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沈旺帶來的壞訊息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01、沈旺帶來的壞訊息,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滿樓,好名字。”
朱楩邁步走進酒樓大門,頓時引起了不少人的矚目。
原因無他,此時的他,終於可以擺脫那一頭飄逸長髮了,總算可以輕鬆一些。
可在如今這個時代,這就是驚世駭俗。
只見朱楩也不戴冕冠了。
身為王爵,自然可以戴九旒冕,譬如說那位魯荒王的墓中就出土了一頂。
十哥。
如今身在京城,加上朱楩剛下早朝,上朝的時候自然得穿戴得體,不是他想不想鋪張,是他的級別在那裡,不鋪張一些,反而就是邋遢了。
但是現在,朱楩頂著一頭驚世駭俗的短碎髮,別提有多輕鬆自在。
可惜徐妙錦畢竟沒學過洗剪吹,只能勉強讓他看起來不再是彷彿剛從狗嘴裡逃出來的狼狽樣而已。
關鍵是朱楩還穿著一身鮮豔的大紅蟒袍,誰看了不知道他是王爺?
“不知是哪位殿下大駕光臨,真是罪過啊罪過,”掌櫃的連忙迎了上來,‘噗通’跪在朱楩面前,直呼罪過。
“你是說你的罪過,還是在說本王的罪過?”朱楩卻一臉怪怪的看著眼前的中年掌櫃,心說這是故意在陰陽怪氣自己嗎?
其實明朝還好,就算當街遇到王公大臣,只需低頭避讓一下就是了,不用隨時隨地跪拜。
可朱楩此時親臨酒樓,掌櫃的自然得出來迎接。
掌櫃的抹了把冷汗,磕磕巴巴的解釋道:“小老兒,不是,小人頭一次迎接您這樣的大人物,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了。殿下您只管點菜,我們不要錢。”
“什麼亂七八糟的,本王難道還吃不起一頓飯?至於要和百姓爭利?起來吧起來吧,本王沒那麼大排場,沒看本王只是一個人嗎?”朱楩大手一揮,讓掌櫃的起來說話。
朱楩的身後,那沈家下人低著頭,心說王爺,您是真不把我當人啊?
“我聽說沈家財主在樓上?我是來見他的,閒雜人等該幹嘛幹嘛去,”朱楩沒有打擾店內食客,徑直順著樓梯來到了樓上。
一般酒樓都是一樓為大堂食堂,二樓設定雅間,有的三樓還有客房。
當然也有二樓不設雅間,也是大堂的規格。
而這家酒樓,則是在二樓設立了數個雅間,可以讓貴客在這裡談話,或是三五好友相聚一番。
而且這裡離魏國公徐府不遠,實際上距離朱楩如今住的王府也一樣不遠,已經算是地段繁華尊貴之地。
所以這店掌櫃的還是能認出蟒袍的,朱楩也才覺得,這傢伙該不會是怕自己是來吃霸王餐白食的吧?所以想拿話把自己擠兌出去?
開玩笑,他像是那種人嗎?
話說他出來好像還真沒帶錢?
不要緊,沈家人可在,沈家能沒錢嗎?
樓上的一間包廂裡,沈旺聽到動靜趕緊起身,提前迎了出來。
“草民沈旺,參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沈旺一看到朱楩,離得老遠就跪了下來。
“起來吧,本王不是說過,本王最煩這種煩文縟禮嗎,”朱楩一邊說著,一邊邁步走了過去。
沈旺站起身,跟在朱楩身後進了包廂。
而之前那個沈家下人則是自覺的守在樓梯口,看著點不讓人上來。
包廂內只有朱楩和沈旺兩個人。
沈旺,沈家老二,沈榮的弟弟,也就是說他也是沈萬三的兒子。
由於沈榮擔心父親的身體,於是跟隨著沈萬三去了雲南,所以京城的沈家生意就由沈旺做主打理了。
沈家原本屬於蘇州富商,乃至有著不少田產。
也正是因為當初沈萬三鼎力相助張士誠,才讓張士誠能夠固守蘇州長達八個月之久。
也導致朱元璋在攻破了蘇州城之後,沒少記恨沈萬三,才導致了沈萬三被流放的結果。
以至於連整個沈家都跟著搬到了應天。
朱元璋其實很少會這麼記恨一個商家,實在是沈萬三當初對張士誠也太上心了。
再看沈旺,因為他一直留在京城,自然比沈榮看起來更加養尊處優,不但面板白皙且很細嫩,還有些富態,臉色也有些紅潤。
一看就是富家翁。
“沈旺啊,本王之前曾經告誡你們,不要輕易露面聯絡我,而是等我去聯絡伱們。你們是真不怕被錦衣衛發現與我的勾結,真不怕我爹砍了你們啊?”朱楩輕嘆一聲。
原來朱楩在年前留在京城的那段時間裡,曾經偷偷與京城沈家搭上了線。
沈榮既然已經投靠了朱楩,自然也給家裡去了訊息。
於是以沈旺為首的京城沈家,早已歸於朱楩麾下。
如果不是朱楩不屑於奪取沈家的財產,沈旺甚至還要搬出所有賬本以及各種契文,要轉讓到朱楩名下。
還是那句話,朱楩有著遠大理想和野心,他要的是天下霸業,又怎麼會目光短淺的要人家沈家的家產。
相反的是,朱楩反而還會暗中扶持,乃至幫助沈家做大做強。
因為沈家將是他的金庫,沈家賺的錢,也會成為他的底牌和後盾。
很多時候朱楩不方便出面做的事,就可以讓沈家來做了。
所以他當初才會不遺餘力的挽留並拉攏沈萬三,可惜沈萬三年紀太大了,如今可能已經仙去(死了)吧?
還好沈榮有乃父遺風,也是個得力干將,幫朱楩做了不少事了。
而沈旺也在京城發展的不錯。
可他今天怎麼突然聯絡自己?
甚至不惜親自見自己一面?
“殿下,是我大哥那邊傳回來了訊息,”沈旺連忙做出解釋。
“哦?你是說沈榮先生,”朱楩眼前一亮。
因為沈榮前後在暗中立下不少大功,可惜沒法為他請功,於是朱楩稱之為先生,以示尊敬。
沈旺心中感動,雖然這是稱呼他大哥,可他們沈家乃是一體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今見朱楩如此尊敬信任沈榮,整個沈家都恨不得肝腦塗地。
“年前我曾經和沈先生在邊關見過一面,之後我叫他回去雲南,一邊繼續發展那邊的農業,以及暗中的那些研究的科技,一邊讓他繼續關注西域各國情況。看來是有訊息了?”朱楩微眯雙眼,掩飾起了一抹懾人精芒。
沈旺點點頭,說道:“先是東察合臺汗國,在前年,由黑的兒火者繼承汗位,成了如今的東察合臺汗國大汗。”
沈旺說是前年,其實應該是洪武二十四年才對,也就是朱楩當初剛去雲南就藩的那一年。
也正因為東察合臺汗國自己也正經歷新君交替之際,才沒有在雲南全面大亂之際來搗亂。
不過也跟兩地之間還夾雜著一個吐蕃有關。
沈旺簡單說了下關於這個黑的兒火者,以及現在東察合臺汗國的情況。
這位新上位的黑的兒火者汗,在對待大明的態度上,和蒙古草原可是截然不同的。
雖然他們本是一脈,可如今早已決裂,不能混為一談。
黑的兒火者還曾經在成為大汗之後派使者來京城朝見朱元璋,雖然沒有稱臣,卻也想要加強與大明的關係。
朱元璋當時還派使者以璽書、文綺衣數襲相賜表示祝賀,作為回禮。
也正因為東察合臺汗國這位新大汗的態度,朱元璋才能更加專注於北邊的防範。
但是朱楩可不會那麼想,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
東察合臺汗國只是現在不想和大明挑起戰火,才會主動示好,可當初蒙古帝國強盛時,難道忘記了他們曾馬踏中原過?
“這位黑的兒火者汗也算勵精圖治,甚至不惜把女兒嫁給帖木兒,乃至承認了帖木兒帝國的存在。”
帖木兒帝國,這是前任東察合臺汗國君主‘禿黑魯帖木兒汗’的臣子,原本屬於東察合臺汗國的大貴族。
由於察合臺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帖木兒窺準時機,一步步壯大勢力,乃至最終成了西察合臺汗國的首領。
之所以一直叫做東察合臺汗國,就是因為原本的察合臺汗國現在已經分裂成了東西兩部。
本來帖木兒還想趁著東察合臺汗國的哈馬兒丁發動政變叛亂,想要進擊攻佔東察合臺汗國。
可隨著禿黑魯帖木兒汗的幼子,也就是黑的兒火者成功上位,雙方的摩擦開始減小。
甚至黑的兒火者還把女兒嫁給了帖木兒,讓他的身份地位得到了認證。
“如今的東西察合臺汗國,恐怕要結盟了,”沈旺一臉擔憂的說道。
“不止這些吧,”朱楩猜到,如果只是這點訊息,恐怕還不足以讓沈旺如此冒險。
因為一旦被錦衣衛發現他們秘密會見,朱元璋會怎麼對付沈家?
是,朱楩已經隱約猜到老朱對自己的態度在發生變化,甚至還打算讓自己代替他巡視天下,之前滿朝文武都被震驚了。
可那又如何?
朕給你的,你可以要,朕不給你的,你不能搶。
這才是真理。
什麼朱標要是敢造反,老朱親自過去幫他。
開什麼玩笑,朕還沒死呢,你就這麼急著讓朕去死啊?
不論是以前的朱標,還是現在的朱楩,都得老老實實當朱元璋的兒子,老子給你的,才是你該拿的。
那可是洪武大帝,不至於被自己的兒子給趕下臺。
一旦誰要冒犯皇權,哪怕是親兒子,那也是政敵。
朱元璋不會動朱楩,可他若是想滅了沈家,卻輕而易舉,大不了滅了沈家,再給你個李家就是了。
所以朱楩看向沈旺,等他說出後續訊息。
沈旺點點頭,一臉凝重的說道:“那帖木兒才是最大的威脅,此撩野心極高,甚至想要東征。”
帖木兒繼承的既然是西察合臺汗國,可想而知他們是在東察合臺汗國的西邊,這可不是一句廢話。
等於是說,在西察合臺汗國與大明之間,夾著一個東察合臺汗國。
原本東察合臺汗國會是兩國之間的緩衝帶。
可如今黑的兒火者與帖木兒既然已經結親聯盟了,帖木兒再想東征,自然不是要進攻東察合臺汗國,那麼他想打哪裡呢?
不用想也知道,新疆的東邊,要麼就是如今的蒙古草原,也就是韃靼。
要麼,就是大明。
可如今的韃靼已經歸順朱楩與大明,等於說帖木兒一旦東征,就會直接威脅到大明邊關。
這確實不得不防。
“而且根據我大哥打聽到的訊息,那黑的兒火者不但沒有要阻止的意思,甚至還主動為帖木兒的軍隊提供糧草供給,實在是可惡,”沈旺咬牙切齒的咒罵起來。
朱楩卻笑了:“本該如此,連我十七哥都知道一個道理,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們本就是敵人關係,人家攻打我們,都不需要任何理由。”
這才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勢弱時就要認慫,強大時就會侵略。
縱觀歷史,也就只有中原王朝,才會在強大的時候選擇休養生息,然後就是不斷的內耗,逐漸走向滅亡。
是中原王朝自己喜歡故步自封嗎?
當然不是。
可是想想滿朝那些儒生口口聲聲喊著與民休息,不正是他們天天要休養生息嗎?
隋朝三徵高句麗,雖然以失敗告終,卻也為唐朝征服乃至攻滅高句麗打下了基礎。
沒錯,高句麗算是被唐朝給滅國了,如今的高麗實際上與高句麗是沒有傳承關係的。
可後世記載的,只有負面影響,卻不提當初高句麗屢屢侵犯邊關,以及威脅到了中原王朝。
在高句麗最強勢的時候,不但南攻佔了禮成江流域、漢江流域等地,連新羅都要依附於高句麗。
這不打能行?難道學宋朝做鴕鳥,把腦袋扎地裡,認為自己不打別人,別人也不打自己嗎?
很多時候,歷史不光是勝利者所書寫的,同時也是文人手中的刀劍。
說紂王荒淫無度,卻不說姬昌有多少老婆孩子?
為何?因為儒家推崇周禮啊,而姬昌‘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本屬於紂王臣子,卻伐紂滅商,這從根本上就和儒家思想背道而馳了,自然要把紂王抹黑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才能讓周朝取代商朝變得更加合理。
很多時候,歷史也跟一部一樣,是可以被人為修改的。
扯遠了。
回到正題。
根據沈榮送來的訊息,恐怕那帖木兒果然狼子野心,等到了開春,怕不是又要再起戰火了。
而且蒙古草原這邊也不太平,等到開春之後,瓦剌部也將要發生一場動盪。
“恐怕吐蕃也一樣不太平吧?”朱楩心裡一動,既然那個什麼黑的兒火者頻頻有小動作,恐怕吐蕃也不能倖免。
果然如此。
“據說那黑的兒火者還是一位虔誠的宗教信徒,正打算發動聖戰,把教義帶入吐蕃,”沈旺的表情有些怪怪的。
“什麼玩意兒?聖戰?”朱楩人都傻了,你特麼當這是東征十字軍呢?
“等等,”朱楩猛的想到了什麼,問道:“他是什麼教?”
“伊思藍教(故意錯別字的),”沈旺說出一個讓朱楩都要冷汗直流的名字。
好傢伙,說到聖戰,果然還得是你們這些信上帝的啊。
朱楩在心裡想了一下東察合臺汗國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當初蒙古帝國征服的疆土,恐怕在他們征服了伊思藍教地區那些國家與信徒後,反倒是讓人家給宗教入侵了吧?
其實朱楩可能不知道的是,伊思藍教最早在唐朝時期就已經傳入中原了,只不過那時候有不同稱呼。
只不過朱楩對這個名字太感冒了,你還要發動聖戰?
話又說回來了,吐蕃地區信仰佛教,且分為漢傳,藏傳和南傳佛教三支教義。
人家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的,這還真是一場關於宗教的聖戰。
朱楩已經開始一個頭兩個大了,作為無神論者,朱楩其實也有信仰,一個是信仰祖先,再一個就是信奉道教。
主要是道教不講究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謂順其自然,大道無為,以及無為而治。
你信就信,不信就不信,無所謂,今天信就今天信,明天不信了也無妨。
和那些強制性洗腦的各種宗教相比,道教也太無爭了。
“不行,絕不能讓那些亂七八糟的宗教把人洗腦了,我可不希望今後的西域變成宗教區域,”朱楩微眯雙眼,終於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可是,現在就算他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若是他還在雲南,都可以起兵衝進吐蕃,不僅僅是去抵禦東察合臺汗國與黑的兒火者的入侵,甚至可以一舉深入攻佔東察合臺汗國以及西察合臺汗國,就此把新疆給收服了。
可惜他如今還只能老老實實的在京城待著,此時他終於有種龍困淺灘的感覺了。
“說吧,還有什麼壞訊息?一併說出來吧,”朱楩沒好氣的說道,氣得連眼前這一桌子的美味佳餚都吃不下去了。
沒想到,沈旺在說了幾個壞訊息之後,竟然還有好訊息。
“殿下,永昌府知府嚴時泰大人已經在怒江建立了怒江大橋,而且按照您的吩咐,以百鍊鋼打造了所謂的鋼筋,雖然不知道能否符合您的標準,據說可以維持百年而不垮。同時橋面上可以並排同行十二駕馬車,哪怕讓一支十萬大軍過去,也用不上半刻鐘。”
“除此之外,思摩甸的龍曲與吳勇大人,已經按照您留下的圖紙,研究出了所謂的紅衣大炮。可惜因為無法復刻出子彈工藝,所謂的義大利炮恐怕還要再繼續研發了。”
“還有。”
終於有好訊息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