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這可是為國為民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18、這可是為國為民,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農業的發展與推廣,朱楩一開始就想過了。
只是他也不得不慎重對待,加上雲龍縣在第二季已經選擇其它稻種種下了,才打算等到年底出結果了,再一起稟告給朱元璋。
如今既然朱元璋問到了,於是朱楩索性讓宮裡的太監去自己府上,讓王福準備一些玉米、番薯和土豆送過來。
同時朱楩把這些高產糧食的好處也跟朱元璋仔細說了一番。
當朱元璋得知,這些種子都是種旱田的,也就是說那些不適合種水稻的地方,也能開墾出田地用來種植時。
頓時喜出望外。
尤其是土豆的產量,直接把朱元璋都給嚇到了。
“你說畝產多少?”朱元璋問道,聲音都在顫抖。
“畝產一千公斤,”朱楩知道朱元璋在震驚什麼,而這就是土豆的高產能量。
朱元璋倒吸口涼氣,不禁喃喃道:“畝產一千公斤?這得能養活多少人啊?”
“而且土豆不挑環境,再差的地方也是能生產的,哪怕成色不佳,也一樣能吃飽肚子,”朱楩說出土豆的種種好處。
雖說今時今日的雲南土豆已經屬於特產特色,但是土豆這東西,全天下都可以種,而且產量都不低。
這東西雖然不是穀物,卻也可以作為主食,而且產量是穀物所比不上的。
其實老百姓沒有那麼挑剔,很多時候,能吃飽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可想而知一旦土豆被推廣開來,會給世界帶來多大的變革。
尤其是如今的大明。
“玉米也不錯,據說可以榨油,也可以製糖,本身也是糧食,還很甘甜。可惜我現在的手段還不夠,很多東西都還沒開始弄啊。”
朱楩嘆息一聲。
因為被急著召來京師,所以許多東西都沒開始發展。
朱楩甚至還打算試試把罐頭弄出來。
如今的儲藏技術實在是太差了,可要是把多餘的糧食製作成罐頭,不是可以免去許多可恥的浪費嗎?
朱元璋越聽越覺得玄幻,這都是真的嗎?
還好王福很快就跟隨著一個太監來到偏殿了,並且帶來了一些玉米、番薯和土豆。
“殿下,這玉米和番薯已經只剩下這些了,倒是土豆還有很多,”王福湊到朱楩面前,小聲說道。
因為玉米和番薯本身就比較甘甜,加上之前給徐妙錦品嚐了一番,最後就只有土豆剩下最多。
朱楩點點頭,對太監吩咐道:“讓御廚把這些玉米煮一下,水燒開了之後,大概半個時辰就可以了。番薯可以用炭火來烤,直接放在火炭上,讓人注意火候,時不時翻一下。至於土豆嘛,可以蒸,也可以煮,也可以燉肉。土豆本身沒有什麼味道,但是很吃味兒,用什麼做出來,就是什麼味道。”
其實還有很多吃法,不過現在只是讓朱元璋親自嘗試一下這些作物的味道,然後再說其他。
朱楩還讓人留下一些樣品,讓朱元璋拿在手裡滿臉好奇的打量著。
“這就是玉米?看起來好像金子似的,”朱元璋拿在手裡反覆打量著。
朱楩感到好笑,同時拿過一顆土豆端在手裡,給朱元璋展示道:“這才是重中之重。也就是土豆。這麼一大塊土豆,其實只是一顆根莖下的一塊,而一顆土豆苗下面,很可能藏著幾十塊這樣大小的土豆。”
朱元璋瞪大了雙眼,因為朱楩手中託著的,乃是一大塊,比他手掌還大的土豆。
以朱楩現如今一米八的個頭,他一隻手都握不下,雖然比不上籃球和足球吧,至少也比高爾夫球大太多了。
(我可沒暗示什麼。)
而這麼大一塊土豆,一棵苗下面可能長出幾十個來?
難怪可以畝產一千公斤。
朱元璋真有些信了。
“不過父皇需要注意的是,土豆雖然產量高,但是這東西是有毒的,”朱楩忽然說道。
朱元璋先是一愣,接著頗為玩味兒的看著朱楩。
他還是不信朱楩要害自己的,否則他也無需說出來了。
沒錯,土豆,也就是馬鈴薯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好處優點,可其實最早,馬鈴薯也被稱作為惡魔的果實。
可不是航海王裡面吃了就能得到能力的惡魔的果實,別誤會了。
歐洲人一開始認為,土豆又難看,而且有毒,就不明白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植物,懷疑這不是上帝制造的,而是惡魔製造的。
“要說土豆唯一可能會被百姓們抗拒的,就是它存在著一種叫做龍葵素的毒素。不過這種毒是在土豆發芽或者腐爛時才會產生的,普通土豆不會有事。”
“而且龍葵素可以用加熱的方式消毒。就算土豆發芽了,只要把發芽的地方去掉,再多削掉一塊,只要煮熟了,也就沒事了。”
朱楩很詳細也很有耐心的,給朱元璋做著講解。
其實當初為了說服李叔然,以及為了給雲龍縣百姓們科普知識,朱楩沒少浪費口水。
但是他仍然甘之若飴,因為他深知現在的大明所依賴的糧食來源實在是太少了,這才導致大明朝一旦遇到點天災人禍,就會餓死無數人。
而一旦糧食多樣化了,至少多了一些選擇了,就能在災難來臨時,救濟更多人。
“其實說白了就是多吃熟食,少吃生食就沒問題了。天知道我在雲南科普醫療常識時,才知道那幫傢伙甚至因為喝生水差點鬧出瘟疫來,”朱楩回想起來就忍不住想笑。
當初那場霍亂確實是不小的危機,一旦處理不當全面爆發開來,不但當時那些人得病死,連大理都會遭殃。
瘟疫一旦爆發,那可就不是說能隨便制止的了。
就好像蝗蟲,一旦形成蝗災的規模,那就處理不了了。
還好當時他反應及時,以及果斷應對,這才及時解決了。
就在朱楩介紹著這些農作物的時候,御廚也很快把東西做出來了。
由太監總管帶著一隊宮中侍女,以食盒處於保溫狀態,把那些東西一一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讓人把桌子收拾一下,就招呼朱楩:“過來陪咱一起用膳。”
朱楩也不客氣,就搬著椅子坐下了。
那太監總管有些驚愕,又馬上低下頭去。
和陛下同在一張桌子上用膳?自從馬皇后死後,就連後宮的嬪妃們,也沒有幾人有如此殊榮啊,就連曾經的太子朱標,以及現如今的皇太孫朱允炆,甚至是徐達,都是分桌而食。
甚至還得陛下賜下食材,才會給他們送去。
畢竟這是當今天子,誰有資格與他同案?
在吃飯前,朱元璋給太監使了個眼色。
那太監立即心領神會的,把所有人都遣退了。
王福自然也不敢留下,忙躬身退下了。
“這王福跟著你,算是將遇良才了。總好過被你十哥浪費了,”朱元璋說道。
他已經知道王福成了朱楩的府臣,所以現如今是住在朱楩的府上,而不是自己找地方住。
朱楩聳聳肩沒有搭話。
老十就是魯荒王,死了之後還被諡號為荒,可見老朱對這個兒子有多大的怨氣。
他還是別搭話的好。
於是朱楩把那幾樣東西拉到面前,說道:“這些東西是兒臣帶來的,兒臣先吃。而且這土豆既然兒臣說它有毒,自然不能讓您犯險。”
說著,朱楩開始享用起來。
果然不愧是御廚,確實很有手段,明明是第一次見識到玉米和番薯,結果不但玉米被煮的恰到好處,那番薯也是烤得果肉金燦燦黃橙橙的,還冒著熱氣,飄散著香甜的味道。
連見慣了山珍海味的朱元璋,都嚥了口口水,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朱楩在那裡享用美味。
尤其是那土豆,因為朱楩特意叮囑過,所以後廚燉了一鍋雞,煮熟了的土豆不但香糯可口,還吃盡了雞湯的美味。
朱楩也不客氣,伸手撕下一塊雞腿,大吃特吃著,甚至發現雞湯裡面還飄著諸如參片與許多名貴藥材。
難怪如此鮮美。
“伱別光顧著自己吃啊,”朱元璋終於按捺不住了,再等下去,朱楩就要把一整隻雞給吃完了,趕緊伸手搶了過來。
主要是第一次見到這些東西,朱元璋也很期待。
結果稍微嘗試了一下,不由得點點頭:“這玉米和番薯就不說了,沒想到只是隨便用水煮一下,用炭火烤一下,就能如此甘甜可口。連咱都愛不釋手,何況百姓?”
“還有這土豆,正如你所說的那樣,以什麼食材烹飪,就是什麼樣的味道。”
“最主要的是,這些可都是能吃的東西啊。楩兒,你可知道一旦把這些推廣開來,於國於民,是多大的功績?”
說到最後,連朱元璋的語氣都激動起來。
因為這是他兒子所帶來的,朱楩立下不世之功,不也是在給他的臉上添金嗎?
所以朱元璋一直都留著許多關於朱楩的奏章,尤其是當初的不世之功,他嘴上不再說什麼朕之虎子,內心卻無比驕傲自豪。
再看向朱楩時,眼神都透露著滿意和欣賞之色。
不過朱楩卻很謙虛的說道:“其實這些東西不是我發明的,而是早就有了。只不過不是生長在咱們這片大陸上,而是在海外其他大陸。”
“哦?”朱元璋愣了下,一邊不動聲色的吃著東西,一邊裝作若無其事的說道:“你之前確實提到過,什麼美洲大陸,歐洲大陸,非洲大陸的,那些大陸到底在哪裡?”
“當然就在這個世界上啊,”朱楩翻了個白眼,難道是別的星球啊?那也得上得去啊。
主要是現在的科技手段太原始了,導致人們對這個世界不能說是一無所知,那也是毫不理解。
朱楩猶豫著,要不要從系統之中買一份世界地圖?
還是算了吧,萬一老朱再誤解了什麼,以為自己已經打算起兵造反了,那就糟了。
畢竟還沒鬧到那一步,朱楩只好用嘴描述,但是他也只知道大概位置。
“父皇您知道日本島吧?就是琉球那邊的,”朱楩問道。
朱元璋輕哼一聲:“不就是區區倭國嗎。”
“對對對,就是他們。從那座島繼續往大海深處行進,就是新大陸了,”朱楩說道:“那邊可以往歐洲去,也可以往美洲去。歐洲大陸如今應該和咱們當初的春秋戰國局面相差不大,一塊地上林立著幾十個國家,誰也不服誰。”
“主要是美洲大陸,現在還只有一群原著土民。咱們可以派一支部隊過去征服他們,然後教化他們,帶領他們進入文明時代,以及插上咱們大明的旗幟。”
“之前我說過,藩王乃是國之利器。這世界那麼大,何必非得削藩呢?把藩王們派出去開疆拓土,哪怕藩王們佔據了新的地盤自立為皇帝又如何?那也是我朱家的天下啊。”
“總好過那是外人的地盤吧?”
朱元璋深深的看著朱楩,深知這才是朱楩一直以來的目標。
不過朱元璋更想知道的是:“這些事,你都是從哪裡知道的呢?”
“咦?”朱楩一怔,接著開始冒冷汗了。
他太得意忘形了,到底是因為覺得自己有底氣了,不怕朱元璋了,還是一直在被這位洪武大帝親爹引導著,不知不覺說了很多話呢?
就不提玉米番薯和土豆是怎麼來的了,連朱元璋都對那些大陸毫不理解,你又是從哪裡聽說的?
“是張三丰告訴我的,”朱楩突然脫口而出。
如今不知身在何處的張三丰,可是飛來橫禍,也可以說人在山中坐,鍋從天上來。
朱楩也是靈機一動,說道:“張仙師果然所非凡人,據說他得到過一本天書,記錄著這許多事。然後他又說給兒臣聽的。”
“哦?”朱元璋笑了,真把自己當三歲小孩兒來糊弄了?
那張三丰又不曾出過海,就算是所謂天書,也不可能詳細記載著海外的事,哪怕是山海經,記錄的也都是華夏大地的上古傳說。
所以你是從哪裡知道的呢?
莫名的,朱元璋開始好奇,朱楩只是出去就藩了兩年多,還只是在雲南胡鬧,可他卻好像知道了很多連自己都沒聽說過的事。
還有玻璃,白糖,肥皂這些事,雖然朱元璋聽說過,朱楩也是從失敗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但是朱楩卻從一開始,好像就知道他能成功,彷彿他一開始就知道成功之後會是什麼樣子,於是才目標明確的去嘗試的。
朱元璋越想越覺得,在這個兒子身上好像還藏著很多秘密。
不過他也看出朱楩不想說實話,於是也懶得繼續追問,拍拍手說道:“也酒足飯飽了,你也該告退了。”
外面一直候著的太監宮女們開始進來收拾東西了。
朱楩一邊暗暗鬆了口氣,一邊在心裡吐槽,老朱也太不地道了,用完了就過河拆橋啊?
自己成什麼了?他招之則來揮之則去?我成小狗了?
沒辦法,人家是爹,還是當今皇上,朱楩只能準備回自己家了。
“對了,你這土豆還有一些,明日早朝時,可以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進獻,”朱元璋忽然說道。
一個是告誡朱楩明天早上起來上早朝,一個也是準備讓他立下這份功勞。
雖然朱楩說了,這不是他發明和發現的,可至少也是他帶來和推廣的,這就足夠了。
“兒臣知道了,兒臣告退,”朱楩答應一聲,就往宮外走去了。
殿內的朱元璋,則是陷入了深思。
久久之後,朱元璋才忍不住喃喃道:“其實哪家都有長出息的孩子,也有沒出息的子孫。這與長幼無關。”
“但是可惜,你偏偏只是老十八。你前面還有十六個兄長,如果你都能當皇帝,他們又會會作何感想?”
“你是不想削藩了,可到那時候,恐怕他們就要削你了,”朱元璋冷笑一聲。
其實朱元璋知道,不光是這個老十八,在自己的那些藩王兒子裡,還有好幾個有著野心。
所以當朱允炆詢問,如果外人造反,還能靠著藩王的力量去鎮壓,可如果藩王造反了,該如何處置時。
朱元璋才選擇詢問朱允炆的想法,而不是篤定的認為,不會有藩王要造反。
也等於說,朱元璋其實默許了朱允炆要削藩的想法和打算。
只是朱元璋恐怕想不到,朱允炆的野心更大,他不是要削藩誰,而是要全都一網打盡,把叔叔們全都給幹碎了不可。
更讓朱元璋想不到的是,朱允炆手握幾十萬大軍都能輸了。
他是真的把握不住的。
先不提這些。
朱楩從皇宮裡出來,就見外面王福還在等著自己。
朱楩走過去跳上馬車,招呼道:“走吧,回家。話說本王今天讀了一天書,明天還得早起上朝,之後還要繼續去國子監。幸虧本王身強體壯,不然得活活累死。”
一想到自己竟然這麼忙,朱楩就很無奈,因為很多事其實跟他無關,譬如這國子監,其實不去也可以的嘛。
這只是老朱把他留在京城的手段,誰讓他不娶人家徐妙錦的呢。
既然沒有婚事約束,那就用這種辦法扣押吧。
“說到底還是瞿能那傢伙太老實了,也太猛了,真是的,留著刀拜蘭讓我回去收拾啊,”朱楩嘆了口氣。
王福此時親自坐在前面趕車,對於殿下的怨念,也沒法安撫。
朱楩在回去路上還開啟系統看了一眼。
只見武力值已經從之前的十七萬,達到了二十萬。
看來瞿能討伐刀拜蘭時,消滅了足足三萬敵軍啊。
還有領地也增加了一塊,人口也同樣增加了足足十萬人,總人口數量已經達到六百六十萬了。
“其實本王還是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啊,”朱楩嘆息著。
(PS:這兩天大家有很大的意見呀。我開了個單章,說了下情況。然後打算加快下進度,本來和女主徐妙錦以及老爹朱元璋還有很多情節要推進的。不過已經有幾章存稿了,我可捨不得刪,明天就加更再發四章好了。然後再有兩章就開始加速了。別急。
好吧,我還有六章存稿。本來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比如有事或者想休息一下的時候不至於斷更的。這次給大家加加速好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