陵至,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心存疑慮,但事已至此,信陵君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默默點點頭,信陵君說道:“既如此,微臣便為大魏往那邯鄲走一遭。”

“如此甚好!”魏王當即大喜過望道。

當然了,信陵君之所以如此痛快地答應,實際上也有著自己的小九九——能換到那是最好,即便不能換地,也絕不能讓趙國對自己產生任何的憤怒。

這是底線,也是信陵君答應魏王請求的最根本的原因。

他知道,若是自己不去,換了其他的人去,恐怕不僅是地換不到,甚至還會遭到趙國的憤怒。

如今的魏國可再經不起折騰了。

當即,拜別了魏王,信陵君便回府準備而去。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準備的,簡單交代老管家不必再收集糧草之後,信陵君便帶著數百人以及魏王命人備下的禮物,持節向著邯鄲出發。

為了儘可能地做到有備無患,信陵君更是派出了不少的探子,打聽邯鄲如今的情形。

在聽到廉頗已經奉命回返邯鄲之時,信陵君心中的把握頓時多了兩分。

廉頗將軍,顯然是信陵君在趙國朝堂中最為要好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幾番的配合作戰更是讓兩人相互知之甚深。

當即,還在路途之上的信陵君便將這邯鄲之行的第一站,放到了廉頗將軍的府上。

當然了,廉頗將軍的迴歸,在趙國朝堂而言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畢竟大戰已經基本結束,前線除了廉頗這個上黨諸軍的統帥之外,還有帶著十餘萬精銳的李牧在。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雖然李牧肯定是會服從廉頗的調派的,但問題是李牧手底下的將軍們未必會聽從廉頗將軍手底下將軍們的命令啊!

這也是李牧將部隊死死鎖在洛城之中的原因,怕的就是兩隻大軍之間產生什麼齟齬。

而隨著秦國細作發來訊息,王齕大軍終至函谷關,戰鬥徹底算是告一段落,趙括的王命也隨即抵達前線。

廉頗班師,而李牧則留駐周王畿之地,鞏固其防禦體系。

因為大戰已經持續了數月之久,眼看就要入冬,故此隨廉頗一起班師的還有周騏、孫崮等說率領的近一十八萬大軍。

是的,趙括只給李牧留下了區區九萬兵馬。

看起來這就萬兵馬還是挺多的,但你要知道秦國在宜陽還留著五萬大軍呢!

而李牧的這就萬兵馬,所要控制的勢力範圍,可是上黨加周王畿之地,足足近兩個郡的地盤啊。甚至就這樣,這七萬兵馬還有三萬多是上黨郡的屯田兵。

換言之,在周王畿之地上,趙國駐守的兵力不會超過六萬。

可以說,在區域性的兵力和戰力上,趙國幾乎只是與秦軍相持平而已。

說實話,就這樣的安排,不僅李牧沒看懂,就連廉頗也是皺起了眉頭。

在他們的心目中,光是周王畿之地,就該駐守至少八萬大軍,以完成對秦軍的戰力壓制,而在後方的上黨郡,也至少要留下七八萬大軍的預備隊。畢竟秦軍隨時有可能捲土重來。周王畿的位置太過重要,必須又足夠的部隊進行堅守和支援。

不過,出於對趙括的信任,兩人也是毫不猶豫地遵命辦事。

其實,趙括的想法也很簡單,六萬兵力足夠壓制住在角落裡瑟瑟發抖的秦軍了,而秦軍如今迫切要解決的是其國內兵力佈置的問題。

至少在短時間內,很難再興起什麼風浪。即便是秦軍一反常態地突然增兵,搞什麼突然襲擊,六萬大軍也足夠守住洛城一段時間了。

而六萬大軍,這樣只有微弱優勢的兵力,反而更不容易刺激道如今已經有些敏感的秦軍。要是兵力太多,反而會給駐守在宜陽城中的秦軍太大的壓力。

重壓之下,秦軍及有可能違背戰場的規則,強行在冬日繼續增兵宜陽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顯然,六萬是個不錯的數字,也是個恰好的數字。

就這樣,原本熱鬧非凡的周王畿之地,隨著秦趙兩軍的撤離,再度陷入了寧靜之中,而李牧在洛城之中努力善著後,而邯鄲城中卻是徹底的熱鬧了起來。

因為與秦之一戰,實際上大軍並沒有發揮什麼太多的作用,更多的還是計策的勝利,沒有俘虜、沒有屍首,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獻俘儀式。

至於草原上的滅國一戰,一來是打胡人,根本上不得什麼檯面,二來作為主將的李牧還在洛城,當然也沒法搞什麼獻俘儀式。

因此,歸國的大軍按照趙括的命令,在沿途就已經開始陸續解散歸家。

等到了邯鄲城外,廉頗所帶的大軍已經只剩下了區區的幾萬人馬而已,將這些部隊都拉到了城外的軍營之後,廉頗這才帶著百十個親兵回邯鄲述職。

可即便如此,廉頗依舊受到了來自邯鄲百姓的夾道歡迎。

顯然,邯鄲的百姓還沒有適應勝利的習慣,即便自從趙括出山以來,趙國已經贏下過太多次的戰爭。

但不管怎樣,開疆拓土,總歸是高興的。就連邯鄲的百姓也終於品嚐到了勝利的果實,別的不說,這耕牛和肉羊的價格,算是被趙括給徹底打下來了!

嘴腹之慾尚在其次,耕牛的大量湧入,卻著實是一件大事。

有了更多的耕牛,就能開墾更多的荒地,有了更多的田地,這生活能不好嗎!

可以說,雖然這幾個月裡趙國對外軍事頻頻,為了安頓周王畿的百姓,趙國更是將整個國庫都給搬空了。

但此時的趙國,卻跟同樣搬空了國庫的五年前的趙國有著天壤之別。

所有趙國的百姓都相信,困難只是一時的,所有邯鄲的百姓臉上流露的都是對趙括所領導的趙國朝廷的信任與期待。

儘管,在洛城之戰最為困難的時候,這份信任也依舊沒有丟失。

這一點,從各地只增不減的人口數量中,就可以看出一二了。甚至,還有不少的富戶,主動提出願意捐獻錢糧。這在五年之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有了這份凝聚力,別說洛城之失只是計策的一部分,就算是真的讓秦軍佔了周王畿之地,趙括也能想辦法給奪回來。

這就是趙括的底氣。

當然,平原君也終於從這一幕幕的震驚中,漸漸地明白了什麼叫做“人心所向”。

於是,從城門到王宮,不過短短的數里地,廉頗和他的隨從們,包括周騏和孫崮兩名副將,愣是走了一個多時辰。

而等他們終於來到了宮門之下,卻見趙括正領著文武百官,齊齊地等候在那宮門之外。

見狀,廉頗也是趕忙翻身下馬,三步並作兩步地來到了趙括的面前。

“見過我王!”廉頗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感激道:“微臣來遲,引我王久候,實在萬死。”

“廉頗將軍哪裡話!”趙括笑著扶起了廉頗,雙手握著廉頗的大手,說道:“將軍為我大趙之基業,拋頭顱灑熱血,久戰沙場,險象環生。如今我等只是在這宮門樓下、陰涼之處等一等將軍,又什麼妨礙?”

廉頗看著趙括額頭上的點點汗珠,顯然,王上在這裡等他,時間已經不短了。

原以為王上還在上朝,自己稍晚一些,剛好可以等散朝了再入宮單獨面見王上,因此,廉頗這一路自然是不疾不徐地慢慢前行,卻不想王上竟是一直在宮門口等著自己。

雖然廉頗已經為了國征戰了數十載,所立下的功勳也不知有幾何了,可先王卻是從未如此用心地對待過,更別提在太陽下暴曬一個時辰來等他了。

當即,廉頗便被感動的有些自責和哽咽:“我王!”

一旁的平原君顯然是不嫌事大,當即又再度補刀:“我王可是為了讓將軍能享受邯鄲城民的擁護,特意將迎接的地點安排在了宮門,而非城門哦。”

“我王,這......”廉頗再度感動得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年紀到了廉頗這個地步,所謂的功名利祿早已不放在眼中了,所求的無非就是“尊重”二字而已。

顯然,趙括不僅給了,甚至是給得太多了。

“為我大趙開疆拓土,增納百姓,廉頗將軍絕對當得此榮耀!”趙括當即拍著廉頗的雙手向眾人說道。

隨即,趙括又看向了廉頗,道:“將軍且隨寡人入宮,與寡人仔細說說洛城之戰的情況。”

“是。”廉頗立即答應道。

就這樣,趙括手拉著手將廉頗帶入了王宮之中。

也就在廉頗抵達邯鄲之後的第三天,緊趕慢趕的信陵君也終於來到了邯鄲城外。當然,為了節約時間,信陵君是脫離了大部隊,輕車簡從地趕來的邯鄲,自然也沒有知會趙國相應的外交人員。

看著雄偉的城牆,信陵君的心中倒是並沒有多少感慨,畢竟他們大梁城的城樓也同樣的宏偉高大。可是看著城中百姓滿臉的幸福的笑意,卻著實有些觸動了信陵君的內心。

顯然,在魏國都城大梁,信陵君已經太久沒有見到過這樣的笑意了。

努力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努力不去想其他的事情,信陵君隨即命人駕駛著馬車前往廉頗將軍的府上。

要說這信陵君也著實有些膽大,身為外臣,明目張膽地就去找趙國的上將軍。

這於禮當然是不合的,甚至若非廉頗年事已高,對趙國又是忠心耿耿有目共睹,這樣的行為是很容易被抨擊的。

當然了,信陵君之所以這樣做,也不僅僅是形勢所迫,更重要的,信陵君是想要讓廉頗將軍,記起當年之事——當年的廉頗,也是這樣無所顧忌地闖到了他信陵君的府邸,請其說服魏王出兵救援長平的。

當年,我可是連夜進宮去說服魏王,甚至不惜竊軍符以救援趙國的。

這回換了我落難了有求於趙國了,老哥你怎能置身事外呢......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怎樣才能不死

陸一棲

萬曆駕到

青橘白衫

上命昭唐

控制變數法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