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設立草原兵部隊?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47、設立草原兵部隊?,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錢術很聰明,也懂得明哲保身。
可有的時候,風險越大的同時,收穫也會越大。
都知道造反的代價巨大,可一旦成功呢?那就是開國功勳啊。
既然錢術做出了他的選擇,朱楩也不在意,直接讓錢術與唐傑兩人一道,先去城內建辦第一批糧草了。
因為有著足足一萬頭牛三萬只羊,想把這些牲畜全都換成糧食,也沒那麼容易。
所以朱楩打算先在寧夏鎮城內換一批,他好帶走送去草原,之後再換再說。
同時他可沒有忘記還有八千俘虜等著處置呢。
於是朱楩這邊領著王福、彭越以及牛勝一眾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關押俘虜的地方。
因為俘虜眾多,足有八千號人,唐傑光是為了關押他們,就不禁大費周章了一番。
也是難為唐傑了,寧夏鎮的守軍本就只是一個正常衛所的兵力,本就不足六千人,加上之前有所傷亡損失。
等於是讓不到四千人去看守著這八千號的俘虜。
但凡這些俘虜突然暴起傷人,還真有可能造成不小的威脅。
還好這些俘虜沒有武器,同時也沒有人敢鬧。
朱楩的突然到來,頓時引起了所有俘虜的注意。
一個是朱楩身居眾人的簇擁之下,一看就是位高權重身份不凡之人。
其次之前阿魯臺在被朱楩強行帶走出城時,也有機會可能通知過其他人,說出了這裡有一位大明王爺的情報。
於是那些俘虜紛紛看向朱楩,其中還有人裝作漫不經心,一副不動聲色的樣子,往前湊了湊。
“你們想作甚?”王福已經是朱楩身邊的老人了,也一直是朱楩最為信賴的心腹,一眼就看出那些俘虜們可能帶有威脅之意,開口呵斥道:“還不拜見你們的主子?”
俘虜們都愣住了。
他們是因為知道,他們的部落主子阿魯臺被帶走了,於是才不敢反抗。
結果阿魯臺卻一直都沒有再回來過,如今看到朱楩這副被人前簇後擁的樣子,猜到了他的身份,以為阿魯臺是被他給處決了。
他們正猶豫著,要不要突然暴起傷人把這個身份尊貴的人給控制住,或者挾持他找機會脫困而出回去部落。
沒成想,王福站在一旁,高聲道出朱楩如今的最新身份:“阿魯臺部部從聽令,自前日起,阿魯臺所部已經忠心臣服於我大明王爺滇王朱楩殿下。爾等此時不拜新主更待何時?”
那八千俘虜全都傻眼了。
啥情況?他們是被關在這裡多少年了?怎麼一轉眼的功夫,之前殺了他們兩萬多兄弟的漢人,突然搖身一變成了他們的主子?
甚至連阿魯臺都臣服了?
“這不可能,”有人情緒激烈的喊道:“阿魯臺是草原上的漢子,是部落雄鷹,他目光遠大,絕不會背棄鬼力赤投靠你們漢人。”
朱楩表情淡然的看向那人,心裡暗暗冷笑。
阿魯臺確實不想投降了,問題是他不投降也沒辦法了。
只能說朱楩對改土歸流的手段越來越熟練了,並且在阿魯臺部落內部,終於引爆了一直存在的巨大隱患。
那就是草原上一直維持的奴隸制度。
朱楩都驚訝了,頭一次見識到,奴隸和奴隸主竟然還能相處和平,甚至奴隸還會去維護奴隸主權益,乃至甘心情願的,去維護奴隸主的所謂尊嚴的。
搞笑呢嗎?
所以當朱楩喊出要解放部落中的奴隸口號以後,阿魯臺的所謂權威就崩盤了,被朱楩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架空了。
連阿魯臺的母親都看出來了,阿魯臺再不投降,那就只能是白白的死掉而已。
所以阿魯臺降了。
朱楩連阿魯臺都降服了,何況是這些人。
“伱們這些韃子,在戰場上打不過咱們大明部隊,更不用說漢家文化的琴棋書畫了。我都懶得欺負你們,”朱楩輕哼一聲,把這些草原漢子擠兌的臉色或漆黑或通紅。
“說實話,我本打算殺了你們的。因為留著你們就要管你們吃喝,以為本王在這裡養大爺呢?本王還不缺你們這些個大爺。”
此話一出,頓時全場譁然。
“咱們都投降了,你還要趕盡殺絕?太不講道理了。”
“你要殺,咱們在戰場上明刀明槍的來,何必讓我們繳械投降之後還殺俘?”
“卑鄙的中原人,果然不可信。”
到處都開始響徹起喧譁的動靜,嘈雜的在聲討朱楩。
朱楩皺了皺眉,冷冷說道:“都閉嘴。本王說話的時候,連阿魯臺都得老老實實聽著,你們真的想死?”
他的聲音沒有太大,但讓人驚訝的是,許多人都自發的閉上了嘴,只覺得朱楩身上有股不怒自威的壓力。
那是身為上位者的從容不迫的自信,也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霸氣,更是身為勝利者對俘虜的壓制力。
朱楩掃了眼大部分俘虜,見所有人都不敢再隨便開口了,才不緊不慢的接著說道:“本來殺了你們也就殺了,畢竟你們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你們草原人征服別的部落,不也是殺光其他部落的男人?”
“只不過如今本王已經收服了你們的部落,從現在開始,你們不再是別的什麼人,你們將是本王的子民,也將是大明子民。既然已經是自己人了,自然不能再把你們當俘虜和敵人去對待。”
說著,朱楩給王福使了個眼色,並且故意高聲說道:“王福,給他們準備馬,準備好的食物,給他們殺牛宰羊,把他們的武器裝備也還給他們。並且三天後,本王親自送你們回家。”
俘虜們紛紛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
一旁的彭越和牛勝也有些著急,看起來想勸說朱楩從長計議。
但是朱楩已經有所打算,大手一揮,以毋庸置疑的語氣下達命令:“讓周圍看守的人也都撤了,這些人已經不再是敵人,本王親自給他們擔保,讓他們在城內自由活動,不會生出禍端的。如果出事了,本王負責。”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之前朱楩還在打算著怎麼弄死這八千俘虜。
可此一時非彼一時,當這八千人將會成為朱楩麾下的一股力量時,那就不一樣了。
而且朱楩當著八千俘虜的面,讓王福親自去安排,宰殺了足足十頭牛和幾十只羊,給這八千人送了過來。
即使在部落中時,這些人也沒多少機會享受這等盛宴,就說部落裡的一切都是奴隸主,也就是阿魯臺的私人財產。
部落的人只能照顧,只能餵養,卻不敢隨意殺死吃肉。
如今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像是過年過節了一般。
朱楩正好趁此機會收買人心,當場宣佈,這八千人不再是所謂的俘虜,而是他麾下的阿魯臺部草原兵。
其實根本就沒準備過這麼一個旗號,只是臨時起意隨便喊的。
但是這八千人的身份與定位可就完全不同了。
其中也有不少人在擔心和猜忌,可更多的草原人很快放下了戒心。
道理也很簡單,如果人家要殺他們,何必還要殺牛宰羊的,給他們吃這麼豐盛的食物?
總不會是讓他們吃飽了好上路吧?
那這位大明王爺簡直就是傻子,這些牛羊即使在部落裡也是不小的財產,何必給死人浪費這麼多?
所以幾乎所有人都當場宣誓了對朱楩的效忠。
反正三天之後,朱楩答應要帶他們回家的,到時候就能知道部落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了。
就這樣,朱楩隨隨便便略施手段,就把足足八千草原漢子收服了。
至於朱楩之前殺了他們兩萬多人的事。
畢竟之前雙方是敵人,他們攻城的時候,也沒少殺死守城的明軍。
更何況草原上就是這樣彪悍且直接,前日還是敵人打生打死,明日或許就能勾肩搭背互道兄弟。
一切都以利益和實力為主,拳頭大就是真理,否則就算成吉思汗再偉大,也無法統一草原各部落了。
先安置了這八千人暫且不管。
朱楩接著又領著三大指揮使去了明軍大營。
因為寧夏鎮的居民已經都回來了,於是這一萬五千將士正在城外安營紮寨,順便本來還打算把那八千俘虜挪到這邊來看押的。
當朱楩來到兵營時,頓時迎來了最熱烈的歡呼,全營一萬五千將士紛紛自發的出來列隊,等待朱楩的檢閱。
連彭越和牛勝都被朱楩的名望所驚呆了。
朱楩只帶著他們的部隊出去轉了一圈回來,竟然就得到了如此近乎虔誠一般的崇拜,甚至連他們的軍令可能都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軍隊之中沒有那麼多爾虞我詐和陰謀詭計,只講究能力服眾。
朱楩率領部隊遠征塞外,可以說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征服了阿魯臺的十幾個部落。
這等能力,不服不行。
何況朱楩還很大氣,他吃肉的時候,不會讓弟兄們喝湯,哪怕是最低階的小兵,也能吃到肉。
光是有福同享這一點,其實很多將領都做不到,倒不如說從明朝中期開始,那些將領紛紛吃空餉,而且剋扣部下。
所以只要是跟過朱楩的兵,對他的印象就沒有不深刻的,包括朱楩平易近人這一點,在如今封建社會的時代背景下,都無比的難能可貴。
君不見那秦王朱樉有多不做人?
這一萬五千將士,恐怕已經被朱楩徹底收服了,即使還達不到留在雲南的,朱楩自己的幾萬部隊那樣誓死追隨的忠誠度,也要往那方面發展了。
否則朱楩之前也不可能把他們隨隨便便就拉到寧夏鎮城外的漠北草原去了。
“參見殿下。”
全軍齊聲高呼,而且都是發自內心的崇拜之情。
這不僅僅是因為朱楩的身份地位,更是對他人格魅力的認可。
朱楩沒有端著架子,笑著揚著手,招呼道:“大家好,別太約束,本王不是來擊鼓點將的。”
文武百官上朝時有點卯,而軍營之中也有升鼓點將,不過尋常的時候倒是不經常做。
如果擊鼓點將的時候有誰無故缺席,那可是不小的罪名,嚴重點甚至可以斬首和流放的,輕一點也要打軍棍。
當然了,前提得是軍紀嚴明的部隊。
朱楩說是讓大家放鬆,可全軍還是佇列林立的站在那裡。
朱楩看到這個情況,只好說道:“本來不想搞這麼大的陣仗的,看來只能現在說了。我只說一次,三天之後,本王要帶你們再次進入草原。”
“哦。”
全軍呼聲雷動,振奮不已。
雖然朱楩從未對太多人透露出自己的野心,可這支部隊畢竟曾跟隨在他身邊,所以也都隱約猜到了什麼。
而他們所在意的,就是朱楩會不會帶他們一起。
何況他們是朱楩從西安帶出來的,就算要還兵西安大營,也得朱楩下達命令不是嗎。
等於說他們接下來要何去何從,都要聽朱楩的。
如今朱楩已經明確表態,他要帶他們再徵漠北。
而且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上次已經收服了阿魯臺部落,如果只是單純的送糧草,沒必要帶大部隊一起再入草原,只讓一支幾百號人的後勤部隊運送糧草輜重就夠了。
何況朱楩還要讓人準備那等規模的糧草,說白了,都足夠十幾萬大軍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大仗了。
難怪唐傑和錢術都被朱楩隱隱透露出的野心和大手筆給嚇到了。
朱楩要的就是趁著此次草原內訌的契機,打算如一柄利劍深深的刺進草原的心臟。
這一次,他不立下足夠震撼天下的功勞,是絕對不甘心出來的。
因為不那樣做,既損失了這次的天賜良機,同時也會導致許多後續隱患。
包括他這次可是打算要抗旨不遵的,還有私自收服阿魯臺部落,這些草原人得先是他的子民,然後才是大明子民。
很多事已經越來越出格了,若是不以天大功勞去掩蓋,光是朝堂上彈劾朱楩的摺子就得滿天飛。
所以朱楩怎可能輕易回去。
“到時候都做好準備,可別露怯,咱們去讓那些草原人見識見識咱大明的力量,”朱楩高呼一聲。
全營將士都沸騰了,恨不得現在就殺去草原上。
隨後朱楩才讓大家解散,並帶著王福他們進入中軍大帳。
大帳內,朱楩開始安排起來。
既然錢術選擇了明哲保身,朱楩自然毫不客氣的,把本該屬於錢術的一衛所兵力交給了王福。
而彭越和牛勝則是繼續統帥各自的本部。
除此之外,眼看就要到十月份末了,這次深入草原可是要到冬季了,這方面也得多做準備。
可惜朱楩在雲南的棉花還沒全面發展到紡織廠的程度,不過之前已經交代沈榮了,儘可能的讓他把棉織品搞出來。
據說棉花還可以製作出硝化棉?那玩意兒可比黑火藥的威力還大,甚至可以製作出TNT來。
只可惜以現代的工業水平,恐怕朱楩得靠系統作弊才能完成這個科技點。
所以暫時還用不上,對棉花更大的需求,仍然以紡織業為主。
“希望今年第一批的棉花能趕上吧,最好能送來一些棉手套,”朱楩開始期待起來。
因為一旦進入深冬,對戰士們將會有很大的壓力與影響,他可不想因為非戰因素而損員。
總之朱楩這幾天開始忙碌著準備了起來,甚至都有些忽略了徐妙錦。
若是換做一般的女孩子,怕是已經不樂意了。
但是徐妙錦沒有,她只是默默的做好了心理準備,毫無疑問,這次她是肯定要跟隨朱楩一起出徵的。
都到這份兒上了,徐妙錦怎麼可能再自己回去。
朱楩同樣也不是一般人,因為一般人都會勸徐妙錦回去應天的,那樣才安全。
可朱楩自信徐妙錦跟在自己身邊,他絕對可以保護她的安全。
而且兩人剛剛確定關係,徐妙錦連死都不怕,再說什麼為了她的安全讓她回去的話,就有點不知所謂了。
她死都不怕只為了和你在一起,你卻說讓她躲在安全的地方遠離自己?這不是扯淡嗎。
要是真那麼說了,恐怕徐妙錦都要和他打一場,試試她的槍法了。
所以朱楩什麼也沒說,只是每晚讓徐妙錦好好見識見識了自己的槍法,順便以雙修的方法,幫她徹底穩固了練氣決的基礎。
轉眼功夫,三天的時間就很快過去了。
這一天清早,寧夏鎮的主幹道上,在靠近漠北草原方向的城門前,大街上整齊的列著一支隊伍。
這支軍隊規模不小,足有兩萬多人,其中一萬五千人是明軍,更有八千草原人混在其中。
連許多百姓看到這支軍隊,恐怕都會莫名其妙,明軍怎麼和草原人混在一起了?
其實明朝也曾冊封過草原人為朵顏三衛,也就是說明朝有過以草原人組建的部隊,只是後來(或者現在應該說以前?)又反叛了,然後又曾復立過。
不過朵顏三衛最初也叫兀良哈三衛,屬於兀良哈部落,可不在這邊。
足足兩萬多人的大軍,此時排列整齊,沒有半點嘈雜動靜,連戰士們胯下的戰馬也都老老實實的。
隨著朱楩以各種手段,總算是籌集了兩萬多戰馬,搖身一變把這支部隊打造成了騎兵部隊。
也正是因為這支部隊全員都是騎兵,朱楩才有足夠的信心敢殺入草原,否則光是步兵,可追不上草原騎兵的機動性。
寧夏鎮的百姓們不知從哪裡聽到了訊息,不顧清早的冷冽,紛紛自發的走出家門,望著這支幫他們守住了家園的部隊,有的人還自發的端著熱騰騰的吃食想送給將士們。
甚至百姓們都忽略了部隊中的草原兵,就是之前攻打他們的敵人。
而對於百姓們的熱情,士兵們卻紛紛選擇了婉言謝絕。
因為朱楩軍紀嚴格,不止一次告誡全軍,絕對不許打擾百姓。
所以他們一直牢記於心不敢觸犯。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