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水輕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百一十三章,建寧公主,從七俠鎮開始當神捕,遠水輕舟,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管這些大臣心裡的想法究竟如何,但這錢包肯定都是要掏的。首\./發\./更\./新`..手.機.版
方譬才弄死了鰲拜這個兇人,不管是用的什麼方法,都足以證明了這個年輕皇帝的心機和手段,絕非什麼心慈手軟之輩。
在這種小皇帝急需立威的時刻,誰當出頭鳥,誰就是被拿來儆猴的那隻雞。
只不過這種理由只能用一次,方譬還是得想想接下來,該怎麼用其他的方法掏空這些人的錢包。
只不過得儘快,畢竟這些政治手段方譬也不懂,當個皇帝治國的方法以前更是無從學起,十天半個月還能糊弄過去,時間一長遲早會被人發現不對的地方。
畢竟,一心想做能名垂千古皇帝的康熙,不可能對這些早就該學過的東西一無所知。
有什麼理由,是可以正大光明讓這些人大出血的呢?
難道,繼續那套妖邪的做法?
要不是時機不對,方譬真想把韓非拽過來當個狗頭軍師,他最多能靠著劇透,當個所謂的高人,韓非可是實打實的聰明絕頂。
“皇兄,皇兄,聽人說你處死了鰲拜那個大女幹臣啊!”
在鹿鼎記的世界裡,康熙在不知道建寧公主這個妹妹真正的父母之前,一直對她疼愛有加。
而且現在的假太后毛東珠,對自己的親生女兒更是寵愛有加,如此環境下長大的建寧公主必然很是刁蠻任性。
這樣的公主想見自己的皇兄,門口的那些太監宮女自然不敢多加阻攔,因此建寧很輕易的就闖了進來。
看著眼前一身華麗服飾的建寧公主,方譬突然就想到了華而不實這句話。
在精靈公主平日裡就以欺負小太監和小宮女為樂,就算是以韋小寶的機靈程度,在她手上也吃過不少苦頭。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韋小寶機緣巧合地發現了,看起來高高在上的建寧公主,居然有著那麼一個難以啟齒的獨特癖好。
當然,方譬不喜歡這種調調,更不可能會對建寧公主這種女人有什麼想法,口味太重了,他吃起來會膈應。
只不過建寧公主這樣子,突然就讓他想起了以前曾在書上看過的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一個和經濟、華而不實都有著關聯的故事。
鬱金香事件是荷蘭金融歷史上,乃至世界金融歷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由於當時鬱金香受到權貴的追捧價格一路瘋長。
在持續幾十年的時間之後,就在鬱金香事件發生了之後,導致荷蘭的衰落。
大概的故事內容就是,一位園藝家在奧地利發現鬱金香就把它帶到了荷蘭,由於荷蘭的氣候土壤非常適宜鬱金香生長經過悉心栽培沒多久就成為一朵嬌豔的花,鬱金香也從此走紅荷蘭成為權貴所追捧的物件,一些投機商更是大發橫財先是高價收購再以更高價倒賣。
漸漸地鬱金香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就連小販都願意傾家蕩產買一支鬱金香球莖。
但是鬱金香再怎麼美麗,也從來就不具備什麼實際價值,他並不能當做食物填飽肚子,除了裝飾之外,也找不到其他作用。
後果顯而易見,市場飽和之後,這種昂貴的裝飾物,最後只會成為無人問津的東西。
許多人因為高價購入鬱金香而血本無歸,跳河自殺,有人從富翁一夜間變得一貧如洗,沿街乞討。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這種天堂地獄不過瞬息之間的轉折,除了警告世人投機的風險之外,也在昭示著人性的貪慾。
要是依舊身處於現代社會,以方譬的能力來說,這也就是隻能當個笑話一般,聽聽也就過去了。
可現在處於封建社會,他還易容成了一個皇帝,那這個故事,倒是可以拿來用用了!
“確實如此,鰲拜意圖欺君犯上,已經被當場賜死。”
回答了建寧的問題之後,方。(下一頁更精彩!)
譬開口說道:“對了建寧,你有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而且只能用來裝飾的漂亮東西?”
“有很多啊,那些刺繡,後花園裡的花我都很喜歡。”
不明白自己的皇兄為什麼突然這麼問,但建寧還是沒有多想,很乾脆的就說了出來。
“我,朕知道了。”
這種在現代聽起來極其犯病的自稱,方譬只有在和以前大學寢室裡的,那幾個子孫輩沙雕們,才能神態自若的說出來。
這麼一本正經當著別人的面喊出來,還是頭一回,心裡果然還是有一種古怪的感覺。
不過方譬很快就壓下來這些雜念,又隨便和建寧閒扯了幾句,打發她走了之後,一個計劃已經在腦海中逐漸形成。
眾所周知,鹿鼎記裡最大的寶藏,就是鹿鼎山中的滿清龍脈,而找到這寶藏的關鍵,則是分散藏在八本四十二章經中的羊皮紙地圖。無\./錯\./更\./新`.w`.a`.p`.`.c`.o`.m
只不過對於擁有羅盤的方譬來說,尋找經書在拼湊地圖的這個繁雜流程,可以直接省略。
所以眼下只要將這皇宮和京城的財富掏空,方譬就可以直接去挖掉這條龍脈,將其中的財寶全部拿走。
據書中所說,這裡面應該藏著滿清進關之前的大部分財富,為的就是萬一失敗,還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可以說與這龍脈裡的財富相比,京城甚至於皇宮的全部財產,也不過只是開胃菜而已。
說起這些,李自成打進北京城之時,也劫掠了大批財富。
後來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將位子還沒做熱乎的李自成,趕出了北京,後來傳聞李自成死在了九宮山下。
但李自成所搜刮的那些財寶卻從此不翼而飛,沒人知道它的下落。
看起來,這也是方譬應該要去的一個地方,有羅盤在手,只要是不超過它的偵測上限,就一定能找到。
不過這些,都是等他把這地方禍害完之後的事情了,可以暫時先放在一邊。
雖然已經確定了大概的行動方路線,但這其中還有多個關節需要想清楚。
散佈訊息的人,四下運作的人,都必須精挑細選,要忠心於他,還要有足夠的辦事能力。
如果韋小寶沒死,以這人四處逢源的機靈程度,應該會是個不錯的手下,也難怪在康熙會對韋小寶那麼厚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