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劍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博士答辯,失落的帝符,江南劍道,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影教授是在參加博士論文答辯評審活動期間,才得知二史館的姜副館長不幸罹難訊息。
這次的博士論文答辯,是學校研究生院博士答辯委員會在三個月前早就定下來的,答辯委員會的秘書,將該次評審活動安排在文化和自然研究所的辦公樓的二樓會議室。
辦公樓位於北園內大門左側的一座偏僻小院中,是一棟並不十分顯眼的西式別墅,院子裡,一年四季,綠草成茵,樹廕庇日,十分幽靜。別墅為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的木結構建築,門前設有西式雨棚,四根古典式立柱,托起二樓的露臺。
據南大校史記載,該建築始建於民國初年,作為金陵大學古建築群的一部分,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曾進行過大修,但外觀並未作任何改變,依舊保留著民國建築的那種古樸典雅,大屋頂,中西合璧的風格,而室內,則進行了重新設計和佈局,將原來一樓擁擠狹窄的空間,改為開放式大廳和辦公室的結構,二樓部分,只保留了樓梯左側的兩間房,右側部分,改成為一個能容納二十幾人參加的小型會議室,雖然如此,原有的那種民國時期的裝飾風格和設計元素,依然被精心地保留了下來,建築的歷史感與現代感,和諧相襯,交融生輝。
早上八點未到,院子裡已是人頭湧動,熱鬧非凡。
自從《2012》電影公映後,有關世界末日的話題,引起了國內外民眾廣泛關注。人們在工作之餘、茶餘飯後,幾乎都在談論這個恐怖的話題,而學術界、宗教界也不甘寂寞,各種研究成果和驚人的預測,以及應變之法,應時而出,鋪天蓋地。在西方社會,多數民眾寄託於建造諾亞方舟來拯救世人,而在國內,卻迥然不同,尤其在草根階層,普遍流行著“只要找到那失蹤千年的秦皇傳國玉璽,人類就能逢凶化吉,平安吉祥”之說。也正因為此,當南京大學今日舉辦這麼一場有關傳國玉璽的博士論文答辯,自然吸引了眾多學子和老師前來旁聽。
此時,吳教授與五位評委已到場了,其中三名校外的評委,正就坐在二樓會議室的一角,儘管擬答辯的論文已在此前透過了明審和盲審,但基於一種職業操守和責任感,還是再次審閱了兩位博士最終的定稿。
博士論文答辯準時在八點半正式開始。
在答辯委員會ZX作簡單的開場白後,第一位答辯的博士就登臺了。
該博士口才十分了得,講得非常全面完整,自如流暢,研究的方向,又很貼近現實,在文獻的綜述、研究方法,術語概念,和創新性等方面,得到評委們一致認可,並且提問很為踴躍,雖然有時會十分深入、刻薄、尖銳甚至激烈,猶如暴風驟雨一般,但很快就雨過天晴,風和日麗,提問和討論只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就結束了。
第二位是一位李姓博士,答辯論文的題目為《秦傳玉璽與王朝興衰之間的關係研究》。吳影教授作為其博士生導師,自然有點緊張。前段時間,當他審閱完李爾玉博士的論文初稿後,心中頗感欣慰。論文雖然從題目上看,有點乏善可陳,課題的研究方向,也為古今中外眾多史家大家深入研究過,並無什麼高深精妙之處,但如果潛心研讀一番,就會驚奇地發現,文章獨闢蹊徑,妙筆鏗鏘閃耀,不僅思維新穎高遠,而且研究之觸角,迥乎於以往,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李博士登臺後,引經據典,思維論理十分清晰,陳述的時間也把握的很到位,這令吳影教授感到很滿意,但到了評委提問環節,卻遇到了嚴峻的心理考驗和挑戰。
剛一開始,就有評委尖銳地提問到:
“我注意到你在論文的開頭部分,闡述有關秦皇傳國玉璽與和氏璧關聯性時,就斷然地認為,所謂的卞和,雖為韓非子虛構,但實有所指,可有什麼理論依據?”
博士答道:“關於卞和獻寶之事,史學界有無數大家曾對此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和論述,其中有一種主流的學術觀點,認為韓非子所寫,大多為寓言故事,故而卞和其人,應該屬於虛構。對此,我認為,此種學術觀點,論證的理據過於膚淺,所下結論也較為武斷。”
評委:“膚淺?武斷?有意思”
博士:“我認為,史學界對卞和的研究,長期以來,一直都存在極為嚴重的誤區。即,將‘卞和’當作是一個具體的人來研究了,而沒有將其視為是一種主宰人類命運的能量或本體”
話音剛落,所有評委都驚愕地瞪大了雙眼,就連坐在一旁記錄的會議秘書,也停下了敲擊電腦鍵盤的手。
評委ZX見眾評委表現出驚詫之色,便用一種極為柔和的語氣,說到:“請你簡略地向各位評委說說你的理由和依據?”
博士:“謝謝ZX。下面,我作簡單的陳述和彙報:1、相信在座的評委應該都同意這樣的一個觀點,即:卞和,卞和,顧名思義,就是姓卞名和,或卞姓和氏,而據《史記》記載,先秦時代,“姓”只是表示來源,多為祭祀所用,用於女子稱謂,“氏”則表示家族分支,用於男子稱謂,在《通志•氏族略》中更為明確,先秦時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當然,有部分學者經考證後認為,在春秋時代後期,姓氏開始出現,當然,僅限於極少數擁有封地的大貴族才有,由此,我個人認為:歷史上卞和或和氏此人,根本就不存在。在此,我想提請注意的是:事實上,韓非子在其《和氏十三》一文中,也無提到和氏姓“卞”。原文內容是這樣記載的:“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也就是說,卞和的這“卞”姓,應該是後人加上的,時間應在秦統一六國之後,這裡就不再展開說了“
評委:“你剛才所述之觀點,與其他專家學者的研究有何不同?卞和或和氏是韓非子虛構的,僅僅是寓言而已“
博士:“如此理解,學生以為有失偏頗“
評委:“如何講?”
博士:“對於卞和此人的研究,我認為應跳出寓言故事本身,將思維的高度定格到韓非子所生活的那個年代,雖然那時百家爭鳴,但傳承的是周文王創立的上古六十四卦周易思想體系,引領的是當時最為潮流的老子《道德經》,即道教的教義,而道教的核心就是易經。因此,一言以蔽之,我認為:韓非子雖屬於法家流派,但其筆下的和氏或卞和,實際上是對宇宙的本體或奇點的一種擬人化,是中國道教哲學的一種結晶體,通俗地講,就是圍棋棋盤中的天元。只有站在這種角度來思考和定位,才能豁然開朗,不僅能一解史學家們所面臨的諸多困惑,比如,鳳鳴岐山,卞和撿荊山之石,卞和歷經楚國三王,年齡根本不符等一系列不符合邏輯的問題,而且還能深刻領會秦皇玉璽刻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的精妙和內涵。這是其一。
其二,從卞和這一用詞來看,也能一窺韓非子之用意。卞和或和氏,其中的卞字,古通“弁”,最早起源於部落圖騰。據史料考證,早期的象形文字,是上面一個太陽和下面兩個跳舞的人像,後演化為金文和甲骨文,到了漢朝,才簡化成現今的字形,上面一點,中間一橫,下面是一合掌乞拜之人。而在甲骨文中,‘卞‘字形,更是十分形象具體,象是一個人雙手捧著一個方形之物。
請各位評委看一下螢幕,,這方形之物,有的學者認為是冠,就是帽子,對此,我不能苟同。
我以為,探究這方形之物,不應望形生義,更不能牽強附會,應注意到其本源,而這個本源,就是’卞‘是起源於對太陽的圖騰。也就是說,這’卞’字,與太陽或宇宙有關。據此,我們再看一下《周書.顧命》中的一句話,所謂‘命汝嗣訓,臨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這裡就提到了‘卞’,‘卞’為何意?《周書.玉篇》中,對其作出了明確的解釋,‘卞,法也’,那麼何為法呢?其實,老子在《道德經》中,已作了說明,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見,道即為法,法即為道,而道,指的就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
在此,我想特別說明的,上述《周書.顧命》中的所謂的‘率循大卞,燮和天下‘,既提到了‘卞’,又提到了’和’這個字,非常有意義。’和‘這個字,在《說文》中,和就是燮,而燮是指諧和,調和。
請各位評委再看一下大螢幕,金文中的這個’’字。
這‘和’字,看上去,十分有動感,就好像一物從天而降,正好掉在一株禾苗葉上,禾苗利用自身強勁的彈性和三足鼎立的優勢,成功地化解了這下落的動能,最後穩穩地接住了這天降之物。因此,這’和‘就是調和、和諧。對此,老子透過“和”這一手段與方式,將“道”的生成性與過程性,闡述的淋漓盡致,即《道德經》四十二章中所謂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對於‘和’的理解和認識,同樣在《淮南子》中,也有相應註解,所謂“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與成,必得和之精。”,在《詩經•鄭風•蘀兮》中,有‘鳴鶴在陰,其子和之’“之說。
評委:“這位同學,你如此引經據典、大費周章地向我們講了這麼多,能否用一句話來高度概括一下,將你的觀點直接表達出來?“
博士:“我可能要用兩句話才行“,頓時引起了臺下的一片笑聲。
評委首肯後,博士答道:“第一句話,卞和雖為人名,但實際上,韓非子所想表達的意思,與玉璞、以及加工後的和氏璧,都是同一種含義,即代表的是一種宇宙的本體,也就是易經中的‘道’,是一種能給蒼生人世帶來穩定和諧的宇宙正氣或正能量。第二句話,《周易•繫辭上》中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實際上清晰地解釋了上述含意。宇宙間的能量或本體,在天,即表現為道,在地,則物化為玉。《道德經•太上》中曰:‘道之積成,託形立影,與時翱翔’。杜光庭在《錄異記》中稱:“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還有…“
哈哈哈…臺下又是一陣笑聲。
博士紅著臉,繼續說到:“秦傳玉璽上所刻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上應天命、下承國體,其中的‘命‘這個字,除了通常所講是上帝的命令或意思外,還有另一層含義,命,就是道,就是和,就是和氏璧這一玉器。
評委:“《史記.日者列傳》中,有這麼一句話,‘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興,何嘗不以卜筮決於天命哉’,對此,你又作何解?”
博士:“我以為,天命早就託形在符瑞器物上了,卜筮只不過獲悉這一天機的手段而已。在《韓非子.和氏》一篇中,就有‘今人主之於法術也,未必和璧之急也’之說”
評委:“按你的意思,現在社會上所傳的,傳國玉璽具有超級的宇宙能量,定能化解世界末日這一人類劫難了?”
博士:“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評委:“能否講講理由?”
博士:“我們知道構成宇宙的三要素,是意識、結構、能量,也是揭開宇宙一切奧秘的鑰匙。東方的儒釋道與西方的基督教義,還有數千年來人類的思想哲學,以及所有已發現的科學成果和智慧,其實都容納在這三要素之中。所謂能量,指的是:凡依附在某種結構上呈現其結構特徵的物質和反物質。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我們的宇宙是來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大爆炸,而這個奇點就是緻密的超級能量源,當它爆發的那一瞬間釋放的能量開始轉化為物質,於是就產生了諸如傳國玉璽這種超能量物質,其中蘊含著宇宙間所有的核心奧秘。大科學家牛頓曾經說過:‘宇宙萬物,必定有一位全能的神在掌管統治。’。愛因斯坦也認為:‘就算是一杯小小的咖啡都需要人為力量去控制,更何況是整個宇宙的轉動和極其複雜的秩序呢?’。
中國古人認為,玉承載著天或天命、神祇的超自然力,能代表天地四方,以及世間帝王,能夠溝通神與人的關係,表達上帝的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間禍福的主宰。為此,我以為,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傳國玉璽,具備匡扶天地乾坤的洪荒之力“
評委:“那你對世界末日又是如何看的?”
博士:“所謂的世界末日,在那部名為《2012》的美國電影中予以了生動演繹,不過,在學術界卻引起了巨大的爭議,電影中,根據西方人所謂的瑪雅預言和聖經預言,認為世界末日為2012年12月22日,拯救人類的法寶,則是聖經中所提及的諾亞方舟,對此,我不敢苟同。所謂的世界末日,過於虛誇神化,聖經並不是什麼濟世神器。如果有人一定要強辯的話,那我認為,中國的《易經》,才是世界末日的神諭,傳國玉璽才是救世之法寶。
正如我前面所論述的,我國《易經》中就記載了“有氣生,無氣死”、“氣即為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等哲學理論,以及《尚書.顧命篇》中”率循大卞,燮和天下”之濟世良策,我以為只有“道之積成,託形立影”之物的秦朝傳國玉璽,蘊含著宇宙洪荒之力和無窮能量,具備扭轉天地乾坤之先決條件。”
他略微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到:“《周禮》中“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帝王用玉,意在通天意。玉接受了宇宙天地的能量,含有五行之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女媧補天。當天崩地裂時,女媧練五彩石補天,挽救了人類,而這五彩石實際上就是玉。而落入人間的那一塊,就是紅樓夢中那塊通靈寶玉,上面刻有‘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八個字,與秦皇傳國玉璽上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極為吻合。”
哈哈哈…
就在大家以為答辯行將結束時,一位年邁的評委突然丟擲了一個問題: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卞和發現鳳鳴岐山,所以找到了和氏璧的玉璞,對此,你是如何看到鳳鳥與和氏璧之間的關係的?“
博士:“這…沒有作深入的研究。初始確定博士論文方向時,曾考慮過,但後來由於一些原因,最後還是放棄了。儘管如此,我還是想盡力回答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
評委微微點了點頭。
博士:“其實,我上述所陳述的觀點,從某種意義上講,似乎已闡述了鳳鳥與和氏璧之間的關係。《周易•繫辭上》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今天我們談論的和氏璧,就是一種物化的天道,是一種宇宙的本源,那麼,天道是如何傳遞給人類的?這中間必然要有一個載體或通道。《詩經•小雅》中,所謂‘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許就是最為貼切的寫照。古代楚人,崇尚鳳鳥,認為是導引天地精魂的載體。所謂‘“飛登九天、周遊八極”,“身披五彩、鳴若簫笙’。凡是去過北京故宮的人都知道,在紫禁城內三大殿的高臺上,不僅有日晷,還有眾多的銅鑄鳳凰和烏龜,其中鳳凰就是用於與天堂溝通的,而烏龜是用於與地獄溝通。
所謂的“河不出圖”,我認為那張龍馬圖,不僅僅是陰陽五行術數,而且還因為其與天上日月、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等天象相對照,因而蘊含著一種天機不可洩露的天官學理論。
記得在《尚書.考靈曜》中,曾記載了秦皇嬴政的一句話,叫著‘祖龍來,授天寶’,在《顧命》中,有‘天球,河圖在東序’、‘天球,寶器也,河圖本紀,圖帝王始終存亡之期’之說。在中國商周朝代,根據陰陽五行,天地成位等原理,設立了天官,以主治,設立地官,以主教。“
講到此,他突然停了下來,滿面羞愧地說到:“各位評委,非常抱歉,我可能沒法講吓去了,感覺到自己似乎有點語無倫次了“
話音剛落,便引起了臺下一陣猛烈的掌聲,就連提問的評委也為之暗自鼓掌拍案。
這時,一女評委突然站起來,說到:“我對你的博學和臨場的表現,表示肯定和嘉許。儘管如此,我依然要問你一個問題,希望你能如實回答。剛才,你非常肯定的說,卞和的這“卞”姓,應該是後人加上的,時間應在秦統一六國之後,那你可有這方面的文獻史料支援?“
博士:“有”
評委:”我在你的論文中,怎麼沒有見到你標註了有關的參考文獻啊?”
…
此時,這位李博士的答辯會,好像變成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會、問責會,臺下的學生老師,個個屏住呼吸,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吳教授看得出李爾玉博士心裡的緊張程度,額頭上的汗珠都冒了出來,這些突如其來的問題,對他而言,無疑是一次強烈的刺激,也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對他自己更是一種嚴峻的煎熬。雖然很多導師在論文答辯前都會吩咐自己的學生,一定要記住“一問三點頭、二問歉意濃”或“只答不辯”之答辯方略,但現場的氣氛,往往令他們不由自主。此時,他的心中忽然想起了前段時間姜副館長參加的那場學術座談會時的場景。
作為一位從事歷史研究多年的他,其實非常反感學術欺凌、霸凌等行為。他一直認為:歷史畢竟是人寫的,因此免不了其存在主觀性和侷限性。所謂的古代、近代、現代和當代,僅是時間上的相對概念,而不是歷史的本身,歷代的治史者,感時閱世,青燈黃卷,所撰所述,很大程度上只是個人的主觀偏好和管窺之見,未必就是歷史的本來面目和全部,即便是史家正朔,正史之首的司馬遷等史學大家,也不落窠臼。事實上,司馬遷在受宮刑之後,其所記錄的歷史,也未必保持了學術上的獨立性、公正性和客觀性。為了維護當時的政治,袒護儒家統治,他掩蓋有關事實,痕跡也較為明顯。比如,其在《史記》中記載,上古三皇時期,是選賢舉能,帝位禪讓,但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卻全面顛覆了這些所謂事實。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編寫的《竹書紀年》這部編年體史書,比《史記》還早200多年,其中記載的卻是血腥的陰謀政變,先是舜囚禁堯,後殺死,奪取帝位,禹在夏地抗舜,最終擊敗舜,建立了夏。再比如,武王伐紂之事,《史記》中記載,商紂無道,武王替天行道,推翻暴政,但在《竹書紀年》中,商和周其實是同一時期的兩個死敵,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朝代更替問題。
當然,他也非常清楚,《竹書紀年》雖然是唯一未被秦始皇下令焚燬的通史,但據有關文獻記載,該書在秦漢之際,曾因戰火和政權更迭而逸散過,現今考古發現的版本,很可能是漢朝人收集整理成冊的,所以其可信度和史料價值也應存疑。
也正因此,他始終認為:作為一名治學嚴謹的科學工作者,應允許或包容有不同的學術觀點存在,要相容幷蓄,不能動輒唯我獨尊,妄自菲薄,更不能姿態高企,嗤之以鼻。今天的答辯會,讓他再次領會到了他的恩師,一位中國史學界泰斗講過的一句話的深刻含意——“歷史學,實際上並不是社會科學,而是一門人文科學”。
將近十一點,博士答辯活動,進入了閉門討論階段。
令吳影教授十分欣慰的是:雖然委員們在答辯提問環節,表現的尖酸刻薄,激辯無情,但在答辯決議的討論時,卻變得異常順利,答辯委員會一致認可了兩位博士及指導老師的工作和貢獻。
會議ZX見決議結果已定,便欣然倡議,讓大家自由活動幾分鐘,然後拍個合影照,以作留念,最後再正式公佈答辯決議。
就在這時,樓下走上一人,見吳影教授站在二樓的露臺前,便輕手躡腳地走到跟前,貼著他的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便又悄然退下樓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