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蒙古草原之亂?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31、蒙古草原之亂?,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已深,宵禁也早就開始了。
大街上早已不見行人,只有一些巡邏的打更人,時不時冒出,又很快消失在小巷深處。
此時朱楩在王福的引路下,從秦王府出來,迅速轉入到附近一個巷子裡。
李貴已經被支開了,由於他有官職在身,就算宵禁也可以自由走動,正帶著一些兄弟去連夜傳達朱楩的旨意。
也就是為了給秦王朱樉擦屁股,打算明日先開倉放糧。
這是最實際也是最直接的補償,希望能有點作用,可以收買人心吧。
而這時,朱楩與王福卻來到了一個很隱蔽的後院,王福上前敲了敲門。
片刻後,有一個老者開啟了門,看了眼兩人,連忙讓開。
朱楩認出,那是跟隨著沈榮走南闖北的老管家,以前是跟著沈萬三的,後來跟隨著沈榮,幫助很大。
“殿下千歲,大爺已經在等著您了,”老管家給朱楩引路。
從後院經過一個花園,然後繞到了前院。
前院的院門前,沈榮正在那裡等待著,而且一臉的焦急神色。
看到朱楩來了,沈榮趕緊迎了上來,拜見道:“殿下,您可來了。如果您沒來西安,我就要火速趕往京城去見您了。”
“你要去京城?不是說好了讓你弟弟沈旺在京城,而你則是在外面嗎?如果讓錦衣衛探知到伱突然回京,且和我有所走動,恐怕你們沈家要有劫難。是發生了什麼事嗎?還是說雲南出了差錯?”朱楩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這是他們早就約定好了的。
沈家還不能明目張膽的為朱楩效力,畢竟朱楩又不是儲君,也不是嫡子,只是個藩王罷了。
朱元璋可以容忍朱楩混賬一些,卻絕不能容忍別人。
朱楩更擔心的,還是雲南那邊。
沈榮趕緊說道:“殿下,有木邱姑娘坐鎮雲南,再加上西平侯沐春大人的協助,以及沐晟和趙括指揮使的幫忙,乃至瞿能將軍也是能征善戰的將軍,雲南全境都不敢再有人叛亂。”
“何況您留下的改土歸流方針,大家也都在繼續推行著。”
“再加上李叔然知府和嚴時泰知府等人的努力,雲南正在蒸蒸日上。”
“而且今年已經在幾處城鎮建設了幾座學府,今年夏季開始招生,有一批土人的孩子開始入學了。”
沈榮先把雲南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
雖然朱楩離開了雲南,但是他留下了大方向的方針與計劃,所以雲南不需要擔心。
包括思摩甸的火藥研發,還有怒江大橋的建設,乃至準備鍛造鋼筋等等。
這些都在如火如荼的準備中。
尤其是思摩甸,據說那龍曲和吳勇已經研究出了紅衣大炮的炮筒,但是朱楩從一開始給的要求起點就很高,要的不是那種點引線以火藥擊射的舊式火器,而是打算弄出擊發式的。
哪怕弄個燧發槍出來也好啊。
所以思摩甸那邊還在再接再厲,如今已經開始研究威力更大的炮彈了。
“要是他們能搞出克勞伯大炮,本王必不會虧待他們,”朱楩也有些激動起來。
雖然一開始只是存著試一試的心思,才讓龍曲和吳勇在思摩甸瞎搞的。
卻沒想到,他們還真能搞出一點成果。
不過這也是現在研究的東西還太簡單,沒有什麼技術上的嚴格要求。
但是克勞伯大炮可就是完全不同的技術了,朱楩也覺得自己難為人了。
看來將來還是得想辦法培養一批專業的技術型人才啊。
“不過既然雲南沒事的話,你怎麼如此著急?話說你怎麼跑到這西安來了?”朱楩開始好奇起來。
連他也不知道,這沈榮怎麼突然跑到西安來了。
沈榮訕訕的說道:“殿下,您也知道我喜歡行商經商,以前就一直親自率領一支商隊天南地北的跑,所以習慣了。而這一次就是我親自率領商隊,準備從咱們雲南出發,經過吐蕃西域等地,然後出塞外,想去草原上弄一些牛羊回來,最好是弄一些上好的戰馬。您不是正缺戰馬嗎。”
朱楩眼前一亮,這沈榮果然很靠譜,忙問道:“結果如何?”
“如今咱們的商品都是壟斷的,除此一家別無分號。我還按照您的建議,以玉米和番薯嘗試著熬製了一批糖果點心,也都大受好評,深得那些外族王公貴族們的追捧,”沈榮一開始還一臉驕傲得意。
但是緊接著,沈榮的臉色就有些難看了:“但是有錢的人畢竟是少數。尤其是草原上的那些部落,他們目光貪婪,如果不是您幫助我組建了一支護衛隊,恐怕他們都要把我們吃幹抹淨了。”
“那些個韃子簡直什麼都吃,甚至連老鼠耗子也不放過。”
跟著,沈榮描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
千萬別以為蒙古人是遊牧民族,覺得每個人都是個農場主什麼的,有屬於自己的農場草原和羊群牛群。
實際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草原部落上可是等級森嚴的,真正能隨便吃得起肉的,只有那些貴族老爺。
而普通的牧民,只能以羊奶、馬奶和牛奶為食。
也就是貴族老爺吃肉,普通人只能看著。
只能說天下百姓都是一樣被壓迫的。
而且因為是在草原,沒有太多適合耕種糧食的地方,導致很多人缺少食物。
正如沈榮所說的那樣,如今的蒙古百姓,可以說什麼都吃,甚至連蝨子都吃。
包括‘出使蒙古記’中就記載,他們什麼都吃,吃狗,吃狼,吃狐狸,吃馬,甚至包括母馬生產後排出的東西。
自然也包括老鼠,草原上也有老鼠,還分普通的老鼠和田鼠。
“你想表達什麼?”朱楩卻有些聽不懂了,這沈榮說這些作甚?
雖然如此,也不至於鄙視,畢竟這也是為了生存。
何況吃老鼠又怎麼了?朱楩前世也曾見過各種所謂的求生節目,什麼荒野求生荒野獨居之類的,就算他自己沒試過,也不覺得這有什麼。
只要是自己打獵得到的獵物與戰利品,除了人肉不能接受,朱楩覺得吃什麼都可以。
沈榮深深的看著朱楩,深吸口氣,說道:“殿下,他們很飢餓,他們很餓。他們會吃光一切,不光是草原上。不如說現在已經是秋天,他們已經要吃光草原上的東西了。”
朱楩心裡一動,隱隱猜到沈榮的真正用意,說道:“你是說,他們有可能威脅到我們?”
“打秋風,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沈榮表情凝重的說道:“就是在咱們關內漢家百姓準備秋收糧食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過來燒殺擄掠一番。他們會搶走我們的糧食,以及我們的女人。有的兇殘的部落,還會搶走男人,把男人叫做兩腳羊,也是他們的糧食。”
沒錯,那些人甚至是吃人的。
其實吃人這種事,雖然有違人倫,卻不能否認它的存在性,包括三國時代也有兩腳羊的說法。
而且‘出使蒙古記’也記載過,一次蒙古攻打契丹人,因為圍城時間太久,導致自己的糧草都被吃光了。
最後,他們就從每十個人中抽取一個人出來吃掉,最後終於攻破了那個城池。
“殿下,這次我在外面經歷了大大小小十幾個部落,他們看我是商人所以不把我放在眼裡,見我軟弱,於是透露出了他們的野心。”
“關外至少有十幾個部落打算在今年秋收之季打一場大的秋風,而且我觀寧夏衛並未有所警惕。甚至在今年,還有慶王殿下就藩屬國,封地就在韋州城(今同心縣韋州鎮)。”
“一旦韃子大舉入侵突然襲擊,我怕邊關難以守住,更擔心一旦藩王有失,恐生大禍,所以才急著想要通稟您一聲。”
沈榮說著說著,冷汗已經開始冒出來了。
他只是一個商人,結果這次行商塞外,卻突然得到了如此驚天秘聞。
沈榮也知道此事關係甚大,所以才如此膽戰心驚,趕緊跟朱楩稟明。
慶王,他是和朱楩一起封王的,還是朱元璋的十六子,名為朱栴。
別看朱元璋是農民出身,可他的兒子們,雖然沒有排字,就是中間名為統一的字。
但是朱元璋的兒子都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名字全是木字偏旁。
從朱標、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再到朱楩等等,無一例外。
這是以陰陽五行,遵循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父子也。
而且朱元璋還給每一個兒子的後世世系,也都安排了輩分表,且足有二十個字的輩分。
足足二十多個兒子啊,每一個兒子都有二十代?那得多大的家族規模?
比如朱楩的二十代子孫輩分世系就是: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理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命名風格就是‘朱’作為姓氏,中間排這些輩分世系的字,再加上陰陽五行的偏旁取字。
有點扯遠了,畢竟朱楩現在還沒打算要孩子。
回到這位十六哥朱栴身上。
朱栴的藩號為慶王,本該就藩慶陽,後來在今年被改封到寧夏鎮。
可是寧夏鎮地近邊外,並且之前曾經撤銷過,現如今是一個新設立的衛所。
為了保障朱栴的安全,承受王府龐大的經濟負擔,於是就讓他暫時改駐到韋州城了,且就近由延安、綏德、寧夏的租賦供給。
本來只是一個很普通正常的藩王就藩,雖然寧夏鎮乃是九邊重鎮之一,可以說臨近邊外。
但是可不要忘記,藩王們本就是戍邊守國的,比如朱楩不也是十二歲前往雲南就藩?
所以本來沒什麼的。
可現在看來,這位十六哥就運氣有點差了,如果沈榮說的是真的,關外韃子今年秋收有可能打秋風,進犯邊關。
一旦邊關有失,恐怕那些韃子就要長驅直入,到邊關大肆擄掠一番了。
雖然邊關有長城的人造天塹守衛,可其實自古以來,總有關外屢屢冒犯,是不可能完全擋住的。
何況長城太長了,據說從山海關一路延綿到嘉峪關,哪可能全都守住。
朱元璋也只是設定了九邊重鎮,以作防範。
其中之一就是這寧夏鎮。
“沈榮,給我仔細道來,”朱楩也不敢怠慢了,連忙叫上沈榮進入屋內,開始詳談。
沈榮不是無的放矢的人,他也知道這件事有多重大,如果敢謊報軍情,那可是殺頭,甚至是株連九族的重罪。
於是連忙仔細認真的,給朱楩再次說了一番他這次塞外的經歷。
原來沈榮一直牢牢記著上次朱楩給他說過的,一個是對戰馬的大量需求,一個是對畜牧業的期待和支援。
沈榮深知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有上好的馬匹與大批牛羊,於是為了幫助朱楩完成王圖霸業所需的基業,才帶著商隊去了關外草原。
“你就那麼容易出關了?”朱楩感到奇怪,雖然自己一路上從不需要所謂的通關文牒,畢竟他是藩王,誰敢阻攔?
可沈榮只是一介商人,古代講究士農工商的,商人可是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
何況他還是出關塞外,那是需要通關文牒的,比如出山海關,如果沒有通關文牒,那是絕對出不去進不來的。
“小人有通關文牒啊,而且只要使點銀子,給點好處,且商隊內沒有鹽鐵茶馬這些東西,就沒有難度了,”沈榮解釋道。
鹽鐵茶馬乃是國家掌控的,何況沈榮只會從關外把牛羊馬往關內運送,自然不會遭到刁難。
只是他說的簡單,朱楩卻面色凝重,這算不算是腐敗?
雖然這是行了他的方便,卻不是什麼好的兆頭啊。
“你繼續說,”朱楩說道。
“是,”沈榮繼續交代起來。
在出了關外之後,沈榮很快就遇到了一個遊牧部落,一開始雙方還差點發生爭鬥,那些遊牧人如今跟強盜土匪一樣,講究一個弱肉強食。
蒙古一直都是奴隸制度,講究的是誰武力強大,那麼被征服的一方就是奴隸,一切都是奴隸主的。
後來還是沈榮的商隊有一支護衛保護,這才與對方進行了對話和談判。
說起來沈榮也算是有點膽色了,竟然敢和對方談生意,並且還在那支部落的引領下,與其他部落也都見了一面。
本來那些部落也想把沈榮分而食之的,想要白白搶了商隊的貨物。
可沈榮走南闖北也見識過很多,雖然武力難以抵抗,他就想辦法說服對方,表示你現在搶了我,只能搶這一批貨物。
可如果這次我們雙方進行貿易交換,那麼今後的好東西就是源源不斷的了。
那些部落的人一聽,好像有點道理,這才和沈榮開始以物換物。
也隨著商業順利進行,沈榮和那些部落的人變得熟路起來,如果不是沈榮極力拒絕,恐怕這次還能娶個蒙古妹子回來。
也因此,在與那些部落的人喝酒的時候,他們因為不把沈榮這個唯利是圖的商人放在眼裡,才透露出了他們打算打秋風的主意。
“而且如今的草原局勢正在動盪,連他們的大汗都換了好幾個了,”沈榮甚至還帶來了一個不得了的訊息。
原來在當初藍玉發動的捕魚兒海戰役中,當時的北元大汗還是孛兒只斤脫古思帖木兒,結果這位大汗卻被藍玉殺得只有他自己帶著太子和幾十騎逃跑了,把整個北元庭都被藍玉或殺或俘虜了。
更甚至在他逃跑的時候,還被孛兒只斤也速迭兒埋伏活捉了。
兩人雖然姓氏一樣,算是同宗。
可一個是忽必烈的後人,一個是阿里不哥的後人。
當初阿里不哥跟忽必烈奪權不成,有傳聞就是忽必烈把阿里不哥毒殺的。
也速迭兒正是阿里不哥的後人,這次擒獲了大汗,可算是為祖上覆仇了。
於是他竟把大汗以弓弦活活勒死,包括太子也被他殺死了,就此篡位。
雖然也速迭兒復辟了阿里不哥一脈‘應得’的汗位,可惜不久他就暴斃而亡了,死時才三十多歲,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報應。
也速迭兒死後,就由他的兒子孛兒只斤恩克繼位了,而這位也是不到三年就死了。
之後由孛兒只斤額勒伯克繼承了汗位。
短短十來年的時間,早已快要名存實亡的北元,卻又經歷瞭如此波折不斷,可謂是名聲大損。
而且這位新任大汗更是一個重量級選手,他不但殺死了自己的弟弟,更是還奪取了弟弟已經懷孕的妻子當自己的老婆。
朱楩聽得那叫一個一愣一愣的。
“話說,這些話他們都敢跟你說?”朱楩都傻眼了,現如今的草原,到底有多混亂啊?
這要是給他十萬兵馬,是不是就能踏平草原了啊?
沈榮深深的看著朱楩,語氣有些激動的說道:“殿下,如今草原上他們自己都在分裂內鬥不休。恐怕大元北庭將徹底滅亡了。如果不出意外,他們至少要分裂成兩大部落。而我認識的那些部落,他們自己都說,他們的首領要帶領他們建立自己的部落汗國,稱之為蒙古。”
“這次打秋風,也正是為了奪取大量咱們漢家的錢糧,好積攢力量,與那新任大汗額勒伯克決鬥。”
原來這位額勒伯克大汗是脫古思帖木兒的次子,也就是之前被藍玉殺得倉皇逃竄,卻最終還是被也速迭兒殺死的那位。
等於是說阿里不哥的後人還是丟了汗位,又被忽必烈的後裔奪回去了。
然後不知他們怎麼內訌爭鬥,曾經輝煌不可一世的北元汗國,終於要徹底分裂了。
“這或許將是我們的機會。”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