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3章中原大地亂成粥,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國,作為唯一一個不與我趙國接壤之國,同時又與秦國有著血海深仇,絕不能允許楚國倒向秦國。」趙括再度強調道。
「是。」平原君也立即點頭答應道:「楚國方面,微臣會讓虞卿親自前往,盡力說服楚國出兵助我。」
「好。」趙括點點頭,隨即繼續說道:「一旦秦軍開始正面向我軍推進,楚軍便隨時可以出擊,且出兵的時機宜早不宜遲。」
「是,微臣明白。」平原君再度答應道。
「齊、魏方面。」趙括微微皺眉,隨即說道:「魏國有信陵君在,極有可能已經看清了趙強而秦弱的趨勢,這樣一來,魏國極有可能已經倒向了秦國。
因此,對於魏國,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重點不要放在魏王和信陵君上,放到一般的大臣,諸如龍陽君等人身上,搞清楚魏國的態度,以及其可能出兵的方向更為重要。」
「是。」平原君繼續答應道:「臣請開國府內庫,挑選一些名貴珍饈之物以應不時之需。」
「準。」趙括毫不猶豫地答應道:「只要能搞清楚魏國的動向,把孤的內庫搬空了也無礙。」
「多謝我王。」平原君隨即拱手道
「孫崮。」趙括轉過了身,卻是看向了彙報完畢後退到了一旁的羽林衛孫崮將軍。
「末將在。」聽到趙括的召喚,孫崮也是立即站了出來。
「安排魏國的密探,嚴密監視魏軍,尤其是信陵君的動態。寡人預計,
魏軍若有動作,掛帥之人依舊會是信陵君。掌握了信陵君的動向,幾乎就可以掌握魏軍出兵的時機。」趙括接著吩咐道:「配合平原君派出的使者,把魏軍的底細給我摸清楚。」
「是,末將明白。」孫崮也立即答應道。
「至於最後的齊國。」趙括隨即又看向了輿圖的一角,接著說道:「能讓他們按兵不動,便足矣。」
「是,微臣明白了。」平原君再度應諾道。
看著眼前的輿圖,趙括又細細梳理了一遍,從內部的調兵,再到外部的準備,從兵力到糧草再到外交,似乎已經沒有什麼遺漏的了。
剩下的,也只能交給戰場上的將士們了。
「此戰之重,已無需孤再多言。」轉過身,趙括隨即看向了眾人,頗為嚴肅地說道:「雖然這統一戰來得有些出乎意料,但既然它來了,我們便只能面對。三皇五帝之功業,盡在此戰,拜託諸位了!」
「是!」
話音落下,在場諸人當即齊聲地應道。
很快,隨著趙括的命令下達,趙國這臺機器也飛快地運轉了起來。
為了搶時間,趙國的動作也沒有絲毫掩飾的意思,擺明了就是告訴秦國,我知道你要來打我了。
沒有懸念,秦國的黑冰臺第一時間便將趙國的情況彙報到了咸陽。
而得到訊息的秦國,也隨即撕去所有的偽裝,全力發動了起來。
秦趙兩國的巨大動靜自然也波及到了其他所有的國家,一時間,
整個中原大地都處於一片忙亂的恐慌之中。
誰都明白,這將又是一場如同長平之戰一般的震古爍今的大戰。
只是,長平之戰充其量只不過是三國之間的角力,可這場眼前的戰爭,肉眼可見地將要席捲整個中原大地。
所有人都明白,他們必須站隊了。可明明他們希望的是坐山觀虎鬥,讓趙秦兩國兩敗俱傷。
只是想可以這麼想,做卻沒法這麼做。
就像是職場之上,不站隊的,往往會是最先被消滅的一波。(除非中立派已經足夠的強大。)
沒辦法,即便地處邊緣,齊國也還是
向秦、趙兩國派出了使者。
目的自然不言而喻——探聽兩國的虛實。
很簡單的道理,既然要站隊,那就要站隊能贏的那一方。
可惜,好巧不巧,還沒等齊國的使者抵達趙秦兩國的國都呢,秦、趙兩國的使者幾乎是同時抵達了齊國臨淄城。
更巧的是,無論秦國還是趙國,對齊國的要求也幾乎一模一樣:中立。
是的,秦、趙兩國都不希望在戰場上看到齊國的旗幟。
沒辦法,齊國的軍隊實在太難掌控。不僅僅是齊王和臣子的角力,會讓軍隊的態度輕易改變。
更要緊的是,這齊軍久疏戰陣,在秦趙這樣激烈的戰鬥面前,還真不夠看的。
萬一因為齊軍的潰敗而導致全域性的崩壞,那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不怕對手太強,就怕隊友太菜的道理,顯然秦趙兩國都很清楚。
也
因為秦趙兩國的要求出乎意料的統一,倒是讓齊國不需要任何的選擇,安安心心地便與兩國做起了生意來。
打仗嘛,缺的就是糧草!
齊國也算是趁著這個機會狠狠地賺了一筆。
只是,這點小錢,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根本都不看在眼裡。很簡單的道理,只有能把對手擊敗,齊國怎麼拿走的,就得怎麼還回來,成倍地還回來。
與此同時,趙國的使者也是飛馬趕到了楚國如今的國都——壽春。
身為內閣輔臣之一的虞卿親自來到楚國,可謂是給足了楚王面子。而虞卿給楚王帶來的籌碼也不可謂不重。
只要楚國願意出兵,不論多少,戰後趙軍都將為楚國復陳都之地;
而若是楚國能為趙軍牽制秦軍二十萬兵馬以上,那麼趙軍將在戰後為楚國光復鄢郢之地。
這兩地,一個是曾經的國都,一個則是曾曾經的國都,顯然無一不是楚國人夢寐以求想要奪回的土地。
趙括可以說也是下了血本了。
要知道,從趙括的判斷之中,趙秦之戰最有可能發生的區域就是潁川郡。
換言之,即便趙軍取勝,能得到的,也就是如今秦國所佔據的陳郡而已,而只要楚國出兵,趙國就要將這塊土地直接讓給楚國。
更別說那易守難攻的鄢郢之地了。
對於楚國而言,這絕對是一個絕好的復國的機會。奪回了陳郡和鄢郢之地,楚國將毫無意外地成為國力暴增,甚至成為
戰國的第三極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這買賣對於趙國而言,也是穩賺不賠的。
如此大規模的作戰,爭奪一城一地的得失,就有些顯得下乘了。
秦趙傾全國之兵而戰,這必然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戰鬥,而只要能消滅掉對方的主力,至少十年之內,贏的一方都將處於絕對的優勢中。
雖然暫時將兩塊膏腴之地給了楚國,但只要趙國願意,隨時都可以刀鋒向西,直逼函谷。
應該說,楚王面對趙國提出來的條件,是狠狠的心動了。
可問題是,如今的楚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或者說,如今的楚國還沒有從秦國的陰影中走出來。
兩年前的陳都之戰再加上後來的偷襲,楚國都輸得太慘了。兵力的損失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楚國上下,都已經患上了嚴重的恐秦症。
二十萬秦軍是什麼概念?
楚國人甚至覺得這二十萬大軍都能直接把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壽春防線給推平了。
自然,在這樣的心態下,楚國根本不可能承擔這樣大的軍事任務。
甚至,就算是虞卿飛鴿傳書
趙括,將牽制二十萬秦軍的要求下調至十八萬,甚至是十五萬、十二萬,楚王都不肯鬆口。
十二萬,當然不是趙括的極限,若是可能,哪怕是多牽制一萬人,對於前線的戰鬥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只是,這個數字對於楚軍而言,並不算太難。
畢竟,一直跟楚國做著軍械生意的趙括,當
然也明白楚國的戰力情況。
連牽制十二萬大軍都不答應,繼續降低要求也毫無意義,甚至還會讓楚國滋生出不該有的想法。
楚國的態度已經很明確,出兵可以,但真的要與秦軍作戰卻不行。
雖然對楚國的態度有些失望,但楚國能出兵逼近陳都,無疑也會拉扯住秦軍一部分的精力。這對於趙軍和趙括而言,已經算是個好訊息了。
沒辦法,在魏國都城大梁的使臣和羽林衛密探雙雙發回了訊息:魏國疑似已經倒向了秦國。
原因很簡單,魏國,確切地說是魏王實在太平靜了。
平靜到似乎魏王早知道這場曠世之戰就要開打似的。
事實上,魏王也確實比趙括還要早知道秦軍的動作,自然也對趙國使臣的到來早有所預料。
可以說,魏國對於趙國使者的接待是十分的有力有禮有節。
也正是因為這有條不紊的安排,卻是讓使臣起了疑心。
而更令使臣確定魏國已經倒戈的原因,還是信陵君的失蹤。
是的,作為如今魏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信陵君,居然不在大梁城內,直到第二日魏王宴請趙國使者之時,才匆匆趕回來。在宴席之後,信陵君又是喬裝打扮飛馬奔出了大梁城。
很明顯,信陵君就是為了在宴席上亮個相給趙國的使者看的。
好在,這一切都被藏在暗中的趙國羽林衛的密探給看在了眼中,可惜的是,信陵君在出城之後,很快就憑藉著快
馬將趙國的密探給甩脫了去。
也因此,趙國雖然已經確定了魏國的倒戈,卻根本不知道魏國什麼時候下手,更不知道魏國為了這次的倒戈準備了多少的兵力。
未知,從來都是最為可怕的。
一封封急令被飛馬傳向了東郡的田單和潁川郡的廉頗......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