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9章能不能打的問題,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王容稟。」短暫的沉默之後,卻是呂不韋接起了話頭,對著趙括微微一拜,隨即說道:「平原君所言雖然有理,然,君上卻是忘記了一筆重要的賬。」

「哦?」在場諸人隨即都看向了呂不韋的方向。

「若是單算我趙國的賬,那自然是不足以支撐出徵之用。」呂不韋見狀,當即便解釋了起來:「不過,還給齊、楚兩國的糧秣,並非要即收即還,我等大可以此糧秣為軍餉,待攻下一國之後,其國庫、內庫之資,必為我所用,如此,必能彌補軍需之用也。」

「秦國屢戰於外,而不見其弱者,蓋因此也。」似乎是怕不夠說服力的,呂不韋也將秦軍這個生動的例子搬了出來。

「以戰養戰?」趙括有些皺眉地說道。

「然也。」呂不韋當即點頭道。

這當然是個好辦法,而且不管是韓之國還是燕國,對底層百姓的剝削,那都是取之盡錙銖的,雖然國家百姓沒有錢糧,但其王宮內庫甚至是世家大族之中,依舊是富得流油的。

若是能夠將這些錢糧納入府庫,當然能夠彌補掉出兵所消耗的糧秣了。

但這個辦法的前提是,趙國能夠有必勝的把握,甚至還要有速勝的把握。

雖說以如今趙國的國力、趙軍的戰力,對上韓軍和燕軍,都有著很大的把握。可畢竟是滅國之戰,即便羸弱如周朝,幾乎沒有自己的軍隊,也在最後一戰中爆發出巨大的戰力,甚至生生地在秦軍身上扒下了一層皮。

一方勞師遠征,而且軍糧不足,另一方卻是以逸待勞,更是守衛自家的國土,兩相比較之下,趙軍顯然處於不利的環境之中。

當然,國力和軍力的強大,的確可以稍作彌補,可這樣一來,趙國真的還有必勝的把握嗎?

更何況,秦國雖然有意向與趙國平分各國疆土。

但用腳指頭想也知道,秦國勢必要在其中作祟一番,就像是趙國也不可能讓秦國輕易的拿下楚國。

但不同的是,秦國即便是進攻不暢,也可以隨時退回鄢郢之地,固守防禦便是。由郢都在,秦國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而一旦趙國的豪賭不成,其河間郡、淮泗郡都將遭到報復心打擊,再加上缺糧等因素,趙國一片大好局勢,就此急轉直下,也是有可能的。

這可不是趙括想要看到的。

「若是如此勉強?」趙括搖了搖頭說道:「寡人寧願不戰,不可因一時的急功近利而將趙國引入危險之中。長平之戰,我們要賭,不賭趙國會亡國;洛城之戰,我們還在賭,不賭趙國又將被秦國壓制;可如今,趙國已經取得了區域性的優勢,繼續賭,不合算。」

「可是。」趙括的話音落下,對面的廉頗略略思索一番,隨即開口道:「我王,此大爭之世,不是我大趙想要停下,就能停下的啊!」

「今年之雪災,諸國皆知之,秦國亦知之。」廉頗繼續說道:「本就子啊洛城一戰中吃了虧的秦軍,豈會錯過如此好的機會?不論我軍是否動作,秦軍勢必會東出。秦軍既出,我軍又豈能不出?」

「與其繼續與秦軍作戰,不如攻擊其他國家。」一旁的田單也幫腔道。

廉頗說的倒也不是沒有道理,戰爭一旦開啟,任何一方的參與者都沒有單方面喊停的權利,即便是戰爭的發起者也是一樣的。

當然,此時戰爭的發起者,實際上也已經蛻變成了戰爭的參與者了。

正如今年的趙國選擇瞭解決掉北面胡人的麻煩,緊接著秦軍就開始了東出,洛城之戰當然不是趙國想要打的。

同樣的,洛城之戰雖然落下了帷幕,但這遠不是秦趙之爭的終點。

秦人勢必不會甘心,尤其在趙國遭逢雪災

之後,秦國當然也會知道趙國缺糧的訊息,而這卻正是秦國的機會。

「有沒有辦法,讓他國拖上秦國一年?」趙括顯然還是不想在明年開戰。

事情都扎堆出現,從周地的流民到大雪封國,著實讓趙國有些措手不及,五年的積蓄已然見底。

所以說,有些時候,吃得太飽了也不一定時間好事。

當然,如今吃都已經吃下去了,那就只能硬著頭皮消化了。不過,只要一年的緩衝期,趙國緩過這口氣,趙國就能徹底消化掉這股力量,從而走上吞併的快車道。

只是,聞言的幾人,卻是面面相覷地無奈搖頭。

「周地之內,魏國剛剛經歷大敗,損兵太多,一時間根本拿不出足夠的兵力防禦周地;而楚國只有一小塊地方,恐怕也無法派出足夠的兵力進行防禦。」坐在末位上的李牧顯然是最為清楚周地佈防情況的,當即分析道:「如果沒有我軍大批次地進行支援,恐怕以兩國的兵力撐不過兩個月。」

「嗯?」趙括聽著李牧的分析,眼前卻是一亮,好像眾人走入了一個誤區了,似乎所有人都以為秦國東出,還會選擇從周地而出。

但更秦國的使者好好地交鋒過的趙括卻是知道,秦國之意不在周地,而是楚國!

「不。」趙括趕緊打斷道:「秦國的目標是楚國,不是周地。」

「這。」眾人的目光隨即看向了趙括。

「雖則我大趙受雪災影響,然實力仍在,秦國想要公分各國,必然不會再攻周地,否則必與我軍一戰。我軍雖無必勝之把握,可秦軍也沒有必勝的信心。故此,東出之路,秦國會選在楚國。」趙括稍稍解釋道。

「此事,也是從秦使的言語之中,寡人所察覺到的。」趙括繼續說道:「不過秦國所欲應該不是全部的楚地,而是部分而已。雖則此議也可能是秦國故意透露,但寡人察之,攻楚之可能的確高於周地。畢竟攻楚,秦國要面對的只是趙楚而已,而攻之周地,秦國要面對的卻是趙、魏、楚三國之力。」

聞言,眾人當然不會懷疑趙括的判斷。

「若是攻楚?」廉頗和田單、李牧三人隨即喃喃自語著思索著用楚國拖住秦軍的可能性。

想要拖住秦軍,無非是地形和兵力兩者而已。

楚地雖多山水縱橫,但過了鄢郢之後,其地形實際上並無太多隘口,雖有山丘,卻不過十數米之丘陵而已,便是騎兵也能稍作馳騁。很難阻止住秦軍的推進。

直到如今的楚國國都——陳都,才算是一座可供防守的堅城。

換言之,想要止住秦軍的腳步,那就只能聚集更多的兵力了。

可是,楚國真的能有那麼多的兵力嗎?

過了好一會兒,三人還是相視一眼,皆是無奈。

廉頗隨即抱拳對趙括說道:「恐怕依舊很難,自鄢郢而東,楚國幾無堅城,僅靠陳都,很難拖延足夠之時間。」

「若是我軍以少部兵力增援楚軍呢?」一旁的平原君忽然提出建議道。

顯然,秦國能想到的額辦法,平原君自然也是能夠想得到的。

致使,楚國到底不是韓之國。韓之國的主要矛盾是地寡兵少、戰兵不利;而楚國千里沃土,顯然兵力是不缺的,而且因為身處南蠻,常與野獸搏鬥,其戰兵之利,並不在秦、趙之下,即便有所差距,也不會如韓之國那般的大。

因此,計策雖然是一樣的,但對於不過的國家情況,自然有著不一樣的效果。

「不可。」果然,聽著平原君的建議,廉頗毫不猶豫地搖著頭道:「楚國之兵,並不算羸弱,其問題一是武器較差,二則是令出多門。即便我軍派遣部分兵力前去,也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反而會因為再增一將領而致使戰力下降。」

「那就給他們兵器!」一旁的呂不韋突然說道。

微微向趙括一禮,呂不韋隨即繼續說道:「令出多門,此楚國內部之事,我們不便也不能干預,不過這武器方面,卻是大有文章可做。既然我們可以給齊國,何妨再給楚國一些呢!」

「甚至。」呂不韋似乎想到了某種可能性,驚喜地說道:「我們還可以用武器換取楚國的糧食!這樣一來我軍出兵的糧秣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話音落,眾人的眼前都是一亮!

是呀,雖然楚王沒有說,但不代表楚王不想要啊!即便如齊王這樣的不問世事的,都對咱家的武器求知若渴,更別說即將面對秦軍攻伐的楚國了。

以趙國武器的口碑,想必楚王根本不會拒絕。

「這!」趙括聽著這個建議,卻是有些遲疑。

原因很簡單,楚王或許不會拒絕,可趙括卻怕這批武器會最終落到自家趙軍的頭上,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之所以輕易地答應齊國的要求,除了急需齊國的糧食之外,更重要的是,齊國連內部都統一不了,根本不可能成為趙國的對手。

即便是成了對手,趙括也有一百種方法解決掉齊國。

可楚國就不一樣了,沃土千里可不是瞎說的,一旦守住了秦國,未必不會有重新崛起的機會。

也不需要太多的作為,只要趁著秦軍敗走之際,繼續曾經吳起的變法,將權利一收,馬上搖身一變就能成為戰國的第三極。

一旦這樣的情況變成了現實,這個戰國就將變成三國前傳。

當然了,這變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一點都不容易,尤其是楚國已經失敗國一次。

但給楚國增加實力,卻是並不符合趙國的利益的。

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給予楚國武器裝備,或許會讓楚國重新崛起,但也總好過讓秦國吞併掉楚國的精華吧

即便是將戰國七雄變成了三國前傳,只要自己能夠趁機收服燕國,將北方一統,那趙國依舊會是三國之中最為強大的那個!

想及此處,趙括的心中實際上已經漸漸有了答案。

不過,趙括依舊面向眾人,開口詢問道:「諸卿以為,呂卿所言,何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梁贅婿

執傘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