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言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馮去疾的顧慮,家父秦始皇,何須言名,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坐下後馮去疾開口道:“因為老臣和蒙將軍剛剛欺瞞了殿下。”
我一愣,商議全程除了向兩人講解了一下我對匈奴的想法外,我基本沒說話,哪裡騙了我?
“丞相何意?不過剛剛我看丞相和蒙將軍欲言又止,不知可是此事?”我疑惑道。
馮去疾嘆了一口氣,道:“殿下英明。剛剛堂中人多眼雜,老臣不敢明說,此話也不該老臣說。只是如今蒙將軍所遇之難題,讓老臣不得不跟殿下說明實情。”
我看著馮去疾,他繼續說道:“蒙將軍所講匈奴整合部落、聯合東胡意欲春季大舉進攻上郡之事確實屬實。只是這種情況時有發生,老臣倒不是很擔心。
然而,不僅僅是匈奴的問題,更危險的是,現在邊關已經有許多大秦百姓開始向草原逃亡!如果到了春季,百草豐茂,恐怕逃走的人會更多!”
我大驚失色,中原的百姓逃亡匈奴?那可是草原,無法耕種,這些人又沒有牛羊牲畜,他們逃到匈奴吃什麼?而且這麼重要的事情為什麼不向嬴政稟報?我向馮去疾問出了我的疑惑。
馮去疾一副豁出去的表情:“殿下,對於上郡的百姓來說,逃到匈奴或許會做奴隸,或許被匈奴人殺掉,更大的可能是活活餓死,可是總有一線生機。但是留在上郡,他們只有死路一條。
現在上郡約有3萬戶遷徙過去的百姓,雖然朝廷分給了他們土地,然而上郡之地的糧食產量遠遠不及關中,他們除了養活自己,還要承擔起修築長城的戍卒吃飯的問題。
邊關大軍的糧食都由關中供給,倒是不向他們徵糧,可這些糧食僅他們自己和民夫就遠遠不夠。平時還要服役,可謂九死一生!
在這種情況下,逃到匈奴或許還有活下來的可能。
至於為什麼不向皇帝稟報,蒙將軍已經加強邊關防備,現在逃亡之事還未形成規模。若是稟報給皇帝,以皇帝的性格,恐怕會透過更嚴厲的刑罰進行約束,如此一來會使情況更加惡化。”
馮去疾緩了緩,繼續說道:“殿下所提之策,老臣與蒙將軍十分認同。但皇帝統一了天下,威名遠播四海,且盧生曾有言‘亡秦者,胡也’,在這種情況下,殿下覺得皇帝會同意與匈奴通商,使計緩緩圖之嗎?所以老臣和蒙將軍不敢對殿下之策表示認同,也希望殿下莫要再提起此事,臣恐皇帝會歸罪於殿下。”
聽到這裡,我醒悟過來,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總說不能小看古人,可還是常常無意間輕視他們,認為以他們所處的時代必定有時代侷限性。可能在某些方面確實如此,然而就算在兩千年後,他們這些人的智慧還一直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處事方式,又怎麼可能比後人愚昧多少呢。’
我感到羞愧難當,正身拱手道:“多謝丞相解惑,是我考慮不周,如無丞相提醒,扶蘇險些釀成大禍。”
馮去疾連忙回禮:“殿下只是一心為百姓著想,所以著急了些,即便老臣沒有提醒,殿下自己也會想到的。”
蒙恬也拱手道:“臣早聞殿下賢名,今日一見,果然仁義愛民。”
想通了其中關鍵,我說道:“兩位能以誠待我,扶蘇必不敢忘。對匈奴之策我不會再提,只希望邊關百姓及將士少些苦難。”
馮去疾會意道:“殿下英明,今日之事必定止於我二人之口。只是在向皇帝稟報時,老臣還是要將殿下之策向皇帝稟明,並稟明殿下意識到此事不妥。另外老臣也會將滑輪一事與皇帝知曉。”
我點點頭,沒人敢欺騙嬴政。
隨後蒙恬好奇地詢問關於滑輪之事,由於上郡較遠,滑輪還未送達邊關,我和馮去疾簡單向他介紹了一下。
蒙恬大喜,滑輪對於長城這種高處吊裝重物較多的場景,可謂用處繁多。
接下來的時間,我又把孟興源叫了過來,向幾人介紹了一下馬鞍、馬蹄鐵、斬馬刀的圖紙以及使用方法,又引得蒙恬一陣驚奇。
“這幾樣東西也是我閒來無事做著玩的,不知道實際使用效果如何,斬馬刀對於有組織的騎兵衝鋒來說可能效果比較好,馬蹄鐵能夠極大地減少馬匹的受傷、增加耐力,馬鞍可以讓士兵儘快適應騎馬、保持馬上平穩,你們可以嘗試一下,不好用丟掉就是了。
另外斬馬刀這種兵器我覺得有違天和,也是之前沒拿給你們看的原因,不過了解邊關將士的處境之後,還是我大秦兵士更為重要。”我向幾人解釋道,畢竟這東西打造出來有難度,我也不知道這些利器換個朝代會不會“水土不服”。
蒙恬行禮道:“臣替邊關將士多謝殿下。”
我扶起蒙恬道:“我該謝謝蒙將軍守護邊關太平才是。不知蒙將軍何時啟程去往上郡?”
蒙恬笑了一聲:“臣今晨抵達咸陽,已回家中探望妻子及父親,待糧草、軍械裝車,臣便啟程。”
我轉念一想,如今嬴政不在,蒙恬手握三十萬邊軍,在咸陽待得久了難免被人懷疑,便感慨道:“希望有朝一日邊關安定,諸位將士也可得享天倫。”
眾人齊聲應道:“殿下大德。”
————
寒暄幾句後,眾人各自離去,我也同孟合回到太子宮,繼續研讀《墨經》。
此書確實不得了,其中不僅有光學八條,總結了光影原理、小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焦距和成像的關係,還涉及諸多力學原理,槓桿、滑輪、平衡、中心等等都有研究。
書中對“力”進行了定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平動、滾動、軸動等不同的機械運動形式,甚至提出了“力矩”的概念,其他諸如滑輪、滑車等的論述和應用也極為先進,讓我不得不再次感嘆古人的智慧。
‘如果想在秦朝發展生產力,可能必須要藉助墨家的力量,只懂理論不會製作是我的弱點,要是有這樣一群既掌握了簡單的物理定律和邏輯思維、又能巧奪天工精通機關之術的人幫忙,一定會事半功倍。’這樣想著,何顯或許會有大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