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今後要出江南?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05、今後要出江南?,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偏殿內,因為擔心朱楩那番口號容易引起國家動盪,於是朱元璋急忙把他喊了過來。
經過一番‘父子親情’的交流,朱元璋與朱楩進入殿內,在明亮的燈光下面對面坐下對談著。
朱楩沒有隱瞞,說出了自己得到的,有關吐蕃和東察合臺汗國,乃至西察合臺汗國的情報。
當然了,他沒有出賣沈家。
可朱元璋只是稍微思索了一下,就說道:“是那沈榮在外給你打探情報,然後以沈家的方式,由沈旺親自給你轉達的吧?”
“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洪武大帝啊,”朱楩只得感慨,心中卻暗罵沈旺是個蠢貨,他就不該來找自己。
朱元璋沒好氣的看了眼朱楩,冷笑道:“你真以為我老眼昏花到,在伱雲南多了個沈家商隊都不知道的地步?那沈榮雖然沒有明目張膽的打著你的旗號,可最近這兩三年,他的商隊全是從雲南運送你發明出來的那些貨物滿天下的做生意,你以為老子是笨蛋嗎?那麼好糊弄?”
朱元璋又不是不知道玻璃那些東西就是朱楩搞出來的。
後來朱楩把這些生意上的事一股腦的交給沈榮全權負責了,朱元璋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怎麼回事了。
“看來,你當初就算沒有得到沈萬三,也得到了他兒子沈榮,乃至如今整個沈家的效忠了啊,”朱元璋說著,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喃喃道:“他們知道你要造反嗎?他們在我老朱家,又打著什麼主意?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有一說一,朱楩真被嚇了一跳,趕緊說道:“您不會是想對沈家出手吧?那你還不如干脆直接現在就宣佈將來要傳位給朱允炆,或者現在就讓我大侄子登基好了。”
“然後你好等老子死了,再起兵造反?號稱清君側,勤王,乃至靖難嗎?”朱元璋冷哼一聲。
不過朱元璋話鋒一轉又說道:“放心,如果我真要處置你,還輪不到你小子放肆。”
是在給朱楩保證,他不會下場拉偏架嗎?
“楩兒啊,我畢竟已經老了。如果沒有你,徐達這次恐怕活不到今年年底。我又能活幾年呢?”朱元璋突然發出感慨。
尤其是經歷了徐達這次突然病危的事之後,朱元璋越發冥冥中感到大限將至。
朱楩皺了下眉,雖然他其實一直在等著朱元璋百年之後的那一天到來,但是說到底,這也是他這一世的親爹,也會感到一些不舒服,甚至隱隱感到一些悲傷。
搖搖頭,這可是洪武大帝,還輪不到他來替他於心不忍。
於是朱楩岔開話題,重提剛才的事。
“我聽聞,在當初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帝國南征北戰時,不但佔領了西域,更是一路打到了花剌子模國。”
花剌子模已經地處中亞地區,甚至花剌子模國的地理位置,就是如今烏茲別克、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各國的所在位置。
可見花剌子模曾經也曾輝煌一時,卻還是被蒙古帝國所覆滅了,並且被包括察合臺汗國在內的幾大汗國所分裂吞沒佔領。
也與此同時。
“雖然蒙古人佔領了那邊的大片土地,卻也因此,反而被當地文化以及宗教信仰所入侵,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反噬。”
“尤其是其中的伊思藍教,連如今東察合臺汗國的大汗黑的兒火者都是虔誠信徒,甚至打算發起聖戰入侵吐蕃。乃至很有可能還要入侵中原。不得不防啊。”
“何況,這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契機?”
“西域各國早在漢朝就曾是咱們的屬臣附屬國,也該拿回來了,還有絲綢之路也要重新開啟,”朱楩眼眸閃動著異樣光彩,頗具野心,或者說雄心壯志。
絲綢之路最早可追溯到西漢,從長安(也就是西安)為起點,出玉門關,一路經過西域各國,甚至當時就已經打通了前往歐洲各國的道路。
以至於到盛唐年間,連東羅馬帝國(注意,不是古羅馬帝國)都曾與中原王朝有過使者往來。
沒想到吧,中原王朝與歐洲國家早就有所接觸了,連那位傳奇冒險家馬可波羅,也是從絲綢之路拜訪並遊歷了一番神秘的東方古國。
可誰說,絲綢之路只能是一條商路的?這不是一條完整的行軍路線嗎?
“從這條路可以開啟通往歐洲的大門,一旦從玉門關與草原一起發兵,西進可指中東,南下可攻非洲,北上可以打到莫斯科,平推歐洲各國。”
“此戰必須要打。”
朱楩越說越是興奮,越說也越加激動。
這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恰好東察合臺汗國自己國內還不穩定,不但分裂成東西兩個國家,還要打算發起聖戰。
這豈不是在給他機會,讓他可以趁虛而入,一舉收復新疆與西藏?
不但如此,這還是今後對外出兵的門路,甚至來說,連東南亞各國都可能不被他放在眼裡了,他謀求的,將會是整個亞非歐大陸啊。
“呵呵。”
朱元璋突然笑了出來。
朱楩挑挑眉,露出不爽表情,若是換做旁人敢這樣給他‘呵呵’,你看他會不會罵人吧。
也就仗著是朱元璋了。
朱元璋看出朱楩的不滿來了,一臉別有深意的說道:“怎地?不高興?我看你是太過狂妄自大了,你這是要把百年之功在一朝之內完成啊?”
“什麼意思?”朱楩其實已經聽懂了,但還是問了一句:“您是覺得我做不到?”
“你太著急了,雖然有雄心壯志是好事,但是一旦狂妄過頭,就太過盲目了。別的不說,你整天嚷嚷著要打這裡打那裡,連遠交近攻的道理都不懂嗎?你這是要把全天下各國都變成敵人不成?你是想讓咱們朱家與大明成為天下公敵嗎?”
眼看朱楩想開口反駁,朱元璋舉起手,接著說道:“而且旁的不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道理你該知道吧。我問你,這次你打吐蕃和東察合臺汗國要出兵幾何?五十萬大軍夠嗎?”
“戰爭可不僅僅只是戰場上的廝殺,你既然想要收復他們,就要考慮戰爭結束之後的安撫與內政治理。比如當年平復雲南之後,咱就讓沐英部隊留在那邊,花費了十數年的時間,也才堪堪讓雲南各族土人降服。就這,他們還不斷反叛呢。”
“你野心胃口倒是不小,卻不想想,就算你真的打贏了這一戰,又要怎麼來收復?”
“往往一國一城一地之戰,都非同小可。你以為是過家家呢?”
朱元璋直接笑了出來,看起來完全沒把朱楩的想法當一回事,甚至語重心長的說道:“楩兒,你和咱不同,你還年輕,你有大把時間去慢慢籌備,不要急於一時。”
朱楩撇撇嘴,就算你是洪武大帝又如何?你的眼光,還是太短淺了啊。
“你小子還不服?”朱元璋一瞪眼睛,這小子撇著大嘴給誰看呢?
“我本來就不服啊,千秋萬代?千古霸業?百年之功?不不不,我只在意今朝,”朱楩對朱元璋的話不敢苟同。
朱元璋正要開口,卻被朱楩抬手做阻攔狀,輪到他被朱楩給阻止發言了,頓時氣得吹鬍子瞪眼睛。
可堂堂洪武大帝,竟然還真就沒開口,靜靜看著朱楩,等他接著說。
朱楩看著朱元璋,侃侃而談起來:“道理很簡單,您是您,我是我。”
眼看朱元璋已經轉頭要去找鞋底子了,朱楩趕緊加快語速的說道:“我是您兒子不假,但是您沒聽說過青出於藍勝於藍嗎?遠的不說,就年前我北征塞外,只帶了一萬五千人馬,又如何?”
“我需要朝廷的五十萬大軍了嗎?我需要傅友德和馮勝的馳援了嗎?我甚至沒拿朝廷一粒米,我是靠著自己的雙手打下來的韃靼草原,而且以我的手段,徹底征服了人心。”
“只要韃靼不被外敵所覆滅,只要我不背叛他們,他們也永生永世不會背叛我。原因很簡單,我給了他們自由,給了他們屬於自己的私人財產,這是草原上任何人都給不了的條件。”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籌碼不夠罷了。而我給的籌碼,是任何人都無法讓他們背叛的。”
“道理只有一個,只要讓天下人有地種,有糧食吃,能吃飽肚子穿暖衣服,這天下就是我的。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儒生?家族?王公大臣?他們全是狗屁。只要天下是我的,任何人,任何地位,我都可以隨心所欲更換。”
“爹,您什麼時候,忘記了自己的本心啊?只要咱為百姓做事,百姓就會向著咱們。”
“你擔心我不能收復吐蕃和東察合臺汗國?開玩笑,以你們治理雲南的手段,只會留下無窮無盡的後患,只會讓那些土司家族默默發展壯大,然後反叛朝廷。”
“可是我到了雲南,連三年都用不上。實際上我只用了不到一年,整個雲南上下,就是我的了。如今雲南,最大的土司官就是我。”
朱楩以拇指指指自己,一點也不謙虛的表示,自己就是最大的土司王。
“這就是改土歸流的作用嗎?”朱元璋驚了,他終於被震撼了。
其實朱元璋早就聽聞改土歸流的事了,只是沒想到這種政治手段,影響竟然這麼大,甚至草原上沒有土地也能進行下去,他終於露出好奇和在意的目光。
朱楩點點頭。
“快給我仔細說說,”朱元璋拉著朱楩坐到身邊,終於第一次想要認真瞭解一下,朱楩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了。
其實他也很奇怪,就像朱元璋自己所說,哪怕沐英在雲南苦心經營了十多年,可是諸如思倫發這種人,該反還是反,仍然有幾十萬人盲從造反。
他們真不怕死嗎?
為何造反之事永遠無法杜絕呢?
對於朱元璋的疑問,朱楩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的造反,本就是您給與的權力啊。您給他們那麼大的權力和自主權,他們不反才怪了。是,您以為這是讓土人治理土人。可實際上呢,土人百姓變得只知土司官,卻完全不知道朝廷了。可不就是土司官要反,他們不得不反嗎?”
“而改土歸流的主要目的,就是釜底抽薪的,把土司官的特權全部瓦解掉。比如我今後只會指派官員官職,不再設立土司官制度。這樣一來,只要我願意,隨時都可以替換他們。”
“還有草原上需要做一些改變。”
朱楩倒也沒有藏私,把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分享了出來。
朱元璋聽完之後,終於徹底明白,這裡面所蘊藏的大道理和可行之處。
“若是把改土歸流在川陝兩廣地區推行開來,天下可定,”朱元璋眼前一亮,激動不已起來。
因為如今甘肅是歸屬於陝西下轄所管,而在寧夏銀川那邊則是有著回族的生活區域,也有回族的土司官。
除此之外四川就更不用說了,還有就是廣西廣東的兩廣地區,也就是所謂嶺南區域。
特別是廣西的壯族,那可是狼兵出處,普遍民風彪悍,同時也容易滋生事端。
既然以土司制度難以讓局勢穩定,就不如撤裁土司制度,進行那改土歸流制度。
“那就與我無關了,爹,我需要您的一道聖旨,只要您讓我回雲南,不需要朝廷出一兵一卒,連糧草都不用,兒子我只以雲南一地之力,就能收復吐蕃和東察合臺汗國,”朱楩也是激動無比的,對朱元璋做出請求。
這一仗他是真想打,也非打不可。
原因和理由已經解釋過了,新疆和西藏不光有著大片土地,同時還有著很重要的戰略意義。
是他將來出兵的大門。
可朱元璋卻一臉複雜,眼神怪怪的看著朱楩,這小子,竟然還想跑?
跑回雲南,離咱十萬八千里,然後默默積攢力量,只等自己哪天突然暴斃而亡,他好發起靖難之役,以勤王口號攻入應天皇宮,登上皇位寶座?
“楩兒,不急,不急,”朱元璋微笑著抓住朱楩的手,拍了拍他的手背,好似不抓這點,這臭小子就一下子會飛走一樣。
朱楩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怎麼個意思?
“你啊,先等到開春之後,去巡視天下一圈再說吧,”朱元璋說道。
朱楩以另一隻手抓抓臉頰,嘟囔道:“不去不行?”
朱元璋好奇問道:“你不想去?”
“代天子巡視天下,上一個有資格做這事的,還是我大哥太子朱標吧?”朱楩哪能不懂老朱的意思。
“但是我只是老十八,根本不配呢,”朱楩低垂眼眸,說是這麼說,可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出身有什麼問題。
我是老十八咋了?吃全天下人的大米了?你們這麼瞧不起我?
再怎麼是老十八,那也是洪武大帝家的老十八,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指著鼻子叫囂的,比如那方孝孺,你等著。
朱元璋輕嘆一聲,他又何嘗不知道朱楩的出身就是最大的問題,簡直如同天塹一般,理論上來說,他想當皇帝那是基本不可能的事。
除非朱楩前面的十幾個哥哥突然全都死絕了,才有機會輪到他。
可是朱元璋再心狠手辣,也斷然不可能做出這種自絕滿門的事來。
所以朱元璋才想讓朱楩出去轉一圈,主要還是試探一下天下人的口風。
“你年前從寧夏北出,而後從東邊凱旋而歸,不妨就從南邊往西邊走吧,”朱元璋不由分說的,已經開始給朱楩安排路線了。
而從應天,也就是從南京出發往南邊走的話,恐怕就是蘇杭二州,以及嘉興了。
這妥妥的就是江南地區,富饒之地啊。
等會兒,江南地區嗎?
朱楩微眯雙眼,如果他沒記錯,江南地區可是世家如牛毛。
“爹,江南多世家,是不是真的?”朱楩問了一句。
朱元璋露出一抹別有深意的笑容:“當然,二三百家呢,你說多不多。”
“好傢伙,”朱楩倒吸口涼氣,竟然這麼多?簡直都快趕得上雲南土司家族數量了。
“而且,他們可是不服咱們這些泥腿子呢,”朱元璋急著笑著說道。
明代,那些江南世家可是很狂妄的,連朱元璋都不放在眼裡,甚至在他們看來,老朱就是叛賊。
因為他們可是光榮的北元遺老啊。
沒錯,北元王朝雖然施行四等人制度,可那和江南世家有何關係?雖然他們也是漢人,可他們更是讀書人啊,你們四等漢人與我高等漢人有何關係?
尤其是那王逢,在張士誠佔據江浙一帶時,其弟張士德聽從王逢的話,北降元廷以抗明。
後來在朱元璋滅掉張士誠後,欲召用王逢,王逢堅決不受命,隱居於上海烏涇,以歌詠自怡。
可以說這些江南世家乃至所謂的儒生,全都像是有點大病一樣,反正他們沒有遭到過屠宰,所以在整個明朝期間,一直在那裡上下亂蹦亂跳,乃至到了明末時,還說什麼朝廷不該與民爭利,於是攛掇朝廷把重稅全都附加到陝西去了,這才逼出來了一個李自成。
結果明朝滅亡了,滿清來了以後,他們還以為可以當做在明朝時一樣玩那一套。
結果就是,一套江南三大案加文字獄組合拳下來,直接把江南世家給打老實了。
朱楩微眯雙眼,冷聲問道:“我這次還帶尚方寶劍?”
“當然得帶。必須要帶。”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