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九章小冰河期來了,大明世祖,飛天纜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據後世記載,真切的小冰河期,是在1650年至1700年之間,而在之前則是氣候反常期,旱災與雪災輪番上陣。
就跟生孩子一樣,最折磨人的不是出來的時候,而是在懷上之後的九個月裡。
往往去年是雪災凍人,今年就是赤地千里。
明朝276年的壽命當中,一共發生了1101次天災,但是這一千多場天災當中,近三分之一,都是在後五十年出現的。
萬曆年間開始,常年不下雪的南京地區,就已經開始大雪連綿。
到了天啟、崇禎年間,流量極大的長江,竟然開始封凍,廣東嶺南也有了雪花,凍死了不少人。
其實若是純粹的小冰河期也就罷了,氣溫低了,畢竟還能生火取暖,百姓們還能煎熬。
但架不住氣候紊亂,極端天氣頻發,即使在21世紀,對於旱災也無計可施。
總不可能在十七世紀南水北調吧?
心中思量著歷史記載,以及記憶中的那些零碎訊息,朱誼汐面對眾臣的討論,倒是面色越發凝重,不得不給他們提醒道:
“諸卿若是心細,怕是發覺,自萬曆年間開始,氣候開始反常,要麼大旱千里,要麼就是雪厚數尺,老天爺反覆無常——”
“即使是數百年不下雪的嶺南,竟然也見到雪花……”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止言,開始思量起來。
在以前,受困於眼界和見識,就算是他們這些頂尖的讀書人,也不免對於氣象問題束手無策。
雖然董仲舒把《公羊傳》中的災異說和吸收了墨子的天罰理念,繼承發展成了天人感應,但說實話,但凡讀書明事理的,基本沒幾個人信。
不然的話,天底下怎麼會有預備賑災的常平倉?
天天規勸皇帝,實行仁政不就沒天災了?
而文武百官們之所以掛在嘴邊,則是因為這是他們唯一名正言順能夠約束皇帝的手段,比祖制還管用。
再不濟,宰相們也得背鍋,空出幾個位置出來。
畢竟沒人弄清楚真假,萬一是真的呢?
眾人仔細一想,呵,這難道真的是天意?大明活該要亡?
不對,這是愚昧之詞,不可信。
那按照皇帝的意思,就是老天爺不正常了?
見到眾人目光聚集,朱誼汐面色略顯凝重:“朕飽讀詩書,遍觀史書,覺察到在宋之前的五代十國時,天下也是如此的紊亂,災害頻發,不可不察。”
“正所謂舊之不去,新之不來。”
朱謀則拱手而立,拍著馬屁道:
“不來十國亂世,怎會有趙宋之立?”
“陛下於灰盡中重建大明,告慰宗廟,這是天意如此。”
“天意在明,天意在陛下——”
眾臣們也不管那麼多,拍就完事了。
皇帝或許不記得誰給他拍馬屁,但絕對會記得誰沒拍。
這哪到哪啊!
朱誼汐一臉錯愕,老子不是來跟你聊這個的,跑題了。
他擺擺手道:“就算如此,但就怕這天災尾巴還在,就算在10月份,也還會有個秋老虎,保不齊他臨走前來一遭,弄個考驗什麼的。”
說著,面色一正,嚴肅道:“凡是則預,不預則廢,所以,朝廷上下必須重視此事。”
“北方已經亂得一塌湖塗,我不想南方再亂了,平白添了幾分麻煩。”
這個麻煩一出,眾人臉色一稟,立馬明白,這是代指流賊。
當年的闖賊和西賊,不就是因為災害而出的嗎?動搖了國本,乃至於讓崇禎皇帝吊死煤山。
“陛下,臣記得,之前在各省不是成立個救災司嗎?且是由巡撫掛帥。”
首輔趙舒輕聲道:“當時就謀算著讓巡撫掌舵,安撫本省之民眾,如今正好發去諭旨,讓其屯糧練兵,萬勿出現賊寇事之事。”
“而朝廷則也應廣建糧倉,存蓄糧食,預防不測之事。”
“就算是發生難忍言之事,也要保住京營不亂。”
聽到趙舒如此嚴肅小心地處理對待此事,再看看皇帝滿意的表情,張慎言明白,自己自始至終還是缺了一點。
他這時忍不住道:“遼東數萬京營子弟,怕是其一省錢糧難以供應,再者出兵半載,想必其也疲倦,不如歸京整頓?”
借整頓之事,調遣兵馬保護北京,這是張慎言的心思。
“不到整頓的時候。”皇帝否決了這個提議:“雖然滿清苟延殘喘,但除惡務盡,堆積那麼多兵馬在遼東,就是為徹底消滅其人。”
此時的遼東,堆積了近十萬兵馬,其中六萬京營,一萬餘關寧兵,三萬左右的朝鮮兵。
由於騎兵眾多,光是他們的糧草供應,每個月就得三十萬石。
得虧了可以透過渤海運輸,節省了成本和時間,不然損耗就更大了。
偌大的遼東,普通百姓不過百來萬,根本就無法供養十萬大軍,更別說遼東苦寒,物資生產本來就不豐富,能養活自己個,無需朝廷支援就不錯了。
所以,其糧草都是由太倉而出,消耗的是存糧。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讓各省巡撫多修水利,旱雪之災莫測,樣樣都要提防,另外巡防營也要密切巡邏,捕捉不法。”
“至於各地總兵,配合巡撫用兵即可。”
不過對於朱誼汐來說,還是有些好訊息的。
明末的一場持續多年的動亂,人口銳減,從而導致土地空曠,土地承載壓力大減,對於倖存者來說,只要努努力,廣闊的土地還是能夠存活的。
老話來說,把一個王朝送進墳墓的人,往往是自己人。
例如明末的闖軍和各路反賊,充斥著大量的邊軍逃兵,李自成本來就是驛傳體制人,然後被裁了,沒了飯碗可不得造反嗎?
“總而言之,朝野上下必須做好準備,這災害保不齊就得來了,而你們,更是要按部就班而來。”
“若是讓我發覺誰疏忽大意,休怪我無情。”
“是——”所有人拱手而拜,心中一緊。
內閣六部上下一動,整個朝廷就大動起來。
別的不提,戶部立馬要求工部動工,再修一些糧倉囤糧,預防不測。
而由於近兩年番薯、玉米、土豆苗種漸漸擴大,所以在整個北方,乃至於天下擴種,也正式提上日程。
方法也簡單,只要允許這些糧抵稅即可。
章節報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