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83、封狼居胥山?不急,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代梟雄鬼力赤,終於還是大業未成身先死了。

但是他可趕不上劉備。

也隨著鬼力赤的梟首,韃靼草原上的亂戰,也終於可以徹底平定了。

朱楩麾下各部首領,很快收攏了各自部落的人。

經過最後統計,鬼力赤的人,一共陣亡了五萬。

而他本部的人馬,還有整整四萬人被烏雲塔娜順利收降歸順了。

畢竟那才是鬼力赤最信任的部隊,所以一直跟隨在鬼力赤的身邊,直到最後一刻才死傷了一萬多人。

除此之外,三娘子以土默特部首領的身份,召回了兩萬多漢子。

然後她又找到了奇喇古特部的首領哲恆阿哈,也就是她的父親,成功勸說了奇喇古特部的歸順。

至於阿勒坦,他本來才是土默特部首領,可是在混亂中卻不知所蹤,最後才在某個角落找到了他的屍首。

事後據傳,阿勒坦本來並未死在亂戰之中,包括身上的致命傷,看起來也是在事後被人以小刀扎死,完全不似在戰場上被人所殺。

至於到底經歷了什麼,就無從考究了。

倒是後世有人猜測,當時三娘子才九歲,聖可汗是擔心阿勒坦回到土默特部,容易留下隱患,有可能出現反叛的可能。

於是乾脆讓人暗中處置了阿勒坦。

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如今韃靼部有了新的主人聖可汗,自然不再需要什麼俺答汗了不是嗎。

“聖可汗,這就是我的犬子巴圖帖木兒。帖木兒,還不叩見聖可汗?”巴圖不花也把本部壯丁收攏了起來,還帶著巴圖帖木兒親自來拜見朱楩。

巴圖帖木兒不愧其名,是個身材魁梧的壯漢,即使與巴達爾金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朱楩暗暗點頭,是個猛漢,將來等到攻打瓦剌時,可做先鋒。

鬼力赤在一路逃亡的過程中,從各部落捲走了十來萬的壯丁,雖然死傷了五萬多,卻仍然有著接近十萬人歸順。

加上這十萬人,朱楩麾下,可是有了接近三十萬的大軍了啊。

連朱棣看到這一幕,都不禁心生震撼,想到有朝一日如果朱楩率領這支規模恐怖的草原騎兵,一路破入邊關,怕不是可以長驅直入攻取應天?

“老十八,希望有朝一日,你我兄弟不要成為對手才是啊,”朱棣暗暗想著。

朱權就沒有那麼多心思了,在看到朱楩如今聚集起如此龐大的軍隊後,忍不住驚歎道:“十八弟,你這是要逆天啊?我聽說他們還喊你聖可汗?好傢伙,伱這是要稱霸草原嗎?這要是讓父皇知道,該怎麼賞賜你這不世之功?”

朱楩就沒那麼輕鬆了,苦笑著說道:“別鬧了,所謂的聖可汗,也只是為了迅速穩定控制住草原局面的胡言亂語罷了,四哥和十七哥可不要瞎說啊,不然咱們父皇該抽我了。”

畢竟他這都要在草原上登基稱帝了,就算朱元璋再疼愛孩子,這次也得好好教訓教訓他了,老子可還沒死呢。

何況朱元璋還知道他有野心,這次回去,怎麼也逃不過一頓鞋底子了吧?

“但是我可是為了咱們大明江山,是為國為民的大義,就算世人不能容忍不能理解又何妨?哪怕遭到父皇教訓又如何?草原一日不定,邊關就永不安寧。所以我還不打算回朝,而是要繼續深入草原,”朱楩說出自己的打算:“我要一路繼續殺到呼倫貝爾大草原,並且把韃靼部剩下的幾部都給征服了。”

“滇王殿下勇猛無雙,連咱們都佩服得緊。若是寧王殿下應允,咱們各部願意繼續助您一臂之力,”一個草原漢子走了過來,主動請纓的說道。

朱楩心裡一動,知道這就是朱權麾下的朵顏三衛,這是其中一衛的首領。

由於朵顏三衛施行的是羈縻衛所制度,也就是類似於雲南那些土司制度,以女真人來管制女真人,所以這些首領也可以稱之為指揮使司。

其實老朱之所以急著讓朱權就藩,就是想讓朱權來統帥這支部隊,相當於另一種形式的改土歸流,只是沒有進行土改,而是以大明藩王統管他們。

雖說歷史上朱權也是在今年(洪武二十六年)就藩的,可朱楩總覺得這裡面多少也有自己的一些影響在內。

不過這也是好事。

而且女真人就是後來的清朝建立者,一旦到了明朝衰落時期,他們恐怕就該不老實了吧?

心裡想著,朱楩表面上則是不動聲色的婉言謝絕道:“那就不必了,你們畢竟是我十七哥寧王的部屬,今日能來相助已經幫大忙了,若是繼續讓你們跟隨本王深入草原,可就要僭越了。何況本王志在收降整個草原,以本王如今的兵力,還做不到嗎?”

其實是朱楩知道,女真人與蒙古人是世仇,當初金國曾經壓迫欺辱過蒙古人,後來又是成吉思汗帶領著蒙古帝國把金國滅國了。

如今看到這等機會,恐怕這些女真人很想迫不及待的,對蒙古人落井下石,大肆掠奪一番吧?

同樣是草原人,女真人和蒙古人雖然是世仇,但是很多風格習俗都是相似的。

也正是這些女真人,製造了靖康之恥。

牽羊禮嗎?早晚給你們安排上。

只是現在朵顏三衛還順從大明,不好翻臉,但是千萬別給機會。

“說起來再過幾日可就要過年了,老十八,既然你不打算回京城,不如跟四哥到順天過年吧,”朱棣突然提出一個建議,還看向一旁想躲起來裝透明人的徐妙錦,笑著說道:“正好四妹也在,你也好去看看你大姐,她怪想念你的。還有你的幾個外甥。”

之前提到過,朱棣與徐妙雲是在洪武九年就完婚了,然後在洪武十一年,徐妙雲就給朱棣生下了大兒子朱高熾。

等於說,朱楩的這個侄子,比他這個叔叔還大一歲。

之後兩年,徐妙雲又生下了老二朱高煦,又過三年生下老三朱高燧。

其實朱棣還有個四子朱高爔,只是年幼早夭,並未封爵,同時記載很少,也不知道是否仍然是徐妙雲所出。

甚至除了前面三個兒子,徐妙雲還給朱棣生了至少四個女兒,只有第五個女兒生母不詳,有可能也是徐妙雲所出。

等於說,朱棣的所有兒女,基本上都是徐妙雲的孩子。

可見兩口子的恩愛程度。

徐妙雲就沒閒著是吧?

所以在提到自己的妻子時,朱棣也難得露出一抹溫情,以及愛屋及烏,對徐妙錦多有關照。

徐妙錦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她哪好意思去見大姐啊,不然要她怎麼說出她和朱楩的事?

“老十八,你可不要欺負我這位妻妹,否則我可饒不了你,”朱棣是何等人物,忍不住還對這個弟弟教訓起來。

朱楩不敢反駁,而是岔開話題說道:“過年就不過了吧,還是先以家國大事為主。不過等到我安排好草原上的事以後,若是順路,倒是可以借喜峰口入關,到那時咱們兄弟再好好聚聚。”

“那可是好極了,到時候哥哥我在大寧做東,為你擺下慶功宴。但是十八弟,你可不要不來啊,”朱權先滿口答應下來了。

朱棣好笑的搖搖頭,心說你倆是真的一點也不避嫌啊。

藩王私下會面本就頗有忌諱,朱棣還要用過年的說辭,還捎帶著徐妙雲和徐妙錦這對姐妹的關係。

你倆可倒好,真就私下相會唄?

一個手握朵顏三衛十萬大軍,一個已經擁有三十萬草原騎兵。

你們這要是從喜峰口一路長驅直入,是想殺去應天,謀朝篡位呢?

還你擺慶功宴,你擺得了嗎?

只是朱棣也知道,兩個弟弟年紀都不大,一個快要十六歲了,一個才剛要十五歲,也許對政治覺悟還不慎瞭解,也就沒說什麼了。

之後兄弟們又相聚了一陣子,可這裡畢竟剛剛經歷一場慘烈的大混戰,實在不適合歡聚。

加上知道朱楩還要繼續孤軍深入,於是朱棣和朱權也就不再耽擱朱楩的行程,兩人各率領大軍遙遙眺望,目送著朱楩在打掃完戰場以後,繼續領著更加龐大的部隊往呼倫貝爾大草原而去。

“等等,這小子,該不會是要去狼居胥山吧?”突然朱棣心裡一動,大為震撼。

當初藍玉的捕魚兒海大捷,如今就被認為是在貝爾湖那一帶。

而朱楩此時從赤峰這一帶前往呼倫貝爾大草原,正好可以經過。

而且只要他順利征服收降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再繼續北進,就是如今肯特山的山脈那一帶,也就是被後世認為的狼居胥山。

一旦在藍玉之後有人封狼居胥山,可想而知影響會有多大。

連朱棣都倒吸一口涼氣,喃喃道:“恐怕今後,只要他不造反作亂,這天下,沒人能治得了他了。聖可汗嗎?就連父皇,也許都得承認他的稱號了。”

“但是老十八啊老十八,咱爹都沒禪封,你卻要禪封嗎?看來你是頗有野心。也罷,連咱也一樣不服那個大侄子,我就不說什麼了。”

朱棣隱約間,感覺到了朱楩胸懷大志。

可他們已經做到王爵,說實話已經是盡頭和極限了,再往上,可不就只有皇位了。

而身為親王卻有如此大的野心壯志,很多時候,反而不好。

只是朱棣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所以也沒有多說,等和朱權打過招呼之後,兩人也就各自帶兵回去了。

這次出征,只是給朱楩幫個忙,說起來,真正的作戰主力還是朱楩的部隊,最後也是朱楩把降兵收降了。

如今他們不回家,還留在這裡喝西北風嗎?

至於感謝,那也輪不到朱楩來感謝,今後只需如實稟告朝廷,論功行賞的時候,自然有他們一份。

倒不如說朱楩要是私下感激他們,給他們禮物,讓朱元璋怎麼認為?

這是坐實了要謀反是吧?

於是兄弟三人只是稍稍的碰了個面,一起打了一仗,然後就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不提朱棣與朱權各自回到藩地,之後又是怎麼起草給朱元璋發奏章的。

這邊單看朱楩,他一邊領著規模越發龐大,已經達到足足三十萬的大軍繼續往東北方向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前進,一邊不忘交代下去,主要是改造那些新歸降的人的思想。

他一向把人心和民心看得很重,等到了貝爾湖,也就是現在的捕魚兒海時,全軍上下已經不分彼此了。

連那些新歸順的十萬壯丁,現在也真心臣服了,徹底視朱楩為他們的聖可汗。

可惜如今是冬天,加上之前下過兩場大雪,貝爾湖已經結冰了,看不到湖水流動的光景。

加上前些年藍玉曾經攻破北元王庭,讓這裡曾經生活的部落遷徙到了他處。

朱楩是特意奔著此地而來的,為此還錯過了另一個部落。

韃靼部總共有十三個主要部落,如今他收服了包括當初鬼力赤本部在內的十個部落,除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的主要部落,也就是其其格的孃家巴爾虎旗部落以外,還有另外兩個部落需要收服。

其中一個部落,據說就是當初追隨可汗脫古思帖木兒的,只是他們已經被藍玉擊潰打散,可謂是損失慘重,就連他們的可汗脫古思帖木兒都只帶著一堆騎兵慌亂中逃到了瓦剌那邊去。

結果脫古思帖木兒還是被也速迭兒給殺死了,導致汗位也在這些年裡更換頻繁,更讓草原動盪不穩起來。

“既然沒找到這支部落的所蹤,那就繼續深入吧。等之後回去時,順便再找到另外兩個部落也就是了,”朱楩不以為意的下達命令,繼續往前進軍。

而再往前,就已經是呼倫貝爾大草原了。

並且就在幾天之後,他們終於一路風塵僕僕的,來到了巴爾虎旗部落。

巴爾虎旗部落的首領就叫巴爾夫,是個三十五歲左右的壯漢,同時也是其其格的哥哥,還是一母同胞出自一個帳篷的親兄妹。

其其格提前就讓人給孃家送信了,於是並未遭到抵抗,巴爾夫還親自出來迎接,覲見了朱楩,當面表達了歸順。

其實就算沒有其其格的那封信,巴爾夫在看到朱楩率領的三十萬大軍時,也什麼想法都沒有了。

這根本無力抵抗好吧。

再加上鬼力赤都已經死了,他也無需有任何壓力,加上妹妹從中調和,更加順理成章的歸順到了朱楩麾下。

只是朱楩也沒有含糊,就算巴爾夫如此,仍然不忘進行改土歸流的改造,甚至還讓其其格親自把自己的孃家人給解放了。

不論巴爾夫是否願意,他也無可奈何。

何況如果不這麼做,怎麼合理的把他們部落的牛羊重新分配一番,並且拿出大部分牛羊給全軍做犒賞?

他們一路走來,可以說完全沒有後勤補給,再不趕緊弄點吃的,身上糧食早就要吃光了,萬一全軍譁變可不是鬧著玩的。

“不過你們也不用擔心,等本聖可汗回朝之後,會讓人往草原送大量糧草的。保證會讓你們更容易度過這個冬天,”朱楩不忘安撫巴爾夫他們。

只不過,草原上這麼多部落加起來,足有幾十上百萬人口要養,朱楩也終於感覺到了亞歷山大。

還好他之前已經讓寧夏鎮方向,在陝西甘肅換取糧食了,加上之前讓沈榮回去雲南調集糧草,應該不成問題。

何況他也不是讓朝廷籌集,而是打算今後以草原上的牲畜到中原換取資源。

百姓得到了牛羊,草原人得到了糧食,可謂是互助互利的雙贏局面。

就是古代交通不便,還好有沈家商隊隨時可以幫他解決不少問題,倒也不用發愁。

而等解決了巴爾虎旗部落以後,朱楩這邊就帶著一部分人,越過呼倫貝爾草原,往先進的肯特山脈行進了。

據史記記載‘漢驃騎將軍之出代二千餘里與左賢王接戰,漢兵得胡首虜七萬餘級,左賢王皆遁之,驃騎封於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翰海而還’。

還有霍去病傳記載‘出代右北平二千餘里,濟弓盧,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

據此推測,古時的狼居胥山,應該就是肯特山脈。

同時肯特山也是蒙古草原人心目中的神山之一。

據說連成吉思汗死後都被葬在此地。

難道他真要封狼居胥山了嗎?

想到此處,追隨朱楩一起來的全軍將士,無不激動萬分。

這就好像中原皇帝泰山禪封一樣,他們也可以跟著一起刻下名號,告祭上天。

如今跟隨朱楩的各部落首領,主要是阿魯臺部落的敏敏特,其其格,亞達拉力,巴達爾金,丹朵兒,烏雲塔娜,巴圖不花,巴圖帖木兒,三娘子,巴爾夫,哲恆阿哈,以及明軍三大指揮使,和明軍的一萬四千兵馬。

朱楩騎馬停在肯特山脈的腳下,卻不再繼續前行,回頭看了眼身後人才濟濟的將領們,突然失去了興致。

“封狼居胥山嗎?雖然已經到了山腳,但是好像已經沒有這個必要,”朱楩突然高呼道:“遲早有朝一日,本聖可汗的名號,自然要傳遍草原每一個角落。無需本王親自禪封,天下人自然會去傳唱。”

“何況本王還未徹底征服整個草原,不過這點功績罷了,何必沾沾自喜?”

“我爹尚且還未去泰山禪封,若是讓他知道我就這點功績,連成吉思汗一半,甚至十分之一還未達到,也敢跑來禪封,回去之後不得被笑掉大牙?”

“所以今日禪封之事暫且擱置,等到他日,本王不但要遠超成吉思汗,甚至讓天下臣服。到那時,再說禪封的事吧。”

“班師回朝。”

草原戰事,終於可以告一段落。

結果他到底還是沒有封狼居胥山,只是來打個卡,就準備回去了。

也是時候班師回朝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清要完

大羅羅

大唐:穿成八十老漢,你讓我多子多福?

進擊的木頭

亮劍:我有一間小賣部

燕雀MK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